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国家之兴,赖乎贤才之辅;今时疫流行,黎民涂炭,幸有萧家女玉璇,献策施治,功绩卓着,朕心嘉焉。为彰尔之功,特册封尔为长乐郡主,封地长乐郡,赐金册玉玺,另赏黄金百两……尔当秉持仁心,勿骄勿怠,以不负朕之厚望。钦此!”

一席话下来,不仅是萧玉璇听懵了,就连长公主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长乐郡?

齐国三百五十八个郡,长乐郡可是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若说是作为封地,那便是给亲王公主都不为过,如今竟然舍得给玉璇作为郡主封地?!

还有这个封号……

长乐,常乐。

到底是和她一母同胞,心有灵犀的兄长,知道她想要什么。

她可不就是希望小姑娘往后一生都平安喜乐,顺遂无忧么?

“长乐跪谢皇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玉璇以额头触地,哑着嗓音谢恩。

她抬头,便与一直看着她的齐隽目光相触。

看见她一双潋滟明眸中闪烁着点点泪光,少年挑了挑英挺的剑眉。

看来小姑娘挺喜欢这个封号,这都快感动哭了。

两个时辰前,御书房。

“父皇,慧茹二字,太俗;坤仪,太沉重肃穆;安乐……还不错,不过儿臣记得,并没有安乐郡,倒是有长乐郡。”

听着太子对一个郡主封号挑挑拣拣,皇帝本就有些不耐烦了,这会儿听他居然还要给封地,皇帝险些没摔了笔。

“还要给封地?国库本就空虚,还要将为数不多的税收赏给她?这不妥!朕不同意。”

齐隽猜到了皇帝的反应,也不着急,颇为了然地点点头:

“父皇说得有理,毕竟就算她献出良方救了京中百姓,说服了赵家拿出了几万两白银购置柴火药材,又侦破了南越奸细的阴谋,如今还被姑母认为唯一的女儿,也不能如此为她破例。”

皇帝被他一通话说下来,沉默着拿起了御笔。

“长乐郡去岁的食邑是多少?”

户部尚书戴大人,也就是戴澄的祖父,立刻心算出答案,上前半步,恭敬答道:

“约为京中的一半,一百万石。”

齐国三百五十八郡,长乐郡的每年征税算是名列前茅了,若是如此多税赋往后均上交给萧玉璇而非流入国库,皇帝还是有几分心疼。

且郡主只是长公主亲王之女,近几十年早就不会给郡主封地了,即便宠爱如端王唯一的女儿齐文玥,也不过是一个光头郡主,不仅是封地,连封号都没有。

“那,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发话,这会儿参与议事的戴大人和郑相对视一眼,又看向太子。

他们两人的孙女和萧玉璇都是至交好友,他们私心里,自然是站在萧玉璇那边。

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萧玉璇成为了唯一一位有封地的郡主,那么他们的孙女与之交好,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况且行他人方便,未必没有他人为自己行方便的时候,何乐而不为?

至于为什么今日进宫议事的只有他们两人,端看太子的态度就知道了——

肯定是太子知道戴家和郑家都有姑娘和萧玉璇关系亲密,这才只召了他们入宫。

既然如此,不论是看在自家姑娘的交情上,还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亦或者只是看在他们的本心。

对于这样一个救百姓于水火,前几日还遣了人亲自去他们府上送药的小姑娘,怎能不多几分怜爱之情?

郑相先一步出列,尽管须发皆白,人却精神矍铄,声如洪钟:

“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甚是,萧姑娘先有挽救时疫一事在先,又有认宁阳长公主为义母灾后,此番京中得以平定,理应重赏,如此,方使臣民心悦诚服,长治久安。”

戴大人落后一步,亦附议:

“陛下,天下之事,论功行赏,论罪刑法,臣民自会敬畏律法,信服朝廷。”

皇帝有些头疼,照这么说,这个封地还是非给不可了。

否则即便京中百姓不说什么,赵家不说什么,长公主万一和他闹起来,那可就没完没了了。

当初先皇还在世的时候就曾说过,要不是他的胞姐身为女子,若论帝王之才,他不如他胞姐远矣。

即便过去这么多年,这句话仍然像是跗骨之蛆一般盘亘在他的心头。

可随着时间流逝,胞姐尽心辅佐他执掌这偌大王朝,矜矜业业,没有要过一丝好处,而后来,驸马和她的亲生子嗣都……想到这里,皇帝冷厉了大半辈子的心肠终于软了几分。

不看僧面看佛面,于情于理,这份尊荣既然是姐姐亲自来求,他不能不给。

“那就按照太子说的办,长乐郡即刻便归为长乐郡主食邑,昭告天下。”

齐隽反应很快,像是怕皇帝反应过来反悔似得,连忙跪下谢恩:

“父皇圣明!”

两位老臣亦紧随其后:“陛下圣明——”

**

玄底金纹的圣旨落入萧玉璇的掌心,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心中涌起一片安宁。

这便是她往后安身立命的东西。

往后她萧玉璇,便再也不是任人宰割,无力回击的草芥。

从前她不是孤女,却胜似孤女。

如今她有长公主义母,有太子表哥,还有封地和郡主的身份……

如果这是一场梦,那她希望永远都不要醒来。

“这是高兴傻了,你太子表哥唤你呢!”

长公主也欢喜地很,看见萧玉璇只呆愣着盯着手里的圣旨发呆,捏了捏她莹白的小脸。

“什么?”

萧玉璇猝然抬头,看见长公主和太子的目光,她眉眼弯弯,含着泪光感激一笑。

“多谢义母,多谢太子表哥!”

一阵裹挟着草木清香的微风拂过眼角眉梢,吹起小姑娘如绸缎般顺滑黝黑的长发,那张精致的小脸此刻满是纯粹的开心畅快,终于没有以往在他面前稳重的温和端庄。

齐隽负手而立,一双好看的眉眼也带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终于有点小姑娘的样子,以后多笑笑,别辜负了长乐这个封号。”

长乐,常乐。

这个小姑娘心里藏了太多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长乐呢?

“这局棋还没下完,你来,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