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年代的世界杯电视转播权是握在英国的两家公司手里面,报道费、线路费都比较贵。

正是因为如此贵的转播费,中央电视台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的转播,就是采用和亚广联的10个国家地区分摊费用的方式,一共录播了22场比赛,直播了最后一场比赛。

当时的转播是在香江进行的。

解说员就是那位宋老师,在香江的酒店里对电视画面进行解说以后,第2天上午把录像带通过民航飞机送到京城,然后第2天晚上就可以播出了。

在饭桌上,老爹听了有足球赛,挺高兴。

老爹看来还是个足球迷。

老娘和老婆也比较好奇。

比赛的录播,是在新闻联播后开始的。

当看到上半场意大利队打进一个球的时候,老婆和老娘这娘俩儿还挺兴奋,但慢慢的,比赛一直不进球,这娘俩也就没兴趣了。

老爹倒是一直看的津津有味儿的。

下半场巴西队连进两球,这就是这场比赛的结果了。

季宇宁知道这个时候华夏的电视机大约也就200多万台。前世在明年的春节的时候有一个统计,华夏电视机的拥有量是350万台。

所以这个时候在自己家里观看了阿根廷世界杯比赛的人是很少的,前世他听说那位解说员黄建详就是当时在家里面看的世界杯的录播。

6月26日,周一。

季宇宁上午来到学校,上午系里和班里开了这学期最后一个会。

季宇宁也看到了自己期末考试的成绩,感觉还不错。

开完会,宣布放假,季宇宁也没在学校吃饭。

散会之后,他立马就带着自己的一些东西以及从学校借的书骑车回家。

家里中午就朱琳一个人。

两个人吃完午饭,然后一起出门骑车去人艺。

朱琳下午要进行话剧的排练,季宇宁这个编剧也要头一次莅临排练现场。

路上,朱琳一边骑车,一边和身旁的季宇宁说着最近人艺的事儿。

“阿宁,现在人艺在复排传统的话剧。第1台就是朱琳阿姨和刁老师的那部蔡文姬。前一段售票的时候,排队买票的观众人山人海的,当场就把售票处那边的墙都给挤塌了。

我前一段去走排的时候,还看见那堵已经塌了的墙呢。”

从去年年底开始,人艺旧戏复排。

今年6月6日,第一台复排的话剧蔡文姬启动售票,规定每人最多买四张,但是观剧的人太过于踊跃,购票的人潮挤塌了当时首都剧场的南墙。

“还有,我这出话剧里面的俞爱娣,原来的那个演员走了,原本是想找正在排话剧雷雨里面演四凤的那个胡宗温老师来演,后来英叔这个导演说,胡大姐长得不漂亮,还是让小朱琳来演。

我看了他们彩排的雷雨,胡大姐都56岁了,还演小姑娘呢。我在台下,根本就看不出胡大姐的岁数。”

朱琳现在在人艺已经有一个外号了,叫小朱琳。

季宇宁觉得这个称呼不错。

“你们走排还要多长时间?”

“英叔说可能很快就要进入合成了,就是有音乐道具服装什么之类的了。

不过我们这出戏好像排的挺慢的。

现在人艺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排以前的那些传统名剧。”

到了首都剧场,季宇宁受到了话剧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剧组一众人等的热烈欢迎。

他这个编剧从对剧本的时候,就没有出现过,这是头一次来排练现场。

他在剧场里见到了夏导、英叔、于叔等人,这都是人艺有名的人物。

60岁的夏导,一见到季宇宁,就连夸他这出话剧写得好。

“夏导,这出话剧写了十幕,和去年的万水千山是一样的。

我总觉得场次还是有点多了。

其实我觉得最适合咱们人艺的话剧,就是茶馆那样的。

另外场次最好也是三幕的。”

“行啊,小季,以后你再给我们写一出三幕的戏。

咱们要求也不高,像茶馆这样的戏就行。”

这要求还不高。

这夏老爷子还挺幽默。其实人艺的所有人都比较幽默。

今天还是重点场次的走排,他和英叔坐在台下,英叔就是这出话剧的实际的导演,他负责来排这出话剧。

夏导也在旁边观看。

排练中,英叔这个导演经常喊停,并加以指点。

“停,韩善续,你演的赵一彪,那是一个将军,你不能露出来那种街边混混的意思。

来,小季,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你这个大编剧也说说。”

“韩老师,这个赵一彪啊,他是既有草莽人物的性格,啊,也有一些军人的气质。

在这出话剧里的几乎全部场次中,他每次出场都是在装。装上流社会的人物,装文明人,但是呢,又总是遮掩不住他自身的浅薄、粗野和贪婪。

我觉得您可以体会一下,比如说咱们全院人都喊您韩首长,你想想那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季宇宁的话,让台上台下都笑起来了。

这个时候的韩善旭才40岁出头,他是人艺第一届学员班培养出来的。

季宇宁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8年以后那出话剧天下第1楼里面的罗大头。

这才是他演的最出色的角色。

说实话,赵一彪这角色真有点儿不太适合他。

说着话,他看见朱旭和林连坤也坐到了旁边。

这两位和他英叔年龄差不了多少,也几乎是同时进入人艺的。

所以,季宇宁也得喊这两位一声“叔”。

这个时候,这两位还没有出名,基本上都是演一些小配角。前世这两位真正的成名之作,是1980年他们首次挑大梁共同主演的话剧左邻右舍。

话剧左邻右舍的格局和老舍的茶馆相似,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其内容不是集中于一人一事,而是散射到一个生活面上。

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剧本。在塑造人物上有较大突破。而且这还是一部能够表现出对老舍先生师承关系的作品。

季宇宁前世看过这出话剧,三幕戏分别写的是76年、77年和78年这三年的国庆这个日子。

这时,他觉得自己下一出话剧的剧本也有了。

距离1978年的国庆也没几个月了。

前世这出戏的剧本是创作于1980年的年初。并在1980年8月20日进行公演,获得巨大成功。

这一世,他觉得这部话剧在78年的12月就可以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