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人的底气,同时也是部门的底气。
自从李文东替部门专利几万亿美元后,部长和大部长也不再缩手缩脚的了,对内对外都开始强硬了起来。
这天,【让枪弹飞】拍摄现场。 镜头里的一辆火车上有穿着制服的人,看起来像是黄四郎。
“咔,杀青了!” 江文的声音在片场中骤然响起,如同一声宣告解放的号角,瞬间打破了拍摄时的紧张与专注。
在这一瞬间,整个片场的氛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搅动,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配角们和幕后制作团队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轻松的笑容。对于他们而言,拍摄进程如此迅速,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在以往的拍摄经历中,漫长的拍摄周期常常伴随着无尽的劳累和压力,不仅要在拍摄现场长时间地工作,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而这次,一切都进行得如此顺利,提前杀青意味着他们能够更早地结束这份疲惫,去休息、去陪伴家人,或者去迎接下一个工作机会。
所以,当听到 “杀青” 二字时,他们内心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有人甚至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想着赶紧离开这个忙碌了许久的片场,去享受短暂的闲暇时光。
然而,龙套们的心情却截然相反。他们的脸上没有那种轻松的喜悦,反而是满满的失落。这个剧组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 “天堂” 般的存在。
剧组提供的伙食堪称一绝,每一顿饭都像是一场美食盛宴,让他们在辛苦的拍摄工作中能够大饱口福。
而且,薪酬待遇也比其他剧组要优厚许多,并且还不存在任何克扣的情况,这对于靠跑龙套为生的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如今,拍摄突然结束,就意味着他们要离开这个 “天堂”,重新回到那种可能食不果腹、薪酬微薄还时常被克扣的艰难工作环境中去。
想到这里,他们的心中难免充满了不舍和无奈,只能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物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惆怅。
江文站在片场中央,眼神有些发愣,望着那些忙碌收拾东西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快速地完成一部电影的拍摄,以往那种漫长的创作煎熬,反复的镜头打磨,在这次拍摄中几乎都没有出现。
拍摄进程顺利得有些超乎想象,可这种顺利却让他感到浑身不自在,仿佛自己失去了某种掌控权 ,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向前走。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个被李文东制止拍摄的镜头 —— 饰演民女的赵明被扯下肚兜的画面。
在江文的设想中,这个镜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是对人性、对社会黑暗面的一种直白的揭露,是电影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爆发点。
通过这个镜头,他希望能够刺痛观众的神经,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电影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娱乐,更应该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真实面貌,而这个镜头就是他想要传递的信息之一。
然而,李文东却认为这个镜头没有必要。
在他看来,电影要考虑市场的接受度,这样过于暴露和敏感的镜头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适,甚至可能导致电影在审核和推广过程中遇到阻碍,影响电影的商业利益。资本的逐利性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它要求电影在艺术表达和市场需求之间做出妥协。
江文的内心充满了郁闷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束缚在一个无形的牢笼里,创作的手脚被紧紧捆绑。以往他在创作电影时,虽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强烈地感受到资本的压力。
在他的观念里,导演是电影的灵魂,应该拥有绝对的创作自由,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银幕上。
他希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见解,探讨社会问题,展现人性的复杂,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和资本,去制作一些千篇一律、毫无深度的作品。
这种创作自由与资本限制之间的矛盾,让江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开始反思自己与李文东的合作,以及电影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本与创作的关系。
他不禁想到,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电影市场中,导演们还能否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的初心是否会在资本的裹挟下逐渐迷失?
他深知,电影的制作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导演必须要放弃一部分创作自由,去迎合资本的需求呢?这些问题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 。
这时,周云踱步走来,脸上带着一贯的从容,打破了江文的沉思:“老江,都杀青了,怎么还一脸愁容?”
