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大家族之灵与肉 > 第15章 杨二爷拜祖求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城里安全房的屋内,文之武打开炕柜,从里面翻找出来一身适合阿珍身材的男装,还有一段洁净长条白布。他脸上带着笑容,对着阿珍打趣道:“本来好好地让你当新娘,你却不乐意,非要当一把正义姐。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就只能打扮成一个假小子了。”

说完,文之武将衣服和长条白布递给了阿珍。

阿珍接过衣服和布条,疑惑地问道:“之武哥,这条白布有什么用处呢?”

文之武笑了笑,解释说:“女扮男装嘛,当然要把该遮掩的都遮掩起来呀。你赶紧在屋里收拾一下吧。”

随后,他向卫兵示意,两人一同走出了屋子。

阿珍看着手中的布条,心里嘀咕着:“哎呀,这好人真难当啊!这是什么破世道啊!”

虽然嘴里嘟囔着,但她还是迅速地开始化妆。她脱下衣服后,拿起长条白布,将自己的胸部紧紧地缠绕了两圈,并在咯吱窝下打了一个小巧的解扣。

随后,她换上了文之武备好的男装。此套男装乃是彼时盛行的男学生装,阿珍着身后,除却上衣略显宽松,倒真有几分像个饱读诗书的假小子。着装完毕,阿珍将自己夺得的驳壳枪别在腰间。此时,上衣的宽松反倒成了优势。

“哥,完事了,你进屋吧!”阿珍换完装后,冲着屋外的文之武喊道。

文之武进屋后,径直走向靠墙的三连桌,打开中间一个抽屉,从中取出一把剪刀,走到阿珍面前,认真地说:“头发也要剪!”

“啊,我把辫子盘起来,戴个头巾不行吗?”阿珍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长辫,有点舍不得。

“亏你还当过抗联交通员,怎么这么幼稚呢?你穿着学生装,戴个花头巾。黑狗子看见,要么认为你是疯子,不过你可以装扮成疯子,但那样你的脸上身上还要搞些屎尿什么的,还得自言自语,目光呆滞什么的,就是越丑、越脏、越臭、越怪异,越像疯子,你干吗?”文之武举着剪刀,一脸严肃地问着阿珍。

“啊,那你还是剪头发吧!我喜欢干净。”阿珍噘着嘴说道。

三下五除二,文之武给阿珍剪了一个男学生发型。望着地上的长辫子,阿珍心中暗自感慨万千,不禁自言自语道:“被我救的姑娘该怎样谢我呢?”她一边想着,一边抚摸着自己新剪的短发,仿佛在寻找一种新的自我认同感。

卫兵看着眼前的一幕,忍不住赞叹道:“司令,你这头剪得真不错啊!阿珍姐现在戴上帽子,简直就是一个长得俊俏的男学生啊!”他对文之武的手艺表示十分赞赏,同时也对阿珍的新形象感到新奇和好奇。

文之武却没有因为卫兵的夸奖而得意忘形,反而咒骂起来:“替天行道,容易吗?救了一个百姓,我们就多了一份危险。这世道!”他的话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似乎在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与黑暗。

阿珍从柜子里找出一块蓝布,将自己的女装仔细地包裹好,然后郑重地交给了卫兵,并嘱咐道:“要是被别人发现了,你就说是偷来的。”她深知这份女装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但又不忍心丢弃它,于是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最后,三人决定兵分三路,分别朝着药店走去。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过街道,尽量避开人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每个人都怀揣着紧张和期待,希望能顺利完成任务,保护好彼此的安全。

文之武和阿珍前后脚走进了药店,文之武将一张长长的清单交给了掌柜。掌柜的接过一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客官,您要买这么多治疗创伤的药啊?您确定能用完吗?”

