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逍遥王爷不逍遥 > 第269章 大宁四面楚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国内的兵力早已捉襟见肘,几乎到了无兵可调遣的地步,面对如此强敌,大宁朝廷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支来势汹汹的骑兵既未打出自己所属国家的旗号,也没有趁着势头去攻打大宁的其他州地。

他们仿佛只是一群闲来无事的顽童一般,仅仅在禹州一带游逛徘徊,时不时地制造一些小麻烦,但又并未造成太大的实质性破坏。

起初,大宁朝廷还对这支神秘的骑兵保持高度警惕,并试图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对方似乎并无恶意后,朝廷渐渐地也就放松了警惕,干脆选择不再理会这支不知来历的骑兵。毕竟,眼下还有更多紧迫的问题亟待解决。

可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大宁朝廷为西境的骑兵烦恼之际,先前曾败退的倭国军队居然再度卷土重来。

这次,他们依旧从东南沿海登陆,然后肆无忌惮地展开大规模的劫掠行动,所过之处,沿海城镇皆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大宁朝堂上下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本来兵力就极度短缺的大宁,此刻更是面临着雪上加霜的艰难局面。

身为一国之主的宁云承,此时焦急万分,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乱转,但却苦无良策应对眼前的困局。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大臣站出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暂时与倭国议和,集中力量先解决北方边境虎视眈眈的大梁。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起了朝堂之上激烈的争论……

宁云承满心焦虑与无奈,权衡再三之后,不得不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地赶赴倭国营地,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当前紧迫的局势。

然而,当使者抵达倭国营地时,却遭遇了倭国人极其傲慢无礼的对待。

他们趾高气扬地提出了一系列苛刻至极的条件,不仅狮子大开口般索要数量惊人的金银财宝,更是贪得无厌地妄图强行割占大宁沿海广袤无垠的大片肥沃土地。

听到这些无理要求,宁云承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案,霍然站起,双目圆睁,怒发冲冠,高声怒斥道:“倭国简直欺人太甚!朕宁可玉石俱焚,亡于大梁之手,也绝对不会应允如此丧权辱国、受尽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回荡在朝堂之上,令在场的诸位大臣们个个心惊胆战,一时间都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发声。

正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一名风尘仆仆的探马疾驰而来,单膝跪地,抱拳禀报:“启禀陛下,倭国军队正浩浩荡荡地朝着我国腹地挺进,其人数之众,如潮水一般汹涌而至。”

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宁云承瞬间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他缓缓闭上双眼,面容苍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着。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重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毅然决然地下旨道:“传朕旨意,立刻召集国内所有的青壮年男子,但凡能够拿起兵器之人,一律应征入伍,组成抗倭大军。朕要倾尽全国之力,在此地将那来犯的倭国军队一举歼灭,决不让他们踏入我大宁国土半步!”

此诏一出,大宁百姓闻风而动。

尽管大家心里都清楚此番迎战倭军必定是一场凶险异常的恶战,生还机会渺茫,但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驱使着他们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男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和生计,踊跃报名参军;妇女们则忙着为前线的将士们准备干粮衣物等物资;老幼们也力所能及地帮忙搬运军需品。

整个国家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誓要保卫家园,抵御外敌入侵。

与此同时,远在禹州的天璇星组织首领张子晋收到了关于大宁与倭国战况的最新消息。

得知大宁已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子晋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自语道:“看来时机已经成熟,该我们登场了。”

说罢,他大手一挥,率领麾下精锐的骑兵部队,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北境阳临关,

这座雄伟的边关要塞如今已成为一片血腥杀戮之地。

这些日子以来,战场上的厮杀声从未停歇,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战士们的鲜血。

大宁的大将军徐牧与大梁的梁王赵煜武在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双方皆是身经百战之辈,武艺高强、智谋过人,一时间难分胜负。

整个阳临关仿佛都被那浓烈的血腥味所笼罩,城墙上、地面上,到处都是猩红的血迹,触目惊心。

“杀!”

随着一声怒吼,大梁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

士兵们高举着盾牌和长枪,奋勇向前,口中不断高呼:“冲啊!拿下阳临关,大宁就是我大梁的天下!”

他们的呼喊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然而,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大宁并未退缩。徐牧将军亲自站在城头指挥作战,他沉着冷静地调兵遣将,组织防御。

大宁凭借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抵抗意志,一次次击退了大梁的进攻。

营帐内,梁王赵煜武与众将领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凝重。

“这徐牧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守城的一把好手!我们已经连续进攻这么多天了,可阳临关依旧稳如泰山,丝毫未动。想当年,本王也曾试图招揽他为我大梁效力,只可惜未能成功,实在是一大憾事。”

梁王赵煜武不禁摇头叹息。

一旁的墨离将军接口道:“是啊,王爷。以往总觉得攻城不过是兵力多寡的较量,只要我方人数占优,就一定能够攻克城池。但经历了这场战斗,才深知守城一方若是有良将坐镇,再加上合理的战术布置,想要攻破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次算是让末将彻底改变了对守城之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