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 > 第229章 想吃商品粮的村花1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想吃商品粮的村花10

夫妻俩见的少,书信也没通过一封,悦然觉得要不是夏建军每隔几年会休一次探亲假,估计都弄不清自己有几个孩子。

以前在老宅,夏建军的信是寄给他父母的,提到媳妇跟闺女也是一笔带过。至于回信,也是他念初中的妹子代笔,信里多是家里怎么怎么样,爹娘怎么怎么,也基本不提牛桂花娘仨。

现在刚分出来了,夫妻俩倒是可以单独通信了。

但牛桂花这些年心里也不是没有怨言的,加上她又不识字。

大闺女夏谷雨今年分家后,才入的学,还认不了几个字,想给夏建军写信就得求人。

牛桂花之所以不要男人的津贴也要坚决要分出来,不是因为婆家嫌她没生个儿子,也不是家里的活都推给她这个二儿媳,而是她婆婆不肯让两个闺女上学。

牛桂花虽不大字不识一个,却晓得一个道理:农村的孩子想要有出息,就必须要读书上进,不然就跟父母一样,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

大闺女已经给耽误了,小闺女眼看着也到了入学的年龄,肯定不能再给孩子耽误了。

夏建军可是每月给家里寄十块钱,这么多年,供他两闺女读大学都够了。凭什么小姑子能上学,她闺女就上不了了?

不再沉默的牛桂花,当即就请假带两闺女去村小学报了名。

学费是跟队长借的。

她婆婆李红梅知道后,对着牛桂花就是一顿连打带骂,让去学校把钱要回来,不然就把她们娘家赶出去自生自灭。

牛桂花横下一条心,走出这一步就没打算回头,果断就同意带着俩闺女离开夏家。

一向逆来顺受的二儿媳反了天,敢跟天这个婆婆叫板,李红梅面子上挂不住,就把人轰了出去。

心里想着,除非儿媳当着全村人的给她这个婆婆磕头认错,不然就别想进这个家门。

谁知她失算了。

一身是伤的牛桂花二话不说,拉着两个闺女离开后就找到了队长,借了一间房住。

自此,再没等过夏家老宅的门。

所以说,悦然一家住的这间牛棚还不属于自家,是跟队上借的,只是个临时住所。

李红梅没想到二儿媳这么硬气,在家气的连续骂了好几天,还让大儿媳与三儿媳把人叫回去。

她倒不是后悔了,只是二儿媳妇走了之后,一家人都有些不习惯,家里的饭没人做,衣裳没人洗,就是洗了也洗不干净,后院的鸡和住也没人喂了……

忽然,李红梅就发现这个儿媳还是有点用处的。

三个儿媳,就属二儿媳使唤起来最顺手,可不得叫回去,让她继续给一大家子当牛做马?

可惜她打错了如意算盘。

过了几日舒心日子的牛桂花,却不干了,自己当家做主不香吗?她又不傻,哪能继续回去当老黄牛?

就连婆婆李红梅威胁说让儿子休了她,牛桂花都不带怕的。

黔驴技穷的老太婆就道:“你不回来也行,建军寄回来的津贴,你一分钱也别想要!”

“不要就不要,说的我要你就能给似的?我嫁给夏建军十一年,好像还没摸到他一分钱的津贴吧,不都在你这个亲娘手里攥着呢!现在又来说这话,显得你有大方一样?”

牛桂花此话一出,引得门前看热闹的村民一阵哄堂大笑。

在农村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老太婆一家子磋磨二儿媳的事,时间长了,早就在村里传开了。

村里不少女人原本都还羡慕牛桂花命好,嫁了个当兵的,每月男人都给寄津贴回来。

后来才晓得她的日子未必就比自家好过,男人寄回来的钱都攥在婆婆手心,娘几个的还有干不完的活,不免就有几分同情她,暗地骂李红梅太不做人了。

这会看她吃瘪,心里就觉得解气。

“哼!以后我们家建军回来了,你跟你那俩赔钱货也休想进我们家的门!”

气哼哼地丢下这一句不算威胁的威胁,小脚老太太就臊着脸噔噔噔地离开了,跟有狼在后面追她似的。

骂账这一仗,李红梅就再没出现过了。

她整日在家也不上工,喜欢坐在门前跟人唠嗑,不咋在村里溜达,但每月十五号那日,一早就让大儿子骑着自行车带她去县里邮局取二儿子寄回来的津贴,雷打不动。

除非那日下雨路不好走。

听刘婶子一说,牛桂花就晓得今天又是十五号了,这段日子她忙的天昏地暗,还真没注意过日期。

乡下人的日子都是稀里糊涂过的,以前只有想去镇上赶集时,人们才会留意几天是几号,有没有到集日。

现在集市取消了,就更没有看日历的习惯了。

“你家谷雨他爸寄回来的十块钱,也该有你们一份才对,哪能都便宜了那边?你能甘心?”刘婶子继续为牛桂花抱不平。

但据悦然在一旁的观察,其中拱火的成分居多,这是摆明让她妈跟老宅的人闹起来。

十块钱很多吗?

夏建军眼下是连长,一个月津贴你说多吧,至少也有三四十块了吧,寄个三分之一给爹娘也很正常。

就算牛桂花去闹,也肯定没戏。

李红梅一口咬定这是儿子孝敬他们两个老人的,你能拿她怎么办?

只能等夏建国探亲回来再说。

就凭他没把津贴全部给爹娘,就证明这人心里也是有成算的。

巧了,牛桂花也是这么盘算的,想着男人回来见她们被分出来了,肯定不会不管妻女。

不然那还算人吗?

部队里也不能要这样的兵。

但她也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不怎么熟悉的夏建军身上,自己也会尽可能多挣一些工分,现在俩闺女一天天也大了,能帮她干不少活。

日子慢慢会好起来的!

故此牛桂花的心态很平和:“就当是花钱消灾了,他们不来招惹我们娘仨就行。”

闻言,刘婶子不由撇嘴,还说“也就是你脾气好,要是我早就跟那老婆子闹开了。”

悦然却不由对牛桂花这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高看一眼,继续低头除草,心里却琢磨着要不要跟夏建军写封信。

好几年都没回来的夏建军,会在今年秋收回家探亲。

只是现在距离秋收还要三个月,还有的等,原主姐妹俩对这个父亲都没有什么印象,每回见面会很生疏,还没等熟悉起来他人又走了。

牛桂花也不比她们姐俩好多少。

不如就先通过书信,联络一下夫妻与父女感情,等见面了会少一些生疏感。

最重要的是,让夏建军了解一下目前家里的处境,看看他会如何反应。

悦然也能对他的品性有个大致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