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严世蕃再次进入状态悠然自得听曲。

李元芳毫无声响的出现在他身后,伸出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不容易进入状态又再次被人打搅,严世蕃怒不可遏的站起身道:

“哪个狗日的……”

话还没说完,映入他眼帘的是李元芳那张冷峻的脸庞,严世蕃立马变成了了一副宛如好似见到鬼的表情:

“你你…你…李……”

李元芳闻言,眉间一皱道:“你什么你?跟我来。”

说罢,李元芳转身离去,见严世蕃还在原地一动不动,李元芳不耐道:

“还不跟着?”

被惊呆的严世蕃瞬间回过神,急忙点头道:“啊,这就来……”

接着严世蕃让他的两名侍从在原地等待,他跟着李元芳上了二楼雅间。

“李将军…李将军慢行,李将军怎会在这江陵城里?”严世蕃跟在李元芳身后,提溜着衣袖疑惑道。

站在雅间门口,李元芳淡淡回复道:

“陛下在里面,他要见你。”

严世蕃大惊道:“陛下?他也来江陵了?”

李元芳点点头,示意严世蕃快点进去。

严世蕃稍整衣冠,而后推门而入。

果然,刘禅端坐在屋内,笑吟吟的看着他。

见此,严世蕃双腿一软,连忙跪地道:

“严世蕃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身处吴国境内,不必多礼。”

“谢陛下…”

礼毕后,刘禅先开口调笑道:“可以啊,严世蕃,朕现在应该叫你严侯爷,还是叫你严刺史呢?”

严世蕃额上冷汗直冒,赶忙谄媚道:“陛下圣明,严世蕃在东吴不论何种身份,皆一心为陛下效命,臣有此身份,全仰陛下赐予臣的宝物,非臣之能也。”

刘禅轻笑一声:“哦?是吗?朕看你在此处听曲作乐,好不快活,倒是惬意得很呐…”

严世蕃身子一震,忙不迭地解释道:“这…陛下,臣只是偶尔消遣之……实则时刻心系陛下与大汉。”

刘禅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目光悠悠望向窗外繁华的江陵街景道:

“朕且问你,如今你即为荆州刺史,这荆州的各方势力,以及兵力部署,你可都摸透了?”

严世蕃擦了擦额头的汗,定了定神,回道:

“陛下,臣到任后,不敢懈怠,荆州之地,如今最大的官乃是荆州牧陆逊,然而陆逊却时常不在荆州,荆州的军政大权基本都在左将军诸葛瑾手上。”

刘禅微微颔首,又问道:“孙权封你为荆州刺史,难道荆州的军政之权一点也没有让你掌握么?”

严世蕃无奈苦笑一声,随即拱手道:“陛下,臣在江东毫无根基,此前依靠陛下赐予的二物才勉强入了孙权的眼,孙权又违背规则封我为荆州刺史,虽只赐予我监察之权,但这已经惹的江东众多世家很不满了,若再让臣瓜分军政权,怕是那孙权也顶不住来自世家的压力。”

刘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在这个时代哪怕他和孙权这样的一国之君行事也不能为所欲为,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考虑世家的态度。

昔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作为后世戏称封建制下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在执政期间进行一系列远超时代所能接受的改革,致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新朝之败,虽有诸多缘由,然其未能妥善处置与世家之关系,致使根基动摇,亦是关键。

这也是刘禅至今不敢废察举制实行科举制的原因。

刘禅其实跟孙权比之还算好了,他大多时候还是能在政令上畅通的,其原因有三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政治手腕强硬,将诸多权力集中于大汉朝廷,且诸葛亮又与他一条心。

第二是蜀中世家门阀的能量远不如荆、徐、扬、豫这些地方强大。

第三也是这一年多来,刘禅率领汉军连战连捷,极大削弱了世家的影响力。

见刘禅不语,严世蕃又说道:

“陛下,昨日皖城那里传来消息,陆逊率领吴国大军,在皖城、石亭一线大败魏军,斩敌数万,曹丕狼狈逃窜,如今已经率众退回合肥。”

刘禅闻言微微一愣,他显然还并不知道这个消息,没想到曹丕败的如此之快。

不过对于这个消息,刘禅也并不意外,他早知道曹丕南征不可能建功。

历史上孙权和曹丕就是一对卧龙凤雏,两人相安无事时都好说,一旦有一方打起了另一方的主意,基本上先动心思的那一方都讨不到便宜。

而且孙权此次还是将主要兵力放在了东线,西线战场只放了三万五千人,曹丕哪有那么容易突破。

刘禅沉思片刻后又问道:“如今东吴荆州的兵力分布,你可了解?”

严世蕃赶忙擦了擦额头细密的汗珠,定了定神回道:“陛下,据臣这段时日多方打探,此时吴国主力皆在东线,宜都失守后,东吴在荆州的兵力大概还有近三万余人。”

“可知这三万多人是如何分布的?”

