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方腊一声令下,十八万义军在石宝、厉天闰、司行方、王寅、邓元觉、庞万春等大将的率领下,如潮水般向着朝廷大军的方向疾驰而去。一时间,马蹄翻飞,尘土蔽日。
当义军快要接近朝廷大军时,忽然,“轰隆隆”的巨响声传来,众人只觉脚下大地剧烈颤抖。
他们抬眸望去,只见前方出现一道赤色洪流,原来是朝廷的邱岳率领着名捧日军骑兵精锐杀到。
捧日军都指挥使邱岳望着前方的方腊义军,大喝一声:“诸位将士,随我杀敌立功!”身后身披山纹铠、手持长刀的将士纷纷响应。
在邱岳的带领下,两万多名捧日军如同一团燃烧的烈火,直冲向方腊的义军。
方腊一方麾下众多大将看到朝廷骑兵,也大喝着指挥义军冲向朝廷士兵。
然而,他们刚与朝廷的捧日军接触,瞬间就被撞得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虽说方腊的义军人数众多,可他们终究是几个月内聚集起来的平民百姓,而且装备低劣,又怎能与捧日军这种大宋的朝廷精锐骑兵相抗衡?
两军只不过交战片刻,义军就被杀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王寅、邓元觉、庞万春等武艺高强的将领拼死抵抗,恐怕早就呈现溃败之态了。
方腊见朝廷士兵攻势凶猛,己方义军伤亡甚重,他顾不上自身安危,率领摩尼教的精锐教众投身战场。
战场上的起义军见自家圣公亲自上阵,士气愈发高涨,全然不顾生死,奋不顾身地杀向捧日军,邱岳及捧日军将士顿时压力大增。
“杀!杀!杀!”正在此时,捧日军两翼,焦龙、周昂两人率领着虎翼军和天武军从两侧杀出。
面对虎翼军和天武军这般身着人字铠、手持长枪且装备精良的朝廷部队,起义军尽管作战英勇,然而装备上的差距始终难以弥补,死伤惨重。
此刻朝廷大军和方腊义军双方总计 20 多万的士兵在这片平原上激烈厮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双方众多的将士丢掉性命。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两方渐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置身战场的方腊,望着自己周围皆是麾下义军的尸体,脸色已没有了之前的自信,神情满是凝重。
他看向那些人数虽少却装备精良的朝廷士兵,每次基本上都需要己方两三个义军的性命才能将其杀死。虽说己方义军人数众多,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战场之上,王寅此时心急如焚,目光扫过不断倒下的义军将士,心中焦急,作为方腊麾下文武双全的大将,他深知,再这样下去,己方局势将岌岌可危,他果断带着身边亲卫,在混乱的战场中左冲右突,终于找到了方腊。
望着方腊,王寅急切道:“圣公,朝廷士兵攻势凌厉,来势汹汹。我军虽在人数上占优,但眼下伤亡惨重,如此硬拼绝非良策。依末将之见,不如暂且撤退,保存实力,再从长计议,另寻破敌之法 。”
方腊此时其实心底已然萌生出撤退的念头,只是一时还在犹豫。他听到王寅这番话,当即点头应道:“王兄,那就劳烦你去通知其他兄弟,让大家边战边退,咱们先撤回润州城再做计较。”
王寅领命后迅速离去传达命令。石宝、邓元觉、司行方、厉天闰、庞万春,接到撤退指令的那一刻,心中都不禁微微松了口气。
他们几人个个武艺高强,寻常的朝廷士兵确实难以伤到他们分毫。然而,眼睁睁看着己方义军兄弟接连倒下,他们心中亦是悲痛万分 。
不过此时战场之上两方士兵早已混战成一团,局势乱作一锅粥,方腊的义军想要撤退谈何容易,刚一撤便被朝廷大军死死咬住。
最后还是在石宝、邓元觉、王寅等大将的带领下,士兵们结成队列,边拼杀边抵挡,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后,才终于让朝廷军队的攻势出现了一丝松动,紧接着,义军才能向着润州城的方向且战且退。
朝廷大军一方,高俅看到方腊的义军开始往后撤,顿时面露喜色。
他没有丝毫犹豫,即刻将自己的亲卫以及身旁由心腹李虞侯率领着负责保护他的一万大军全部投入战场,妄图趁着义军撤退时的混乱局面,一举将其彻底击溃。
然而,高俅严重低估了方腊麾下大将的战斗力。虽说义军士兵整体素质或许比不上朝廷将士,但他们的领兵大将武力值却远在朝廷将领之上。
