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大成家今年的稻田收成还不错,两亩田刚打下来,粗粗估计,收获差不多七石,但是这时候稻谷的出米率不高,脱了壳,能有个四石粮食的样子,对于一家四口人来说,就是杯水车薪,半年的口粮都不到。

好在他们家也不是仅仅指着地里的粮食吃饭,对于粮食收成多少都高兴,何况今年这稻谷的产量还算不错的。

新打了粮食,村子里各家各户都是喜气洋洋的,今年村子里的粮食产量都不错,收获的喜悦冲淡了一点儿,之前因为流言在村子里引起的恐慌。

这一段时间忙着秋收,都没时间上县里去查探,扬好谷粒的第二天,赵大成他们早早起来,瞧着天气不错,帮着赵大娘先把家里的谷子摊出来晾,林兰华和赵大成才套上骡车出发,去县里,赵大娘和小石头则在家里晒谷子。

此时正值秋收,各个村子里,富裕一些的人家地多,穷人秋收只能靠人力,所以大多数人都在忙活着收获粮食,来往路上的行人、县里的人都少了不少。

赶着骡车走到路上,都没有遇见人。

两人先去了布铺,因为上次扬谷子做口罩的时候,林兰华突然想到一件事,在现代的很多文献记载中,古代大灾之后,几乎都会出现疫病,因为横尸遍野,细菌滋生,流民入口的食物和水、周遭的环境,都有很大几率感染病菌,在经过人传人,致使疫疾肆虐,死伤遍野。

所以她想在准备一些布匹,不需要多贵重精致,也不用很多,到时候用来制作口罩,

再多准备一些胰子,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疫病。

之后他们还去了药铺,把现在各种疾病的药方都准备了一份,还有药材也备了不少,

去到粮铺时,排队买粮的人少了好些,一眼看上去,一个乡村里的都没有,城里过来卖的也少了很多,

毕竟人都是精明的,正值秋收,村里刚刚收了粮食,在粮铺里面买高价粮食,还不如直接去村子里买,谁家没几个村里亲戚朋友呢?

两人走进粮铺,现在的粮价还是一百一十五文一斗,没有涨价,也没有降价,两人照常各买了五斗,又买了点糙米、杂粮,

这些东西富含复合纤维,对身体好,林兰华他们买细粮的同时,也买了不少粗粮,到时候掺着吃,不过主要还是谷子,还有不少小麦,家里是直接买的麦子,林兰华空间里攒得都是麦面。

他们买得大量的谷子都是没有脱壳的那种,否则不便于保存,容易霉变,影响口感。

几日没来县里,他们特意在县里打听了一圈,之前流民的消息,甚嚣尘上,甚至盛州被流民攻破,并且有流民首占城为王,就地造反的事儿,已经有风声传过来了。

估计要不了几天县城里就传遍了,到时候不知道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赵大成和林兰华早就知道这些消息,没有啥意外,压下心里各式各样的情绪,做好能做的准备,等待着暴风雨的降临。

消息打听得差不多,两人带着一骡车的东西,出城回村了,关于盛州流民造反的消息,赵大成去了周二刚家,林兰华去了林家。

告知了他们,两家人听到消息,如何吃惊、意外不说,商量来商量去,最主要就是囤粮食和盐,有备无患,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祸事还未临头,只能等待。

好在林兰华他们之前各种忧患意识的灌输和提醒,众人心中虽然吃惊,却也有鞋子落地的实感,

就是不知道后面落下的鞋子又会是什么?

林兰华还把自己给老娘买的银簪子拿给了林母,她一开始还不收,最后还是拗不过自己的闺女。

林兰华继承了原身生命,自然会照顾好她的爹娘,对于自己的老娘,想孝敬就孝敬了,到不用怎么拐弯抹角,

至于她给其他人买的银首饰,除了老娘和周兰,她倒是一个没送,通通都放在空间了,等以后遇到好的时机在拿出来,送礼得送到时机上,说不定能解决不少问题呢。

事已至此,关于盛州的流民首集结流民造反的事儿,也不用瞒着了,赵大成再次登上村长家的门,

告知了村长这个消息,村长自从上一次赵大成来过之后,他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三天两头的跑到县里去买粮食,

作为村长,他们家里还算富余,也是下了老本,买了不少粮食藏在家里,还被村子里其他人家嘲笑好长时间。

但是周村长一点儿也不后悔,现在听到赵大成说的流民造反的事儿,他心中震惊不已,

永州离盛州、潭州这样近,而且永州现在也有不少流民,要是永州的流民也......

村长的担心不无道理,流民要是活不下去了,随时会变成亡命之徒,还有盛州这个明晃晃的前例,就在面前摆着,邪恶的思想总是勾人堕落。

这一回村长没在召集村民集议,消息他当然也没有瞒着,在村子里扩散下去。

本来还充斥着秋收的洋溢气氛的村子里,再一次风声鹤唳,之前好些已经联系好粮商,上门收粮食的人家都捂紧口袋里的粮食,

生怕自己现在卖了,以后要在粮铺里面买高价粮食,有点儿心眼的人家,还着急忙慌的去镇上、县里买了些粮食回家藏着。

赵大成、林家和周家也商量好,近段时间只要有人上县里,都要去打听打听消息,有啥新的情况,随时相互提醒,以便及时作出应对。

之后的日子果然是盛州流民造反的消息在县里流传,到处人心惶惶,好在县里还没有出现流民的身影,不然还不知会怎样,

正是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只有少部分贪财的,之前高价卖了一部分给粮商,如何后悔不说。

不少心中有想法的人家,都已经在县里买粮食回家了。

不过人不多,县里的粮价这几天也没有变化,貌似所有人都在静观其变,都在等待......

但是没有等来流民的消息,却等来另外一个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