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基本信息:

范晔生于398年,卒于445年。字蔚宗,顺阳人。是南朝宋的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家庭背景:

出身士族家庭,是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但因是妾生庶子,地位不高。后过继给伯父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仕途经历:

早期出仕: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后迁秘书丞。因父丧离职,服丧期满任檀道济司马等职。

被贬着史:元嘉九年,因在刘义康母亲葬礼上失礼被贬为宣城太守。在此期间开始编纂《后汉书》。

后期任职:元嘉十七年,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等职。

因罪被诛:元嘉二十二年,因参与孔熙先、刘义康的政变阴谋,事败被处斩。

着史成就:

其《后汉书》记事涵盖东汉196年历史。体例上有创新,如添置《皇后纪》,增加《党锢》等七个类传。结构严谨,编排有序,文辞优美,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个人才能与性格:

范晔博涉经史,善为文章。通晓音律,精通书法,会创作新曲。但为人孤傲疏狂,不肯曲意逢迎。还曾作《和香方》讥讽同僚。

作品流传:

除《后汉书》外,其作品尚有集十五传,《和香方》一卷等。但多已佚失,现存仅有《后汉书》、《双鹤诗序》、《乐游应诏诗》。

后汉书介绍:

1. 基本信息《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记载公元23年至220年间东汉历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2. 成书过程:

以《东观汉记》为主要史料依据,吸取魏晋以来各家着《后汉书》的精华撰写。原计划规模与《汉书》等同,因谋反入狱,计划未完整实现。南朝梁时,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补入,北宋时两书合刻为一部。

3. 内容构成:

本纪:前九卷是东汉诸帝纪,最后一篇是《皇后纪》,集中保存皇后和外戚史料。

列传:除个别外大多采用合传形式,新增《党锢》《宦者》《文苑》《独行》《逸民》《方术》《列女》7种新类传。

志:包括《律历志》《礼仪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是研究秦汉历史地理和官制沿革的重要依据。

4. 主要特色。

体例创新。创立若干类传,使用“类叙法”,立传行文中也采用以类记人方法,增加叙事容量。

史料丰富。改变只为帝王将相立家谱的风气,为后人了解东汉各方面提供翔实史料。

观点鲜明。用正统儒家思想记叙历史事件、评判人物,褒贬明显,爱憎分明。

文学价值高。设立《文苑列传》,体现自觉的文学理念和严谨规范的着录作品体例。书中诸多篇章被收入《文选》,被各种散文选本编录和称赞。

5. 版本流传。隋唐以前是抄本,卷数纷杂。宋以后有二十余种刻本,南北朝时有刘昭、萧方、吴均、刘芳等多人作注。

《双鹤诗序》乃南朝宋范晔所创作。其文曰:“客有寄余双鹄者,其一扬翰皎洁,响逸九皋,其一翅折志衰,自视缺然。”此序描绘出一幅生动画面:有宾客赠予范晔两只鹄鸟。其中一只,羽翼洁白光亮,当它振翅高飞、引吭长鸣之际,那清亮的鹤唳之声传至遥远的水泽边际,尽显其身姿矫健、意气风发之态。而另一只,却因翅羽折损,无法翱翔天际,其神情姿态中满是意志消沉与自惭形秽。范晔见此情形,不禁心生慨叹,遂萌生出创作之念,以诗来表达内心的触动与对这双鹤不同境遇的感怀,借双鹤的鲜明对比,或也映射出世间万象中不同命运与心境的交织与碰撞,使读者透过这简短序文,得以一窥范晔当时细腻且深邃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命形态多元性的敏锐洞察与思考。

范晔《乐游应诏诗》全文如下: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

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

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

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

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

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

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

探已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意思是繁荣昌盛归于朝廷,而寂静空灵则存在于山川之中。此联通过对比朝阙的崇盛与川岑的虚寂,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暗示出诗人对官场与自然的不同感受。

“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 山梁上的野鸡飞走符合孔子的仁爱之心,而居住在华丽宫殿中的君主却未必有尧那样的圣明之心。这里运用典故,以“山梁”“黄屋”等词,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品德及政治清明的思考与期望。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皇帝的车驾不时前来,皇家的园林也沐浴在皇帝的光辉之下。此联描绘了皇帝出游的场景,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参与此次应诏游宴的情景。

“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流动的云彩仿佛是皇帝出行的车盖,早晨的微风传来皇帝车驾的銮铃之声。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出游时的宏大场景和庄重气氛。

“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 广阔的平原和茂密的草丛确实非常茂盛,亭台和山涧也都深邃而幽静。此联描绘了乐游苑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出景色的优美和环境的清幽。

“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沿着水边攀登,植被茂密,顺着山势而上,道路崎岖。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乐游苑中的游览过程,通过对攀登过程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探索。

“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尽头,但游览的兴致却无法在近处找到。此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

“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探已谢丹黻,感事怀长林”,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很多学问和道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渐衰退,于是想要辞去官职,归隐山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和香方是指将多种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调配组合的配方,以下是相关介绍:

起源与发展

和香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逐步形成完整制作体系,南朝宋范晔所着《和香方》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和香的着作。魏晋南北朝时,和香发展迅速,文人按志趣调配香料。到了唐宋,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盛,大量香料输入,和香技艺不断精进完善,相关着作也大量涌现.

香料选择

和香方中的香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沉香、檀香、麝香、龙脑、乳香、丁香、藿香、苏合香等。这些香料各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如沉香香气醇厚,有行气止痛等功效;檀香则能行气温中,开胃止痛.

配伍原则

和香方的配伍遵循“君臣佐使”原则,以一种或几种香料为主料,起主要功效和定香作用,为“君”;辅助君料加强功效或增添香气的香料为“臣”;调和诸香、平衡药性的为“佐”;使香料融合、气味散发更好的为“使”.

炮制方法

炮制香料的方法多样,包括晾晒、烘焙、研磨、浸泡、蒸馏等,其目的在于去除杂质、改变香料的药性和香气,使其更契合和香方的要求。比如檀香通过烘焙可使其香气更加醇厚持久.

经典和香方举例:

二苏旧局:以沉香、檀香为主料,配以乳香、琥珀、茉莉花、代代花等,香气馥郁,有安神助眠之效。

雪中春信:主要由沉香、白檀、丁香、龙脑等制成,香气清幽冷冽,又蕴含一丝温暖,给人如在雪中闻得春之信息的美妙感受。

鹅梨帐中香:用沉香、檀香与鹅梨一起蒸制,使香料融入梨汁的清甜,香气柔和甜美,有舒缓情绪、助眠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