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莫晨曦回京接孩子。

汕洛的长子,汕昆的长子,孙女不带,免得让人误会她为了什么目的。

先回家给父亲说了。

莫元季说道:“其实让周氏的兄弟去更好,就是你在庄子里不方便。不过你弟媳去了也行,教一年,也有师徒之情。等皇子回宫之后孩子们不要走得太近,伴读的事就不要想。”

莫晨曦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之前还想过和文梁商量一下,送汕昆曾祖父和祖父祖母棺椁回相州,毕竟何家祖坟在那,回去后在相州住几年。”

莫元季摇摇头道:“不妥,汕洛他爹还活着,他身子不方便出远门。”

莫晨曦不敢说她是想等何文彦没了之后。

“还是留在京里为好。”

莫元季不好给女儿说,越躲开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人猜测,不如大大方方留在京里。

“王东家带着家眷回关中了,只把长子夫妻留在京里。临走来了一趟,你娘抱着香香哭,香香也要是大姑娘了,安慰你娘,说她回来再过来看你娘。”

莫晨曦啊了一声,真走了,看来王大嫂这次是伤心至极。

莫晨曦看着父亲头发全白了,眉毛都白了。

时间过得真快,王太太带香香来时,香香不到两岁,如今汕昆的儿子都两岁了。

莫晨曦的两个孙子在庄子里一开始不习惯,过一阵子就和小皇子玩一处了。

周氏每天教他们练拳脚,不敢真教基本功,就当玩似的。

莫晨曦让两个孙子每天必须一大早给小皇子跪拜,让他们从小知道敬畏。

皇上再没来过,王太后来过几次,有一次和莫晨曦喝茶聊天,王太后突然问道:“如果将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莫晨曦想了想说道:“以前我想四处走走,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吃当地的特色菜。如今不会这么想,老了没那个体力。我想住在庄子里,种点菜,养几只鸡,不和儿孙住一起,想睡就睡,想吃就吃,自由。”

王太后听她说养鸡笑了笑,她始终记得那个带着腼腆笑容执着要给她送鸡的莫夫人。

她问道:“你猜我想做什么?”

莫晨曦摇摇头道:“我猜不出。”

她哪敢乱猜,别觉得太后平易近人,就当人家是普通闺蜜。

王太后两眼有光,“我以前想,等我可以放手的时候,我去各地走走,每天去街上看人,哪里热闹去哪里。现在和你想的一样,老了走不动了,我就在京城人群里走走,正月十五看花灯,重阳节爬不动山,就在山脚下看,多好。”

莫晨曦心里酸楚,王太后一辈子呆在宫里,有多寂寞才想着去街上看热闹。

最初认识王太后,是在双峰寺,那是她唯一能出宫的理由吧。

王太后的性子,让她久居深宫,她有多痛苦,所以提到将来能出宫,她眼神有光。

“真有那么一天,我去庄子里找你,你给我炖鸡汤。”

莫晨曦笑道:“无比荣幸。”

小皇子三岁回宫,正式封为太子,临走之时,莫晨曦的两个孙子跪下磕头:“太子殿下。”

太子望着嬷嬷,说道:“让他们跟我回去好不好?”

嬷嬷说道:“等你长大了再让他们进宫。”

太子拍拍胸口,“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带他们回去。”

莫晨曦的两个孙子不想跟着回去,他们这一年隔段时间回家,记得爹娘,他们想回自己家。

汕洛的长子说道:“太子殿下先回去,我和弟弟要回家给爹娘请安。”

太子说道:“我等你们哦。”

各回各家,各找各娘。

也是巧了,莫晨曦回到家之后没几天,何文彦睡觉中没了气,家里人觉得奇怪,没有啥异常,除了夫人带两个小少爷回来。

小莫氏见了夫人,说道:“估计是气死的。”

莫晨曦吃惊,难道自己回来把他气死了?

就因为媳妇比他强接受不了无法面对就气死了?

她也没见何文彦呀。

“大奶奶的父亲升职了,正五品,说是制作强弩有功,大奶奶给下人打赏,大舅爷也升为七品官。老爷在院里听到下人议论,脸色不好看,当晚就气死了。”

莫晨曦愣住,曹月娥的父亲一直是主事,之前没有何文彦品级高,结亲那会何文彦还瞧不上曹家。

她相信小莫氏说的话,这些年都是小莫氏接触何文彦,她不笨,能看出来何文彦是如何。

她也不会怀疑小莫氏会把何文彦如何,为了她两个儿子,她也不会害孩子父亲。

那就普通她所说,是听了曹月娥父亲升职的消息,夜里思来想去想不开,自己变成这样,他瞧不上的人老了老了升官了,然后气不过,心梗了。

何文彦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何家人又开始守孝,作为妻子的她,为夫守孝。

莫晨曦心想,来古代,之前几年因为身体缘故,后面几年又守孝,京城都没有逛完整。

不过现在可以完全躺平了,施展了最初穿来的愿望。

这三年,她再也没见过王太后,听说,一切都是听说,纪太妃生的端王成亲了,娶的是王太后二叔家,沈皇后生了个公主,有一个嫔妃生了个皇子。

听说皇上出了个昏招,让他提拔起来的一个将领去了关中,和胡子打了一仗,幸亏廖文山拼死相救,那个将领断了一胳膊,回京后诬告廖文山设陷阱害他。

幸亏跟着他的副将一五一十地说了经过,皇上大怒,将领斩首。

皇上在母后面前很没面子,又迁怒沈家,这个将领是沈家推荐的。

王太后耻笑,文人就是文人,读好你的书就行,掺和武将之事做什么。

沈贵太妃总认为太后能做的事她一样能做。

王太后让她沈家“展露”身手,一下打回原形。

沈贵太妃憋屈了一辈子,不甘心在她之下,通过女儿舞阳公主和皇上兄妹感情,硬是推自己侄女当了皇后。

沈皇后生下皇子,王太后从沈贵太妃的笑容里看出她的内心,你是太后又如何?你的孙子是我沈家女生的,以后的皇上和母族亲近,还是和你当祖母的亲近。

王太后看着她淡然一笑。

当年的先皇不喜她,说过沈贵妃出自名门知书达理,不争不抢。好一个知书达理。

好一个不争不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