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真是好吃极了

“老板,你的橘子怎么卖?”

男子摇下车窗问道。

现在市场上的橘子并不多。

早在摘橘子时,曹智民就仔细考虑过了,这种季节橘子特别稀少,就算普通的品种也要七八块钱一斤,而他的这批橘子品质更佳,……更何况还是江木教授的新研发品种。

稍微卖得贵点也不过分。

当然,要像那些进口的高级水果那样卖到80块钱一斤,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过。

毕竟培育过程中并没有花太多心思。

这些橘子从播种到结果,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期间也没喷药、施肥或特别照料。

完全是自然成长。

几乎没有任何额外成本。

考虑到所有因素后,曹智民报价道:“20块钱一斤。”

“什么?”

年轻人惊叫了起来,“这也太黑了吧。”

虽然他家境不错,但也绝不想被人坑。

即便是在超市买的好橘子,顶多也就10块左右一斤。

没想到路边摊上竟会有人敢开这个价。

这分明就是宰人啊。

小伙子正准备把窗户摇回去走人,可曹智民接下来的话让他愣住了:

“小哥,我这里的橘子可不是一般的货色,这是由江木教授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味道特别棒,不信你可以尝尝看。”

“嗯?”

江木教授的名字似乎有魔力似的,立刻吸引了年轻男子的兴趣。

副驾上的美丽女子之前懒洋洋地刷着手机,听到江木教授的名字也瞬间兴奋起来。

急忙追问:“你是说这些都是江木教授培育的新品种吗?”

“这几天新闻一直在报道这个事儿呢。

神农集团正式推出了这种新品橘子,你是不是也种了同样的种类呀?”

曹智民点头肯定地说:“对,正是那个。”

车里的小伙子听完顿时开心地说:

“如果是江木教授的科研成果,别说20块,哪怕卖200元我也愿意买!”

要知道,他还经常去神农集团官方直播平台上关注最新动态,看到过人们对这些橘子的热情追捧。

以前预售橘子皮时就有几十万人哄抢。

眼前有真正的整颗新鲜橘子,怎么可能错过?

别说是区区的20块一斤了。

说完小伙子便下了车,朝满载橘子的小货车走去。

“给我来十箱吧!”

他说。

曹智民提醒他,“小伙子,你后备厢怕是装不下这么多吧。”

那年轻人自信满满地说:“塞不下就放后排座位上去,总之我要把整个车都装满再走。”

“好的!”

曹智民笑着答应下来。

每一箱大约30斤,以普通小轿车的空间来说,至少可以容纳十五六箱。

这样一算他一下子就赚了近万块钱,心中暗自庆幸:真是太赚了!

年轻人迫不及待地剥了个尝鲜。

金黄色的外皮轻轻一撕,浓郁香气扑面而来。

当甜甜中带着微微酸味的汁液流入口腔那一刻,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美妙感受令他难以置信。

那种滋味简直令人回味无穷。

旁边的女士也被吸引过来品尝。

尝了一口后也是满脸惊喜地感叹:“真是好吃极了!”

小伙子一边继续享用这份美味,口中还不断发出赞叹声:“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橘子了!”

见到两人如此满意的反应,曹智民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老板,你这橘子真是太棒了!”年轻人真心地说,“现在我终于明白新闻上为什么会对这种新品种大做文章了,它确实有两把刷子!”

曹智民笑着点了点头:“那是当然的,江木教授的研究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时,年轻人心里满是感慨。

他原本只是路过来着,没想到却因为这种奇特的橘子得到了这样一次特别的经历。

他决定等回家后一定要让家人朋友都尝尝这个美味。

最初,年轻人只想买10筐橘子。

可橘子实在太好吃了。

他又追加了5筐。

直到车里再也装不下为止。

年轻人走后,曹智民笑得合不拢嘴。

单靠这笔交易,他就赚了一万多块钱。

马上给老伴打了电话:“快找人把旧的橘子树都砍掉,全部种上江木教授研发的新品种。

咱们越早种植就能越早卖出高价,一天都不能拖。”

……

老杨骑车从公路经过。

今天去县城买了些用于驱虫的橘子药水。

骑行途中,远远地发现有人居然在路边卖橘子。

“怎么回事?这时候怎么会有人卖橘子呢?”

早在两个月前,市场上就已经没见到新鲜橘子了。

即使是大棚里的也不多见。

除非是一些冷藏保存的技术产品。

但那些橘子一般供应超市,很少见于街边小摊上。

到底怎么回事?

老杨继续前行。

近了一些后,看清原来是隔壁村的老王在卖橘子。

“他怎么开始卖橘子了?”

老杨愈发疑惑起来。

停下车一看,只见曹智民摊前围了好几圈顾客争先恐后地抢购。

看了半天,简直惊呆了。

每斤20元的价格还能卖得这么好!

不到十分钟时间,满满一卡车几乎被扫空。

算了一下账,差不多能卖十万块左右吧。

“我的天,咋回事啊?”

他完全不想离开。

等到最后一箱售罄,迫不及待问起曹智民:“这到底是啥情况?这么贵还有人买……哎不对,你这些橘子哪来的啊?”

“哎呀……”

尽管彼此交情不错,涉及实际利益时,曹智民还是不愿说真话,支吾着说:“我在外地进了一批货,其实不怎么挣钱,进货成本就十五块左右,再算上损耗什么的,这一整车也就一千块利润而已。”

一听这话,老杨立刻反驳:“你当我三岁小孩吗?要是不赚钱会这么折腾?快说清楚到底啥来源?”

曹智民只得道:“已经告诉过你啦,信不信由你喽。”

老杨想了想:“那我直接去看你们果园吧。”

“别别……”

生怕被发现什么,曹智民急忙拉住对方。

若不让他说实话,以老杨的性格肯定不肯轻易放弃。

于是无奈解释道:“好吧好吧,但是你发誓不会跟其他人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