文之武笑了笑回答道:“掌柜的,我们是行走江湖耍把式卖艺的,难免会有失手受伤的时候,所以需要多备一些药来救命。”

药店掌柜半信半疑地看着他,然后说道:“有些药放在里屋,我去拿一下。”说完便向店内走去。

站在文之武身旁的阿珍,因为曾经多次前往哈尔滨买药,对这些事情比较敏感。她心中暗自思忖,总觉得这个掌柜有些不对劲,于是她轻轻给文之武使了一个眼色,示意让他小心。接着,她悄悄转身离开了药店,走到了药店的后门附近守候着。

没过多久,药店掌柜面带笑容地走了出来,抱歉地说:“哎呀,看我这记性,那些药都在这一排药柜上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按照清单开始抓取药材。不一会儿功夫,所有的药品都准备好了。文之武将钱交给掌柜后,用驴背上垫着的两条麻袋将药品装起来,并仔细地系好了袋口。随后,他转身准备离开药店。

“客官,您慢走!”掌柜的脸上挂着笑容,热情地向文之武打招呼。

文之武一手拎着一麻袋药品从店里走了出来。阿珍早已等在了毛驴旁边,她看到文之武后,微微点头示意。文之武将装着药材的两个大麻袋用提前准备好的绳子仔细地缠绕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搭在驴背上。接着,解开拴在木桩上的缰绳,牵着毛驴朝着与进城城门相反的方向走去。他们按计划从另一个城门出城。

阿珍跟在毛驴后面,而那名卫兵则始终保持着大约二十米的距离,警觉地观察他们俩四周的情况,默默地守护着他们。

拐过街角时,阿珍突然加快了步伐,似乎想要超越文之武。就在两人擦肩而过的瞬间,阿珍压低声音说道:“报信的被我打晕了,估计得半个时辰才能醒来,我们快点走吧。”

文之武听后点了点头,两人心领神会。

随后,他们加快步伐,匆匆前行。出城时,还是老办法,文之武贿赂了守门的黑狗子,因此没在节外生枝。

出城后,他们转了一个大圈子,天黑的时候回到马庄大车店。吃了晚饭,便将两袋药品分别捆绑在两个卫兵的战马上,四人就急匆匆往北边山里聚义寨方向疾驰而去。

就在文之武他们向着聚义寨疾驰的时候,杨二爷耷拉着一张有些苍白的驴脸,瞪着那双突兀的大眼珠子,呆呆地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

自从杨五爷没捞到面粉,空手离开杨家大院后,杨二爷就一直在想:是不是杨家祖坟进了什么妖魔,坏了风水,要不家族怎么会出这么多的邪事和恶人呢!

想到这,他思忖怎么着杨四爷的媳妇(杨大麻子他妈)不能埋进祖坟,那样杨家的风水会败的更快。此时的杨二爷焦虑不堪,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无奈之下,他决定去拜祖,祈求祖宗保佑。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杨家大院的每一个角落。杨二爷缓缓站起身来,整理好自己的衣衫,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书房,跨过堂屋的大门槛,下了台阶,走向了里院的杨氏祠堂。

杨二爷花重金建造的杨家大院分为三进院落,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但因后院这里有文氏祠堂“追远堂”,所以避讳称为里院。杨家大院的每进院落四周内侧都是清一色的走廊,房屋一律是古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煞是壮观。穿过浑圆的门洞,在前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尊气势恢宏的山水照壁。前院的主房空着,侧房全用做库房,东侧全部用于盛放粮食,西侧则一半放家什用具,一半放钱。在东侧侧房旁开有一个月亮门,通往前院主房后的南库房,那是杨二爷做生意用的库房。

杨二爷夫妇住在第二进院落的主房里,东面的厢房,住的是大儿子天福一家;西面的厢房,住的是三儿子天禄及其妻小,下人们都住在中院东、西厢房以外的侧院里。

中院中央是个花坛,坛内长着一些奇花异草;花坛的中央是一座玄武岩质的假山。里院中央的空地上布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坊。石坊四柱冲天,共分东、中、西三路进道。穿过石坊,便是杨家祠堂——追远堂。说起追远堂,这一名称取义于名言“慎终追远”。

祠堂内弥漫着一股檀香的气息,让人感到庄严肃穆。杨二爷走进祠堂,抬头看着供奉在神龛中的祖先牌位,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祖先们的注视和祝福。

杨二爷神情肃穆地点燃香火,对着祖宗牌位深深鞠躬三次后,缓缓跪于蒲团之上,双手合十虔诚地开始祈祷。他口中喃喃自语,情绪激动之时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泪。门外守候的李管家与家丁只能模糊听到一些声音,但具体内容却无法听清。只见杨二爷时而低语,时而哽咽,令人不禁好奇他究竟在向祖先倾诉何事。