严世蕃回答道:“禀陛下,首先是南郡有驻军一万人,分别安营于江陵、公安俩城,东边江夏郡有驻军八千人左右,而荆南的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总计有驻军一万余人,皆归各郡太守掌握。”

刘禅微微颔首,目光深沉,其实对荆州如今的兵力部署,他也有诸多了解,如此提问,其实是有意试探一下严世蕃。

严世蕃的回答令他很满意,看来这家伙没有迷失本心,心里还是向着大汉的。

严世蕃又接着言道:

“除此之外,还有武昌都督吕岱领兵一万驻扎于武昌,负责东西战场的机动,如今陛下收复宜都郡,兵威南郡,诸葛瑾前日已写信差人送往武昌,让吕岱率兵前来南郡支援,想必援军这几日间便会赶到。”

闻言,刘禅倒没太过惊讶,曹丕兵败以后,孙权东线压力缓解,自然会将主力大军调往西线,更何况如今宜都已失,孙权若得知消息后定然更加紧张,派兵增援南郡并不奇怪。

刘禅想了想,又说道:“对于诸葛瑾此人,你了解多少?”

严世蕃思考片刻,深吸一口气道:

“陛下,臣才来荆州不久,对于诸葛瑾并不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孙权对他极度信任。”

“哦?何以见得?”刘禅发问。

“此前,孙权指派诸葛瑾镇守南郡之时,东吴朝堂上有不少人告诸葛瑾的刁状,说诸葛瑾乃是丞相诸葛亮的兄长,若是我军突破夷道防线后,诸葛瑾有可能会直接献城投降。”

闻言,刘禅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竟有此事?那最后如何了?”

刘禅对此事非常看重,因为诸葛瑾这个人太重要,如若诸葛瑾能投诚于他,整个荆州他不需花费多大力气即可拿下。

严世蕃微微皱眉,然后回答道:

“臣听说这事最后闹的挺大的,连前线的陆逊都惊动了,陆逊书信一封写给孙权,陆逊表示他是相信诸葛瑾的,但议论之声过大,恐三人成虎之事发生,所以陆逊让孙权站出来为诸葛瑾说说话,将这事定个调。”

“后来呢?”刘禅微微凝眉。

“后来孙权当着臣的面回信陆逊,让陆逊勿为此事忧心,孙权说:朕和子瑜,恩如骨肉,朕与子瑜相识多年,朕完全了解子瑜,子瑜者,非道不行,非义不言……”

“接着,第二日朝会上,孙权和群臣说了这么一个故事,他说当年诸葛亮出使东吴的时候,孙权想将丞相拉拢过来,孙权说弟弟跟着兄长一同效力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子瑜在江东效力,孔明也应该到江东来,只要孔明先生愿意,孙权便写封信找刘玄德要人即可……”

“诸葛瑾听到孙权的话后,回答孙权道:舍弟已经决定效忠刘玄德,今已无法改变,就像我诸葛瑾,此生只愿意效忠主公,绝不会投奔刘玄德一样。”

“这个故事讲完以后,东吴朝堂之上再也没有针对诸葛瑾的声音出现。”

闻言,刘禅有些失望。

看来拉拢诸葛瑾此人的希望颇为渺茫,原本刘禅还想着大汉如今的本钱并不是以往能比的,以如今的态势拉拢诸葛瑾为己效力或有一线希望。

然孙权能统领江东那么多年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并不是后世之人所普遍认为的草包孙十万。

起码观其行事,在拉拢人心方面,孙权就做到了满分。

随即,刘禅也不再纠结,无论诸葛瑾愿不愿投诚于他,荆州他都势在必得。

于是,刘禅露出一抹赞赏之色,看向严世蕃道:

“做的不错,继续努力,将来大汉一统江山以后,朕封你做侯爷,正儿八经的大汉侯爷。”

严世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当即跪地谢恩:“陛下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赴汤蹈火,绝不懈怠半分。”

刘禅这个承诺对严世蕃太重要了,在严世蕃的固有观念里,汉天子亲封的爵位可不是割据政权的爵位所能比的。

关羽一生都以曹操为他请来的汉寿亭侯为荣,无论曹操使用什么手段,但这个汉寿亭侯却是实实在在汉天子亲封的,关羽也视此身份最贵。

刘禅站起身道:“朕这些日子都会在南郡,你若有任何新的消息皆可直接告知于朕。”

严世蕃立马点头,又问道:“臣若有消息,该如何寻找陛下?”

“联系城中的探子,探子自会前往联络点告知朕。”

江陵做为荆州的大城,城中自然是有不少大汉安排进来的探子,为己方探查情报,他们这些人平时混迹扎根在各行各业,甚至居于荆州官场。

严世蕃做为大汉派遣至东吴的间臣,自有探子负责与他对接,当然也会有探子在暗中监视着他的行为。

临走前,刘禅又笑着拍了拍严世蕃肩膀道:

“好好干,务必将吴国的战略安排,一举一动,都告知朕,你往后就是朕的严厅长。”

刘禅走后,留下严世蕃一人在屋内愣神……

陛下刚说啥了,厅长?陛下又新设官职了?

不知这厅长含权量多少,和刺史比起来如何。

严世蕃不断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