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 > 第339章 带赵福金再回大宋 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9章 带赵福金再回大宋 一

第339章 带赵福金再回大宋 一

天刚破晓,晨光熹微,大辽国的宫殿在朦胧的光线中逐渐清晰。

萧峰早早起身,一夜未眠的他却毫无倦意,眼神中透着沉稳与坚定。

他命人将天山童姥、阿紫以及萧斡里、萧逸辰等一众忠心耿耿的心腹迅速召来。

众人到齐后,萧峰负手而立,目光依次扫过他们,沉声道:

“诸位,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托。

我即将离开一段时间,这大辽国就全仰仗你们了。”

天山童姥双手抱胸,脸上虽带着一贯的冷傲,但眼神中却透着对萧峰的敬重,点头道:

“放心,有我在,定不会让大辽国出乱子。”

阿紫则嘟着嘴,神色间有些不情愿,但看到萧峰严肃的表情,也只能乖乖应下。

萧斡里和萧逸辰单膝跪地,齐声说道:

“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安排完国事,萧峰又想到了阿朱和李青萝。

他深知这两位女子聪慧过人,若无所事事,定会觉得无聊。

于是,他亲自来到她们的住处。

见到萧峰前来,疲惫的阿朱刚醒来,她欣喜地迎上去,笑道:

“陛下,你怎么来了?”

萧峰温柔地看着阿朱,说道:

“阿朱,我想让你和青萝负责羊毛工坊的建造工作,你们可有信心?”

阿朱兴奋地连连点头:“当然有,峰哥交代的事情,我一定做好!”

还躺在床上的李青萝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跃跃欲试的光芒。

在萧峰看来,在这古代,一个帝国的运转,皇帝固然重要,但只要手下臣子得力,即便皇帝不在,国家也能稳步前行。

他的这些手下,各个能力出众,天山童姥江湖阅历丰富,手段高强;

阿紫虽任性了些,但心思细腻;

萧斡里和萧逸辰处理政务的能力更是不在话下。

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大辽国定会日益强大,无需他过多操心。

不过,萧峰也清楚,若一国之君驾崩,那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皇位空缺,各方势力必然蠢蠢欲动,都想登上那至高之位,国家便会陷入动乱。

但萧峰不同,他身怀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威震江湖,天下能伤他之人寥寥无几。

哪怕是四处闯荡,也不用担心自身安危。

一切安排妥当后,萧峰看着这布置好的一切,心中稍安。

他决定带着赵福金前往大宋。

出发前,他特意找来易容之物。

他与赵福金皆是容貌出众之人,走在人群中太过显眼,更何况萧峰自己在大宋还高居通缉榜首位。

萧峰并非畏惧,只是不想无端惹来麻烦。

他手法娴熟地为两人易容。

不多时,原本俊朗非凡的萧峰和明艳动人的赵福金便变成了两个相貌平平的路人。

看着彼此的模样,两人相视一笑,随后踏上了前往大宋的路途。

萧峰与赵福金登上那辆辽国皇室专用的豪华马车,甫一踏入车厢,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奢华气息。

车厢内部装饰得极为考究,四周镶嵌着精美的绸缎,柔软的坐垫与靠枕皆是用上等的皮毛制成,触感温暖而舒适。

车壁上挂着小巧的琉璃灯盏,随着马车的行进,灯火轻轻摇曳,散发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

车夫挥动手中的长鞭,骏马嘶鸣,马车缓缓启动。

这几匹骏马皆是精心挑选的良驹,它们身姿矫健,肌肉紧绷,奔跑起来步伐有力。

车轮滚滚,在官道上飞速前行,却又极为平稳,几乎感受不到丝毫颠簸。

一路上,萧峰与赵福金偶尔轻声交谈,谈论着即将到达的大宋,想象着那边的风土人情;

偶尔也会静静地望向窗外,看着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向后展开。

每当到了晚上的时候,萧峰和赵福金两人相拥而眠,做一些爱做的事。

当然赵福金金体质较弱,萧峰身体强壮,每次萧峰都是浅尝辄止,不会让赵福金太过疲惫。

时光匆匆,没过几天,他们便抵达了大辽与大宋的边境——永清城(今河北永清)。

远远望去,永清城的城墙高大而厚实,在日光的照耀下,斑驳的墙体透露出岁月的沧桑。

城门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行色匆匆的商旅,满载着货物,赶着马车进进出出;

也有背着行囊的行人,或神色疲惫,或满怀期待。

萧峰与赵福金缓缓走下马车,鞋底与地面接触,扬起些许尘埃。

踏入永清城,热闹喧嚣瞬间将他们包裹。

街道上,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新鲜出炉的炊饼嘞,又香又脆!”

“卖布咯,上好的蜀锦,姑娘要不要看看?”

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卖糖人儿的手艺人灵巧地摆弄着糖浆,眨眼间,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出现在竹签上;

打铁铺里,火星四溅,铁匠们抡着大锤,有力地敲打着烧红的铁块,“叮叮当当”的声音节奏十足。

街边的茶馆里坐满了人,茶客们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江湖轶事。

很快萧峰与赵福金就被街边飘来的香气勾住了脚步。

几日来在马车上啃干粮,嘴里都快淡出鸟来。

此刻二人相视一眼,默契地走向那香味的源头——一家热闹非凡的小吃摊。

摊主是个憨厚朴实的大叔,见有客人前来,热情地迎上来,咧嘴笑道:

“客官,要点啥?咱这儿的驴肉火烧和炸糕,那可是一绝,保准您吃了还想吃!”

萧峰点了点头,说道:“每样都来两份。”

没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驴肉火烧和炸糕便端上了桌。

驴肉火烧的外皮烤得金黄酥脆,轻轻一咬,“咔嚓”作响。

里面夹着鲜嫩多汁的驴肉,浓郁的肉香瞬间在萧峰口腔中散开,混合着独特的香料味,让人食欲大增。

赵福金吃得满脸满足,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赞叹道:

“这味道,可比马车上的干粮美味太多啦!”

接着,两人又将目光投向炸糕。

炸糕表皮油亮,呈诱人的红褐色,上面还点缀着些许芝麻。

萧峰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软糯的糯米外皮裹着香甜的豆沙馅,细腻绵密,甜而不腻。

他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嵩山脚下,养母亲偶尔做的点心,虽与这炸糕味道不同,却同样满是温暖的回忆。

萧峰决定这一次回大宋一定要把养父母接回大辽国,好好孝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