许久之后,杨二爷终于起身,整理好衣装,慢慢退出祠堂。他招手叫来一旁的李管家,二人走到一处僻静角落,杨二爷压低声音,将自己刚才在祠堂内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给李管家,并叮嘱他切勿声张。

李管家听完后,神色震惊得如同被雷劈一般,嘴唇颤抖着,声音也跟着发颤:“老爷,您看看,四婶她已经和四爷合葬,一起被埋入地下安息了呀!现在又要把她刨出来,这怎么行呢?”他的脸色变得苍白,仿佛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杨二爷听到管家的话,心中猛地燃起了一团怒火。他愤怒地瞪大眼睛,眼珠子向外凸起,好像庙里那令人恐惧的恶鬼一般。他的身体因为愤怒而颤抖起来,大声呵斥道:“难道你想看着我们杨家就这样衰败下去吗?啊?”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与愤怒,让李管家不禁低下头去。

太阳落山后,夜幕笼罩下的村庄一片寂静,只有阵阵蛙声此起彼伏。李管家站在离着杨家祖坟远处,小心翼翼地指挥着家丁们开始掘坟。家丁们用锄头和铲子,刨开了杨大麻子母亲的坟墓。月光下,坟墓中的土壤显得格外阴森,让人不寒而栗。

当杨大麻子母亲的尸骨被挖掘出来时,家丁们将其轻轻地放在一张薄薄的苇席上,然后用麻绳捆绑好。随后,他们抬起这具可怜的尸首,走向村子西边的荒坟岗。那里没有墓碑,只有一个个土堆,象征着逝去的生命。

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家丁们挖好了一个浅浅的坑洞,将杨大麻子他妈的尸骨放入其中。没有任何仪式或哀悼,只是简单地埋葬了她。这片荒地成了可怜的女人最终的归宿,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仿佛被世界所遗忘。

时间一天天过去,水淀村的人们的生活依旧平静如水,没有任何波澜。随着季节更替,秋天来了,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村民们诉说丰收的喜悦。而在这个时候,水淀村四周的芦苇塘子也逐渐变得枯黄,就像岁月的痕迹一样,悄然无息地蔓延开来。

芦苇絮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洒着,像是一场轻柔的雪花,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美感。特别是当夕阳西下时,晚霞映照在芦花上,整个水淀村都沉浸在了一片朦胧美的氛围之中。那如梦如幻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二爷静静地站在村东头的“民风淳朴”青石碑前,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既有欣慰,又有感慨。自从将杨大麻子母亲的尸骨迁出祖坟之后,水淀村到现在没出邪事,整个杨氏家族的日子似乎也变得安宁起来。杨二爷想着自己的决定,觉得虽然这个决定并不光彩,但事实证明,它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杨二爷也明白,如果杨大麻子还在世,知道掘其父母坟冢这个事,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和矛盾。如今,杨大麻子大概已经不在人世,这段恩怨也就此平息。尽管如此,杨二爷还是忍不住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决策让大家都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只是,他知道这种做法终究是不道德的,只能深藏心底,默默承受这份无奈。

“好人好报,我信命,我杨二爷的命好,八字好,自从上辈分了家,都是一样的家财,我杨二爷做的风生水起,发了财,修了那么大的宅子”,杨二爷想到这,赶紧分赴家丁,去买些香来,他要去村东大庙给上香,他要求佛,让自己家更太平,更富有,香火更旺。

在择定的黄道吉日,杨二爷前往村东大庙,为佛祖奉上了最为尊崇的香火。当杨二爷恭恭敬敬地跪拜在佛祖像前时,他口中低声呢喃,恳切地祈求着佛祖的庇佑,紧接着,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起身之后,杨二爷瞥见了一旁的观音菩萨像,遂又跪地于观音像前,如法炮制方才的举动。

祈祷结束后,杨二爷步出寺庙,心境略感宽慰。他深信佛祖与观音菩萨定然会聆听他的祈愿,护佑水淀村一如既往地“民风淳朴”,亦庇佑其家宅安宁、财源滚滚。

然而,一进入杨家山大院,杨二爷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便唤来李管家,嘱咐其强化家中的安保举措,尤其夜里,让值班的家丁打起精神来,多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