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帝都朝会。
经过一夜的惶恐不安,群龙无首的百官终于见到了赵天逸,也立即有了主心骨。
虽然心中不免有抱怨,觉得这个新皇没有担当,遇事就不见人,但无论如何抱怨,此刻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商议出一个议程来应对水患。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提议尽快离开帝都,大家安全要紧;有人觉得不必大惊小怪,帝都在东安城的上游,不一定会影响到帝都;有人提议尽快派官员前往安东城协助救灾;有人开始责难工部做的堤坝偷工减料……
而就在此时,终于有人发现,导致堤坝缺堤的罪魁祸首崔翰文没有来参加朝会。
赵天逸自然是立即派人去请,毕竟崔翰文显然是他要拿来灭众怒的替罪羊。
然而,让众人惊愕的是,前去请人的侍卫很快就回来了,单膝跪地地禀告道:
“崔、崔大人,畏罪自杀了。”
赵天逸眸光微闪,算他识趣。
崔翰文的死无疑是直接把朝廷此前消极抗灾的罪名给揽到了身上,大大减轻了朝廷被百姓唾弃的风险。
赵天逸立即就下令把缺堤的罪责都按在了崔翰文身上并没收了崔家的所有财产。
最后看在他如此懂事的份上,放过了崔翰文的家人。
虽然追责的替罪羔羊有了,但此刻还需要解决后续避灾的解决方案。
如此想着,赵天逸转头看向李荣洲,问道:“我们户部的粮仓,此刻还有多少存粮?”
李荣洲自从得知了帝都物价上涨的消息后,就已经把户部的粮仓全部都填满了,他连忙拱手道:“满仓的。”
这下赵天逸才松了口气,继续问道:“这些存粮,算上军队的开销,能支撑多久?”
“预估可以支撑三个月。”
闻言,朝中的这些官员也缓缓的松了一口气,三个月足够他们渡过这次洪灾。
顾学源瞧着那些神情放松的官员,抿了抿唇,最后还是站了出来,试探的问道:
“那帝都的百姓,我们要如何安排?”
李荣洲神色一凛,这顾学源是真不懂事,还是要试图往他身上泼脏水?
毕竟当初消极抗灾,反驳赵熙霆旨意的他可是头一个。
但此刻既然有了崔翰文顶罪了,他自然是不会再让李家沾上消极抗灾的名声,也从没想过要让李家做冤大头,把粮食拿出来救灾。
沉吟了片刻,李荣洲抿着唇,模棱两可的重复道:
“我们的存粮只足够朝中官员以及军队支撑三个月。”
言下之意,就是户部的存粮,只能应对百官与将士,至于粮食如何安排,他不做主。
楚兆荣瞧着顾学源此刻的模样,心中不免暗叹,他还是太年轻了。
在大灾面前,人都是自私的,要让户部吐出粮食来,不能打直球。
如此想着,他连忙站了出来,和稀泥道:
“年后帝都的物价就飞涨,我们有满仓的粮食,李大人功不可没。
“至于百姓,老臣认为此刻最要紧的是安排百姓尽快离开帝都,至于离开帝都后,百姓要前往何处,就是各人的抉择了。”
顾学源心中一惊,楚兆荣这是要提议放弃百姓?
这与他们昨日晚上商议的不一致,明明说好了今日尽量劝服李荣洲吐出粮食救灾。
怎么楚兆荣突然变卦了?
然而其他官员听到楚兆荣这话,却纷纷站出来附和:
“楚大人,说的甚有道理,我们能提前通知百姓,安排百姓避难,已经尽了最大的善意了。”
“百姓前往其他城池后买粮不就可以了,我们又何必过分担忧。”
“……”
听着这些附和的话,顾学源心下微沉,没想到南陵官员已经腐败与自利到这种地步。
世家大臣就算了,连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此刻也没有半点要为百姓考虑的意思。
赵天逸此刻眸光微沉,心中不由得担忧起来。
按照李荣洲的这种安排,就相当于要置百姓不顾。
但若是如此的话,他就会民心尽失,再加上此前的谣言以及赵天辰的指责,这是要让他受尽百姓的唾骂。
他此刻不由得疑惑地看向李荣洲与楚兆荣两人,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特别是李荣洲,他不信李荣洲此前不知道帝都缺粮的事,但他为何从没主动向他汇报?
还是这本来就是李荣洲特意安排的陷阱,让他不得不丢失民心?
但这样对李荣洲有什么好处?
还是李家想趁机藏了粮食,让他做个不顾百姓的昏庸皇帝,而李家却趁机收买民心?
赵天逸一时间没理清楚头绪,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不能完全不管这些百姓。
否则洪灾过后,他就会民心尽失,让赵天辰与谢家有机可乘。
如此想着,他抿了抿唇,看向顾学源问道:
“此刻朝廷确实没粮,但百姓的状况不得不解决。
“顾爱卿,这事,你觉得该如何安排为好?”
顾学源没想到赵天逸竟然没有被李荣洲与楚兆荣两人说昏了头,反而问起他的意见。
他眸光微闪,终于意识到楚兆荣方才说这些话的目的,沉思了片刻,就拱手道:
“臣认同楚相的观点,可以给百姓自行选择。
“但若百姓跟随我们避难,恳请皇上可以给予那些百姓一些粮食,让他们能活下来。
“与此同时,臣还认为,我们应该要未雨绸缪,除了我们帝都有的存粮外,还必须尽快向外买粮,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这次洪灾中活下去。”
赵天逸也陷入了沉默,若只是救那些跟随着他们离开的百姓,也不是不可以。
怎么样也得做做样子给百姓看,让他们知道他这个皇帝还是心系百姓的。
否则就怕这洪灾已经够乱了,一旦有有心人起哄,百姓起义造反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想着,赵天逸便同意了顾学源的提议,立即安排李荣洲设法去购粮。
李荣洲当下脸色一黑,现在哪里能买到粮食。
当时赵熙霆提议修建防洪工事时,就是他第一个站出来阻拦的,若真要细究的话,他们李家也逃不了责。
若他此刻继续拒绝,就是第二次消极应灾,崔翰文就是前车之鉴。
迫不得已,李荣洲只好硬着头皮领命办事。
见状,顾学源下意识的瞄了楚兆荣一眼,老狐狸还是老狐狸,这下李家估计是要大出血了。
有崔家这个前车之鉴,李家对于这应灾的旨意不敢不从,但从了,就只能私掏腰包往东西两侧的走私贩子买粮。
而此刻粮食都是紧缺货,即使找走私贩子高价买粮,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这下够李家头疼的了。
粮食的问题解决,赵天逸大手一挥,干脆利落地宣布帝都的百官转移到距离帝都最近的帝峰山行馆,并通知百姓立即转移到高地避灾。
为了让帝都的百姓与官员错开东部传来赵天辰自立为皇的消息,赵天辰只给朝中的官员一日的时间做准备,安排明日一早就出发离开帝都。
即使后面有消息灵通的官员收到东部的消息,那也已经在避灾的路上,在禁卫军管控的范围之内,就直接避免了这些官员闹事的可能。
然而赵天逸还是小看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消息灵通的能力,当日下朝后,楚、李、孙、齐等世家大族都已经纷纷收到了赵天辰在东部称皇的消息。
与此同时,城门又再次传来了八百里急报:“林江桥断了!水淹江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