江文长叹一口气,情绪中满是无奈与不甘:“唉,你不懂。我第一次这么快就杀青一部电影,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还能再加点什么,可李文东那家伙,硬是不同意。”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懊恼,仿佛在抱怨自己失去了创作的主导权。
周云微微摇头,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就是太爱折腾了,李文东对你和陈诗人的评价,还真是一针见血。” 周云的语气平稳,却隐隐透露出对李文东观点的认同。
江文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他急切地追问:“哦?他说什么了?” 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似乎想要从李文东的评价中找到一些答案。
“他说你们俩就爱瞎折腾,拍电影总喜欢往里面塞各种东西,结果弄得电影云里雾里,观众根本看不懂。他觉得观众想要的很简单,不过是看些轻松舒服、不费脑子的电影。” 周云转述着李文东的话,观察着江文的反应。
江文听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立刻反驳道:“这简直是瞎说!拍电影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灌注进去,不然跟流水线上的商品有什么区别?电影是艺术,艺术就应该有深度,有内涵,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
江文越说越激动,双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在向看不见的对手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
在江文看来,电影是他表达自我的窗口,是他与观众沟通的桥梁。
他希望通过电影传递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人性的理解,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是他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都承载着他的情感和思想。
他不愿意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坚信,真正的艺术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即使不被当下的观众理解,也总有一天会被后人所赏识。
周云静静地听着江文的慷慨陈词,等他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回应:“所以上一部电影赔得底儿掉,你忘了?”
周云的语气中没有嘲讽,只有冷静的提醒,她用事实说话,试图让江文面对现实。
江文的脸色微微一变,上一部电影的失败是他心中的痛,是他不愿提及的伤疤。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倔强地说道:“那只是个意外,这部电影绝对不会赔,而且我已经掌握了窍门,下一部电影我还这么拍,票房肯定差不了。”
江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下一部电影大获成功的场景。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才华,即使面对失败,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创作理念。他认为,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周云一脸不耐烦地说道:“我才懒得搭理你呢!以后别再用自己的钱去投资你自己拍的电影了,你爱坑谁就去坑谁吧!行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江文闻言,有些惊讶地问道:“这么快就要走啦?那杀青宴怎么办呢?咱们都还没吃呢!”
周云似乎想起了什么,随口说道:“哦,对了,我忘记告诉你了,李文东说东皇的电影都没有杀青宴的。”
江文一听,眼睛猛地瞪大,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忍不住大声抱怨起来:“这小混蛋,也太小气了吧!”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吝啬的巨星呢!连个杀青宴都舍不得办!杀青宴可是剧组的传统啊!大家辛辛苦苦拍了这么久的戏,就盼着杀青宴能聚一聚,放松一下,交流交流感情,结果他居然给取消了,这也太让人扫兴了吧!”
在江文的观念里,杀青宴可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宴会,它更是一种行业传统,代表着整个剧组的团结和凝聚力,是对整个拍摄过程的一种尊重和纪念,也是剧组人员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每一次杀青宴,大家都会在欢声笑语中回顾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分享那些难忘的瞬间和有趣的故事,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释放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周云却不以为然,她平静地解释道:“什么抠门不抠门的,我倒觉得杀青宴没什么必要。你想想,办个杀青宴,又是租场地,又是准备饭菜酒水,还要邀请各种人,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花费也不少。最后大家也就是吃喝一顿,很多人还会喝得酩酊大醉,吐得到处都是,纯粹就是浪费。”
“这些钱还不如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提高电影的后期制作质量,或者给工作人员多发点奖金。”周云的想法很实际,她更注重金钱的实际价值和效益。在她看来,电影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上,而杀青宴这种看似热闹却实际意义不大的活动,完全可以省略。她认为,与其把钱浪费在这种短暂的享乐上,不如把资源投入到能够提升电影品质和影响力的环节中去。
江文听了周云的话,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觉得周云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
他瞪大了眼睛,双手挥舞着,情绪有些激动地反驳道:“人早晚都会死,照你这么说,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又不见你去……”
然而,江文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周云那仿佛能杀人的眼神给打断了。周云死死地盯着江文,一句话也不说,但她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江文被周云的眼神吓得一哆嗦,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于是赶紧咳嗽了两声,有些尴尬地说道:“咳咳,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