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下庄生活 > 第151章 李海的神仙日子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说小海啊,我这两个姑娘都不错吧?”朱大山的声音突然响起,将李海从思绪中拉回现实。朱大山笑眯眯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你要看上哪个么相处一段时间。”

面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李海的心中泛起了涟漪。他时而看向朱茜,被她的温柔所吸引;时而又看向朱蕊,被她的活力所感染。他感到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向左还是向右。

是啊,只能一夫一妻,他必须做出选择。可是,这两个女孩都如此优秀,他该如何抉择?

老朱看出了李海的纠结,他拍了拍李海的肩膀,笑道:“没关系的,小茜小蕊她们都已经回来休假了,你多闲两天,再接触一下。”

李海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于是,李海便在朱大山家住了下来。

米露么地处高山,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特意雕琢的一片世外桃源。这里没有煤矿,更没有人卖煤,因此,烧柴成为了这里千百年来唯一的取暖和烹饪方式。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电磁炉、电饭煲等现代厨具已经悄然走进了厨房,但传统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因此而被彻底颠覆。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依然摆放着那口历经沧桑的大铁锅,而锅下燃烧的,依然是那熟悉的柴火。

包产到户的政策实施后,米露么的村民们虽然也分到了自己的田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的分立和人口的增加,原本就不多的田地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为了生计,家家户户不得不进入深山老林,开荒种地,以期能够多收一些粮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这些新开垦的田地大多位于山高路远之处,交通极为不便。因此,村民们只能一年种一季作物,到了农闲时节,便纷纷进山,将那些荒芜的土地重新翻耕一遍,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由于这些田地大多位于斜坡之上,耕牛很难在上面耕作。因此,村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下去,将一块块坚硬的土地翻松。这样的劳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体力与耐力,更考验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执着。

在米露么村的第一天,阳光早早地洒满了这个宁静的小村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李海主动扛起了锄头,跟随着朱大山一家,踏入了深山的怀抱。

上午,他们在朱大山家的荒地里。李海熟悉农活,更卖力地挥舞着锄头,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入脚下的土地中。朱大山一家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赞许。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炙烤着大地。朱蕊用带来的罗锅煮了一锅香喷喷的腊肉洋芋焖饭。那腊肉是自家腌制的,洋芋也是地里新挖的,配上朱茜做的小咸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心满意足。

饭后,李海在朱大山为他准备的蓑衣上睡了一个午觉。蓑衣虽然简陋,但在这炎炎烈日里,却为他带来了一丝清凉。醒来后,李海又拿起锄头,继续投入到挖地的劳作中。

一直挖到下午四点,他们才停下手中的活计。此时,几人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来到附近的树林里,修剪枝丫当做柴火。一行四人,一人背着一捆柴,沿着蜿蜒的山路,回到了朱家。

回到家中,朱母已经煮好了晚饭。餐桌上,一家人围坐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李海看着这一家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相处的过程中,他发现朱茜虽然客气,但两人之间只是客套,很难聊到一起。可能是因为朱茜多年在外省打工的原因,两人之间有了些许的隔阂。

反倒是和朱蕊,李海两人总是聊不完的话题。从电影到小说,从吃鸡到王者荣耀,从读书到工作,从农村到城里,他们的话题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朱蕊的热情与开朗,让李海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朱大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知道,李海虽然是个外来人,但他的勤劳与善良,已经赢得了家人的认可。而李海与朱蕊之间的情感升温,更是让他感到欣慰。

夜幕降临,米露么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李海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心中充满了快乐。没多久就睡着了,这一觉就像在家中一样睡得踏实。

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方叶祥的微型小货车驶入了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当进入村口时,却意外地发现,李海已经在路边等着他了。

方叶祥大为惊奇:“嘿,老李,这是什么情况?说不来就不来,我怎么叫你都不来,敢情你是早就在这等着我呢。”

李海嘿嘿一笑:“这不是想着来帮你忙嘛,再说,不是怕你和明军哥他们不熟嘛。”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便一同前往朱明军家。走进院子,眼前的景象让方叶祥眼前一亮:一排排晒好的柿饼整齐地摆放在竹席上,色泽金黄,每个上面都有一层厚厚的白霜,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每一个柿饼都饱满圆润,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珍宝。

“哥,这柿饼晒得真好!”方叶祥由衷地赞叹道。

朱明军爽朗地笑了笑:“多亏了大家的帮忙,还有这几天的好天气。”

朱明军一家子,和闻讯赶来的朱大山家一起帮忙,迅速将柿饼一个个小心地装进方叶祥带来的包装盒中。四个、五个一小盒,这些包装盒精美别致,既保护柿饼不受损伤,又能提升产品的档次。一盒盒柿饼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等待着被运往凤县。

不久,就全部收好了,朱明军、方叶祥、李海和朱蕊四人开着两辆微型车,满载着柿饼驶出了村庄。

路上,朱蕊坐在五菱宏光的副驾上,兴高采烈地和李海聊着天。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了凤县的指定地点。

卸货、清点、结算……一系列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批柿饼一共38万个,每个三毛六时,方叶祥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方叶祥按照收购价三毛,将十一万五千付给了朱明军。朱明军接过钱,也没客气,他知道这是大家伙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大家的钱。

结算完毕后,几人各自分开。方叶祥驱车返回邑县,准备做其他的生意;朱明军则去银行存了钱,随后打算去集市上买些生活用品;

在李海强烈要求下,朱蕊带着李海去她上班的地方要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