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踏足三国但求潇洒 > 第210章 袁绍的反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不等袁绍有所表现,沮授就接着大声道:“主公,如今汉室虽然衰微,但是陛下已经完全掌控关中之地,麾下拥有完全听命于陛下的五万大军,此并非败亡之象。若是陛下下旨讨伐,天下必将积极响应。而且汉室对袁氏有大恩,耿苞此举乃是要陷主公于不忠不义之境地。臣请立刻斩杀耿苞,以向天下人表明主公心志!”

耿苞大吃一惊,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沮授。耿苞可是袁绍的铁杆心腹,沮授竟然如此的决绝,要置耿苞于死地。

其他人都不敢说话了,袁绍的几个宠臣都在暗暗观察着袁绍的表情变化。

袁绍此时也是阴晴不定,犹豫不决。他自然是也想称帝的,他们袁家近几代人如此的呕心沥血不就是为了要对刘氏皇族取而代之嘛。袁家甚至为此付出了大部分族人的性命。只要他现在称帝,就能声援袁术,打乱目前的局面。而且,这样一来,曹操就被夹在中间,无法再对袁术构成威胁。袁术的敌人就只剩下了荆州的刘表。一旦刘表战败,就意味着袁氏取代刘氏,乃是真正的天命。同时,袁绍又担忧如果自己称帝,麾下必然会流失一大批的人才。这一点已经在袁术的身上得到了验证。汉室作为正统,在数百年儒教文化的刻意影响下,如今的士人对于正统有着极其顽固的执着。

袁绍对于自己的敌人,如公孙瓒、曹操,都很看不上。所以,袁绍才会觉得自己即使称帝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称帝的好处无疑也是毋庸置疑的。一旦称帝立国,那么自己势力范围内的百姓就是自己的子民,如果叛逃就意味着叛国。很少有人会有胆量这么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的思想中都是有着忠君爱国的思想的。只要在建国之初守住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爱国情怀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往往是不死不休。所以,诸侯之间的大战动不动就会溃败,而在对待外敌时,大汉的军队依然是无敌的存在。哪怕是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有很多精英在别的国家效力,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很爱国的。秦虽然一统六国,但是原六国的国民依然怀念故国,这也是秦朝时期叛乱不断的原因。

袁绍还在自我思索呢,耿苞就开始为自己辩护。

耿苞道:“沮授,你个混蛋,你这是要搞以言获罪的冤案!再说了,主公英明神武,实力强大,天下有谁可以和主公相比?主公做皇帝只会造福天下,救万民于水火。你沮授反对我,还要杀我,那么我问你,汉室如果没有走到尽头,为什么大汉会是如今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各地战乱不断?这些都是谁导致的?还不是汉室任用奸佞,昏庸无能!这样的汉室不推翻他,难道还要让他继续祸害天下吗?你沮授到底是按得什么心?想要做那霍乱天下的千古罪人吗?我耿苞把话放在这里,能救天下者,唯主公尔!我耿苞耻与尔等忘恩负义,置天下百姓于不顾的蠢货为伍!哼!”

耿苞背对袁绍,直面袁绍麾下的众文武,道:“还有你们这些人,你们不说话,难道也是要像沮授、田丰一样做那无情无义的罪人吗?难道你们不想跟着主公创下不世之功吗?”

耿苞的话很有煽动性,当即就有一小部分文武跪下对袁绍进行劝进。其中就包括了袁绍最为倚重的猛将颜良、文丑。有了他们的支持,耿苞的小命算是有了保存的很大可能。

支持田丰、沮授的人,或者中立的人,此时也呼啦啦的跪了一地。要想袁绍同意自己的想法,不得表现一番嘛。至于中立的人,本就是因为胆小,不敢有任何想法。其他人都跪了,他们自然就不敢站着。

沮授被耿苞说的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是忠于汉室而已,不想看到有人做出界越的事情来。他就没有去分析过汉室该不该亡。田丰也是一样,只不过,他比沮授要好些,他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喊打喊杀。在多年前,他就已经看清楚了这个天下的未来走势,汉室是亡定了。只不过因为廌国的搅局,让刘协重获生机。这使得田丰对汉室重新燃起了希望,也唤起了他的忠心。

望着跪了一地的文武,袁绍终于被迫结束了自己的思考。

袁绍道:“诸位快快请起,无论你们是怎样的想法,都有道理,容我再做思量。我想问你们的是,其他势力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沮授,你来说说。”

沮授没有发现袁绍没有叫他的字,而是直呼其名。他没有多想,回答主公的问题是做臣子的本职工作。

沮授道:“歼灭袁术乃是大义所归,相信各方势力都会声讨会出兵的。”

袁绍点点头道:“嗯,有道理。子义觉得呢?”子义是田丰的字。

田丰道:“臣下不知,但与袁术接壤的几大势力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袁绍点头。

这时,郭图眼珠子一转,主动上前道:“主公,我军与公孙瓒战事不断,不若遣人怂恿公孙瓒称帝,使其麾下人心分散,我军必可顺势灭之。”

袁绍道:“此计甚妙,不知谁可前往?”

耿苞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果断道:“主公,公与言称帝危害甚多,可见对此最为了解。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则此功非公与不可得。就说沮授是得罪了臣下,被臣下设计陷害,命将不保,只能出逃,投靠公孙瓒,以图报复。料那公孙瓒馋于公与的才德之名,必然会欣然接纳。”公与是沮授的字。

袁绍略微思索一番就果断同意。袁绍下令道:“好,此计甚好。就辛苦公与了!你的家人我会秘密的保护起来。对外就称公与叛逃出冀州,家人被仇家报复,一把火全都葬身火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