面对攻势愈发凶猛的朝廷将士,石宝、厉天闰、邓元觉、司行方、庞万春、王寅等大将迅速做出反应,各自锁定朝廷禁军将领,而后亲率亲卫对其展开凌厉的斩杀 。他们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一时间,朝廷军队的阵脚被搅得大乱。
但人力毕竟有限,仅仅依靠他们这几个大将,实在难以抗衡如此众多的朝廷将士。
在石宝等人成功击杀了部分朝廷将校后,焦龙、周昂、邱岳三位朝廷大将迅速做出反应,整合军队,组成严密军阵,稳步向前推进,不给石宝、王寅、邓元觉等人丝毫机会,让他们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冲入阵中斩杀己方将校。
石宝等人无奈之下,也只能率领着义军边战边退。此时,他们也不敢再主动冲杀宋军将领,待义军已经与朝廷军队拉开一段距离后,便各自带着亲卫,向后撤去。
可朝廷一方岂会轻易放过义军,他们紧追不舍,双方一路厮杀,一直来到了润州城下。直至方腊的义军狼狈撤入润州城内,并迅速关上城门,朝廷军队这才停止了追击。
“哈哈哈哈,那些暴民果然是一帮乌合之众!待将士们稍作休整之后,我等便一举攻克润州城,歼灭贼首方腊!”此时,在江宁府的朝廷军营之中,高俅神色激动,满脸兴奋地说道。
此次两军交锋,朝廷一方堪称大胜。高俅亲率麾下十万大军投入激战,战死一万余人。
相较之下,方腊的义军伤亡却极其惨重。原本浩浩荡荡十八万之众的义军,此刻灰头土脸撤回润州城内的仅剩下十余万人。
从战场到润州城的沿途,起义军士兵的尸首横七竖八地散落着,鲜血汩汩流淌,将大片土地都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
润州城内,方腊面色沉重地看着麾下的石宝、邓元觉、王寅、厉天闰、司行方、庞万春等将领。
他长叹一口气,满脸哀伤地说道:“诸位兄弟,今日与朝廷一战,我军惨遭溃败,这全是我指挥不当造成的,我实在有愧于那些逝去的兄弟们啊!”说完,方腊神情黯淡,眼中尽是自责和悲痛。
“圣公,此次作战失利,我等也都有错,是我等太过轻视敌军了。”麾下石宝等人纷纷拱手抱拳说道。
此时,王寅瞧着众人萎靡的士气,抱拳开口劝说道:“圣公、诸位兄弟,当下最为关键的是怎样抵御朝廷士兵的进攻,如今硬拼肯定行不通,咱们必须另觅良策,凭借智谋取胜。”
方腊闻言神情一振,说道:“王兄,不知你是否有良策?”
他们几人都清楚王寅是众人当中智谋和才略最为出众的。既然他这般讲,想必早就有了应对之法。
王寅闻言,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圣公,经过此次我军与朝廷军队的交战,属下发现,我军虽装备逊于朝廷将士,但众位兄弟的武艺却远在那些朝廷将领之上。”
“属下认为,待到下次两军交战时,希望圣公能召集我摩尼教中武艺高强的兄弟,组成一支精锐队伍,带领精锐士兵,专门击杀朝廷军队里的将校,尤其是此次朝廷的统帅高俅,听闻他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只要有兄弟能够接近高俅,他必定会率兵败退,届时朝廷军队定会阵脚大乱,我等便能趁势追击,一举扭转战局。”
方腊及麾下的几位大将听闻此言,也轻轻点了点头。
在此次交战之后,他们都已察觉到朝廷大军的将校颇为贪生怕死,而且只要缺少将校的指挥,朝廷士兵便会阵脚大乱。
王寅见方腊与几位领兵大将都点头表示认同,便接着说道:“如今润州城内咱们还剩十余万兄弟,可朝廷一方损失不大。所以还请圣公立刻传信到杭州,让方杰将军带领杭州城内剩下的军队赶来。此战必须一举击垮朝廷大军,否则今后我们即使各州还有义军,也会被朝廷剿灭。”
听到王寅这番话,方腊不禁赞道:“王兄果然不愧是我等之中最精通兵法之人,就依你所言。”
随即,他对着身旁的亲卫下令:“来人,即刻传令给杭州的方杰将军,命他率领剩余的5万大军,火速赶来润州城支援 。”
亲卫闻言,抱拳领命,转身出了润州城,策马向杭州方向行去。
江宁城内,高俅满脸得意之色,正伏在案前为宋徽宗赵佶撰写捷报,此次歼灭叛军 8 万,然而他大笔一挥,丝毫不觉羞愧地将其夸大成剿灭叛军十万人。
不仅这般,高俅还在捷报里信誓旦旦地宣称,用不了多久便能把贼首方腊及其党羽全部捉拿,让江南重新恢复安宁,整篇捷报字里行间尽是邀功请赏的意味。
写完奏报,高俅招来亲卫,命他快马加鞭将其送往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