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岸一儒雅老人临湖而立,轻声笑道,“琑儿,要去哪里?”
身后正欲离开的少年讪讪道,“外公,瞧您说的,我就去方便一下。”
老人笑道,“你这性子一点也不像你爷爷,倒跟你叔公一模一样。”
琑儿不好意思绕头道,“我爸也这样说,说我这性子跟我叔公一模一样。”
老人笑道,“你叔公那个老不正经的,成天跟着你们这些孙辈瞎胡闹。”
琑儿道,“才不是呢,每次都是叔公出主意,我们都是跟他学的。”
老人道,“你叔公最怕的还是你爷爷。”
琑儿道,“可不是,那次叔公带我逃课,我们都被爷爷给骂了。”
提起这事,老人忍俊不止,自己这外孙逃课也是有贼心没贼胆,被叔公一怂恿,跟着叔公一起逃课,事后都被亲家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每次亲家要出手管教,老娘又跳出来阻拦,“小孩子管那么严干嘛?!!难道你小时候我管你也管的这么严?!!”
亲家和女婿也不能日日跟太婆、叔公斗智斗勇,干脆心一横,把外孙送到自己这,让自己代为管教。
琑儿摆弄手上的竹笛道,“外公,都练了这么久了,休息会吧。”
老人笑道,“行吧,咱们去渔晚斋。”
琑儿一听,又变成了苦瓜脸,“又去图书馆看书?!!”
老人笑道,“渔晚斋的风景好。”
祖孙俩沿着杨柳陌朝渔晚斋走去,路上的行人见了老人都恭敬道,“嵇老师好。”
嵇潇丞一一回礼。
有些见了身后的琑儿忍不住道,“嵇老师,这是外孙吧,真是个齐整的孩子,嵇老师后继有人呀!”
“可不是嘛,嵇老师的外孙,吴老师的孙子,常老师的侄孙,后生可畏呀!”
……
嵇潇丞只是淡淡一笑,琑儿却很无奈,原以为到了巴陵会清静些,没想到爷爷的影子在巴陵还这么大。
嵇潇丞看出琑儿的想法,“琑儿,你爷爷和你叔公有一点倒是比不上你。”
琑儿听了这话心中大奇,忙问道,“哪点比不上我?”
嵇潇丞笑道,“他俩当年在巴陵上学时,收到的情书加起来都没你多。”
琑儿尴尬道,“我还以为啥呢?原来是这个,切。”
嵇潇丞笑道,“把那些情书收好,以后可都是青春的宝贵记忆。”
琑儿笑嗔道,“外公,您还是说叔公老不正经,我看您也是老不正经。”
嵇潇丞也不杵,笑道,“哪个少年不多情 哪个少女不怀春。”
行了一会儿到了得并行,琑儿看着大香樟树道,“都到秋天了,樟树一点变化都没有,南湖边的柳树和水杉树的叶子都有点黄了。”
嵇潇丞道,“这得并行四季常青,是巴陵大学最别致的景致之一。”
琑儿不由想起爷爷和叔公年轻的时候也在这得并行下行走,嵇潇丞道,“琑儿,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爷爷和叔公,包括外公年轻时的故事。”
琑儿道,“想呀!经常听长辈说,但是一直想亲身体会一下。”
嵇潇丞掏出一个小瓷瓶递给外孙道,“去到渔晚斋,找到你姚喆爷爷写的那本小说,把这个喝了再看,就可以置身其中了。”
琑儿道,“太好了,回头我可要去跟爷爷说道说道。”
祖孙俩走到了渔晚斋,嵇潇丞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希望门,思绪似乎回到了自己第一次来巴陵大学,第一次进希望门。
琑儿见嵇潇丞看向希望门,便道,“外公,这个门看上去挺普通的,但是却给了一种力量。”
嵇潇丞问道,“什么感觉。”
琑儿道,“希望的感觉。”
嵇潇丞笑道,“我第一次进希望门时也是这种感觉。”
两人进了渔晚斋,琑儿在二楼文学区找姚喆的小说,嵇潇丞依在二楼的长廊上看着远处的南湖。
找了一会儿,琑儿找到了小说,走到阅览区,拧开瓷瓶,清香溢出,琑儿喝了下去,打开小说开始阅读,读着读着,只觉有些瞌睡,便趴在桌上睡着了,朦胧中,琑儿似乎看到好像是外公从外走了进来,但却是个小伙子,又似乎是两个小伙子,两个小伙子都有着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丹凤眼,其中一个小伙子跟自己长的特别像,只听他们对自己说道,“再见了。”
结束语
不知不觉,终于到了这一天,非常的不舍,也非常的感慨。
《梦生幻道》这个故事最早的灵感来源于2014年的大一暑假,当时本人暑假没有回家,在母校东院图书馆看书。
南方的夏天非常热,可好在图书馆挨着南湖,迎面吹来的风特别凉快,当时看书看累了,便趴在桌上睡着了,睡梦中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梦见了许许多多的有趣的人和事,一觉醒来,回到了现实世界,突发奇想,在平行世界,是不是也有着这样一群人和事,于是开始构思,最终在东院图书馆动笔。
本人的母校依山傍水,非常美丽,本人的母亲也是这里毕业,母子二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所以可能跟其他同学相比,本人对于母校有一种更特别的感情。
后来断断续续历经十年的撰写和修改,终于在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前一天完成了初稿,而今天又是硕士研究生初试的前一天,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十年的创作对于本人而言,更像是一场修炼。相忘、羡君他们更像是一群陪伴多年的好朋友,在精神世界陪伴我,同时给予我精神力量来对抗现实世界的困难。
最后的最后,愿他们、你们、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都能得偿所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