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想踏实挣点钱是真难啊!”?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经济不景气。
上班的怕裁员,做生意的愁客源,就连摆个地摊都得和城管斗智斗勇。
可就在这种大环境下,我身边有个90后小伙,靠着一个“被嫌弃”的小生意,每天轻松入账三五百——他在小区门口卖除螨喷雾,还顺带帮人做床品清洁。?
“不就是个卖杀虫剂的吗?这能赚多少钱?”?
一开始我也这么想,直到亲眼看到他的操作,才发现是我武断了。
?一、项目介绍。
很多人一听“除螨”就联想到超市里几十块的喷雾,觉得这东西没技术含量。
但你知道吗?
过敏人群中60%的诱因是螨虫?,一线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除螨产品上花费超800元!
而这个小伙子的生意,说白了就三件事:
?卖产品?:除螨喷雾、床垫清洁仪、紫外线除螨灯(成本10-50元,售价翻3-5倍)。
?做服务?:上门用专业仪器帮客户清洁床垫、沙发(单次收费150-300元,成本仅耗材电费)。
?绑销售?:买产品送一次免费清洁,服务完再推销长期套餐。
?为什么非选除螨??
三个字:?高频、刚需、高复购?。
床垫3个月不清理滋生百万螨虫,宝妈怕孩子过敏,年轻人背上长痘怀疑是螨虫,宠物家庭更是每周都得除螨……?这东西不像餐饮要手艺,不像服装怕压货,一箱喷雾就能开张。?
?二、成本低到离谱,还不用租店面?。
小伙子跟我算账时,我直接听懵了:
?启动资金1500元足够?: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一箱60瓶除螨喷雾(单价8元),手持吸螨仪(二手平台200元淘的)。
?摆摊?根本不用!?
他专挑周末在小区广场支个桌子,放台显微镜(租的,50元\/天),让客户自己看看从旧床单上扫下来的螨虫。?
“妈呀!原来我每天和这么多虫子睡觉!”? 一个大姐当场买了3瓶喷雾+预约全家清洁。
?线上更狠?:拍对比视频发社交媒体,比如“用喷雾前螨虫乱爬,喷完5分钟全不动了”,评论区直接变成接单现场。
?最绝的是“跨界合作”?,他和附近家政公司谈分成,介绍一户清洁抽30%;给宠物店老板免费铺货,卖一瓶分对方10块。?
“别人觉得low,但我三个月拓了50个分销点。”? 他说这话时,手机还在不停响订单提示音。
?三、实操手册。
?第一步:选品。
别贪便宜买杂牌!
选有?“检测报告”和“过敏人群适用”标识?的产品,推荐“x森”“x管家”等代工厂白牌货(搜“除螨贴牌”)。
?搭配“可视化”工具?:备个便携显微镜(成本80元),让客户亲眼看到螨虫尸体,比你说一百句管用。
?第二步:选址决定生死?。
?早7-9点蹲老旧小区?:老人买菜经过时,用“螨虫导致哮喘”痛点吸引他们。
?晚7点后去广场舞地盘?:拉住阿姨们问:“您家孙子睡觉老抓脸吧?可能是螨虫过敏!”
?阴雨天直接杀到售楼处?:对新装修客户说:“甲醛要除,螨虫更要防,新房免费检测!”
?第三步:裂变。
?私域运营?:每周在群里发科普:“螨虫导致脱发!”“晒被子根本杀不死螨虫!(附实验视频)”,紧接着推套餐:“3瓶喷雾+1次上门清洁,原价450,团购价299”。
?四、小白避雷指南。
?千万别囤货!?
除螨产品更新极快,去年流行的超声波除螨仪,今年就被“紫外线+吸尘”一体机淘汰了。
永远只留2周库存。
?避开“膏药式推销”?,别追着人喊“除螨了解一下”,改成痛点提问:“您家孩子是不是总打喷嚏?”“您背上长痘是不是这片区域?(指肩胛骨螨虫高发区)”。
与合作的家政公司签免责协议,万一客户过敏别背锅;摆摊前花300元办个“除四害服务许可证”,城管来了也不慌。
这生意最难受的不是日晒雨淋,而是某些人的白眼。
有人路过摊位嗤笑:“这玩意能有用?交智商税吧!”
那小伙子倒是淡定:“去年笑我的人,今年主动问我能不能加盟。”
成本低、需求稳、操作无门槛,除螨生意就像当年的地摊纸巾——?赚不到暴利,但足够让普通人月入过万。?
最后送大家他常挂嘴边的话:?“别嫌赛道小,池浅王八少。你放不下的面子,早被聪明人换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