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声音传到皇帝的耳朵。

皇帝起身:“去准备一套普通百姓的衣服。”

身边的太监不由惊讶了一下。

陛下这是要微服出巡?

“是。”

皇帝换上老百姓衣服,很快出了宫。

先在京城几个人多的地方转了转。

不得不说,太子还是很有能力的。

前段时间的混乱,如今几乎看不到,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生活着。

转悠了半天,皇帝并没有听到太子对自己的怨言。

路过户部,皇帝停下脚步。

想起了沈千帆从自己手里骗走的三十万两黄金。

当时,他命人将黄金送来了户部。

皇帝举步正要进去看看,那三十万两黄金,是不是已经被太子拿去花了,突然被旁边告示栏的动静吸引住。

那边,户部的人正高声宣读着新的官府通告。

“当当当!当——”

敲锣打鼓声很快吸引来群众。

大家纷纷围上来。

像这样的情况,老百姓已经习惯,户部只要有什么新动向,就会这样通知。

“陛下体恤,知晓许多人吃不上饭,活不下去,特地自掏腰包,拿出了三十万两黄金!来购买物资、粮食!!!”

皇帝的眼眸微微睁大。

想起了在茶馆、酒楼、大街上,那些人议论的话。

他们都在说,陛下人真好,为了帮助灾民渡过灾情,自掏腰包拿出了三十万两黄金来购买粮食、过冬的棉衣棉被,有这样的陛下,是天下之大幸。

旁边太监偷看皇帝的神色。

陛下本来不信的,现在应是信了。

三十万两黄金的物资!

群众热闹了。

户部的人继续通告道:

“下面几个都是安置点,每日固定时间安排发放过冬物资,粮食。陛下派了太子殿下具体负责,望各位父老乡亲互相转告!”

皇帝身边的太监表示惊讶:“陛下,那三十万两黄金沈姑娘没给太子殿下吗?”

谁都以为,沈千帆同太子关系密切。

沈千帆从皇帝那赢到的三十万两黄金,转头肯定会给太子。

这也是皇帝赌气不给太子一点物资,却让太子直接管制流民的原因。

皇帝也有些意外。

沈千帆不给太子,太子,竟然也不知道要?

自己生的儿子,有这么傻吗?

不。

要换成老二,恐怕早就搬回自己府中去了!

一时间,皇帝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周围已经全是老百姓的山呼万岁。

“谢陛下体恤我等草民!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朝着皇宫的方向,发自内心跪下来磕头。

回宫的路上,皇帝的心情舒坦了不少。

他命人继续去查探。

身边的太监心里嘀咕。

陛下这是,仍然不信任太子啊。

隔日。

朝堂上一堆人出来弹劾太子。

“太子殿下,你们往粮食里面掺杂粗糠也就算了,竟然还往里头掺杂沙子石头,如此丧尽良心,对得起陛下对你的信任吗?!”

“各地灾情严重,太子此等行径,实在叫天下人心寒,臣等恳请陛下,废掉太子,关入天牢,以平民怨!”

二皇子一派更是抓到了太子把柄,往死里踩摁。

“恳请陛下废掉太子,关入天牢,以平民怨!!!”

声音震得皇帝脑袋瓜子嗡嗡的响。

他有气无力挥了挥手。

“来人,传太子进宫!”

太子匆匆而来。

“太子,往粮食里面掺杂沙子石头粗糠的事情,你可知情?”

皇帝憋着火气,坐在龙椅上,冷声问道。

二皇子一派的大臣立刻跳出来。

“底下人怎敢擅自掺杂沙石?这必定是太子授意,从中中饱私囊。”

“太子殿下,证据面前,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这些,可都是从你们各处赈灾放粮施粥的点,抽查出来的!”

太子置若罔闻。

令人将安置流民的赈灾物资,呈上去给皇帝。

“孤的确令人在粮食之中,掺杂了沙子石头粗糠。”

不等众人发难,皇帝色变。

太子:“进来吧。”

外面候着的几个人进来。

先叩见了皇帝。

太子:“孤为何要掺杂沙石粗糠,劳烦几位来解答。”

二皇子一派的人正要质疑,龙椅上的皇帝却忽然起身,拾阶而下,声音带着颤抖:“你,你是?”

只见其中一白发苍苍却仍精神矍铄的老者出列,迎向了皇帝:“陛下,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皇帝伸手和老者相互搀扶,上下打量。

“黄国公,真是你这老小子!你跪什么跪啊?”

老者正是当年有从龙之功的黄国公。

“那是陛下看得起微臣,微臣可不能没有规矩。”

朝堂诸人不禁面面相觑。

黄国公,他们都听过的封号,但并没有一下认出来人。

没想到,竟然被太子找来了。

两人寒暄片刻,转入正题。

黄国公:“太子掺杂那些沙子石头粗糠,其实是微臣出的主意。陛下若要怪罪,微臣愿意一力承担。当年那场灾荒,陛下可还记得?”

皇帝愣神了一下之后,缓缓颔首:“自然是记得的。”

那次的灾荒,饿殍遍野,朝廷也赈灾了,地方乡绅土豪和官员以及一些民间团体,均有施粥放粮,帮助朝廷渡过难关。

皇帝一下被唤起了久远的回忆。

粮食不够,往好的粮食里头掺杂粗糠,甚至是沙石,都是为了让更多饥民获益,帮助他们活下去。

站在上位,必须首先考虑大局,救更多的人。

而不是只着眼于掺杂的手段。

黄国公:“往粮食里头掺杂沙子石头粗糠,便可以救下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吃到更多次的食物,也可避免饥民因为过于饥饿,狼吞虎咽,从而导致噎死的悲剧。”

这些,都是曾经他们亲眼目睹过的经历。

皇帝也都记了起来。

二皇子一派的人沉默一瞬。

他们知不知道呢?

大多数人不知道,一部分人知道。

但为了帮助二皇子夺得皇位,把太子废掉,给二皇子腾位置,死多少百姓又如何?那是死得其所!

这时有人来报。

京城的局势恢复如常,周边几个州也模仿太子的做法,效果显着,那些流民终于不再只涌进京城,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

太子不仅治理了流民,还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