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一辈子都生活在内陆,海都没见过,更别提海上之事了,恐怕是您认错人了。”

老者慵懒答道。

“哪用得着如此谦虚呢?”

“小生在茶楼帮了这么多年工,看什么样的人也逃不过我的双眼。到底是什么背景?来自扶桑还是汉国?”

凌峰试探性地说。

“你说像哪里的就是哪里的。”

对方眯起眼睛。“我倒不像扶桑的。莫非是您是汉国来的?”

对方点了点头,“没错。去报告官府好了,或许还有奖励。”

听到这里,凌峰兴奋坐到对面,“先生可不要玩笑话。”

“为何要举报自己?”

“晚辈久闻汉国的美景、繁华令人向往已久。”

“若是有便利,老先生是否能给个指点迷津?”

“大洋广阔自由,想去自己去便是,为什么要劳驾别人?”

对方显然很无奈。 凌峰无奈笑了笑。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海洋广袤险恶。 无人带领,我很害怕不能活着回来。 老先生不如给我指个路。

对方面无表情地说,去找那海商啊,现成的引路人。

“可我看不出他会是我的靠山。而且现在海面已分成不同领地,各郡有自己的线路,东南诸郡跑南海及荆州、月氏,只有大型武装集团才具备远渡的能力,而我是普通人家出来的,想涉足贸易但始终不行。”

听了这话,老头差点没笑出来。明明知道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事,你还要来问别人帮忙,你以为谁都乐意带你吗?

凌峰继续纠缠。“您和我说了这么多已经是有缘之人。您不妨再告诉我多些事情。”

趁老者不注意,他迅速给对方添了一杯热茶。

年轻人有志向自然是好的,但如果自知之明更为重要。秦地里有种说法,在家经商、出门行匪,放到海外是一样的道理。海洋商人分为三类。

听罢连连点头,“请赐教,小生洗耳恭听。”

其一:是以地域或血缘为纽带的小集团;

其二:积累丰厚财富,拥有庞大商业和私人军队,形成一方霸主;

其三:半官方、半商界的合资机构,在国家授权下的大商家。 他们资金雄厚且有保护伞,在四海畅行无阻。而你什么都不符合就不必想着海贸生意了。

但是,年轻的心始终不死。

\"那老先生自己呢?您是哪一种呢?\"

老者摇了摇头:“我已经是个退休在家的老头子,跟你说过很多遍了。按汉地的说法就是退休。”

留下金币,微笑着下了楼,留下了满脸不甘的凌峰。

时代充满了探险和未知的机会、财富,这是属于华夏的大航海时

“前辈似乎不愿理会我们。”老学究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说道。

“不过明天他应该还会来。”年轻人插嘴说道。

“这位前辈好像在等待某个人,每天都在这里等候。”另一个人补充说。

“到时你可以和他聊聊,看看他到底是哪路人马。”

这个海商可不简单。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茶客无异,与周围人谈笑风生,一旦到了广袤的大海中,他的面貌可能就会完全变了。说不定,他连抢劫过往船只都不带眨眼的。

如果一个轻描淡写的话就能吓跑对方,那说明对方背后有着不小的背景。“先生,请留步!”一个清脆的声音叫住了正在转身的人。

“后生晚辈是赵家子孙,拜见您了。”话说刚出茶楼拐进小巷里,后面紧随着响起的一声召唤打断了项羽的离去。

瞬间,十多个训练有素的卫士从两边墙上翻了下来, 对准梁氏三人站成了一道严守线;另外三四十人的队伍也从两侧出现将他们团团围住。梁某只是微微一瞥,便认出了这些侍卫的身份——这是殷国护卫。显然,汉皇已经到达秦国了。

这消息如同一颗惊天炸雷般让梁士祁心海汹涌。但此刻他需要克制镇定,并未露出丝毫异样。

“晚辈赵氏家族出身。”对方平淡的一句让周围的戒备放松了下来。“项羽是谁?”他继续追问。“他是我族中的曾祖父。”梁士祁低着头恭敬回应,“当年我也在扶桑经商时见过圣驾风采。”他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自家身世背景。

“原来如此,故友之后呢。”对方点点头。“这次到代县有什么贵干?”问题接踵而至。没有一丝怀疑对方有恶意的样子。因为,在当今局势中刺杀一个已退位的老头子又何妨?

“我性格自由,喜欢游玩名山大川。”梁士祁继续说。“此行来到秦国安抚商务关系,途径代州之时忽然想起探访一下先辈旧日足迹。”

听完回答,那个老人淡淡地笑着:“看完了么,感想如何?”梁士祁思考一会儿答道:“世间变幻无穷,令人难以言表之奥妙所在。”对方则笑着打趣说:“你想表达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城为何出现了这样一个奇迹吧?”

为了表现谦恭的态度,项梁士祁将身子压得更低。“小人万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秦汉两国交流的门户便是扶桑,荆州商队也会涉及。”他继续说着心里话:如果当时项羽没怂恿扶苏去故楚地带……荆州本可以拥有更大的疆土、更多的繁荣和更强的实力。可惜历史不能重演,现在的处境令他们深为忧虑。最后汉武帝叮嘱:“早些离开秦国以避免麻烦。”随即挥了挥手示意送客。直到离现场几十丈远的时候,冷风吹过才让他感觉到刚才所面临的危险性。“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拜访。”

或许汉朝 回来必定事出有因。“是什么原因驱使他重新踏入秦国土地上?难道是要重启与秦国的盟约?”项羽思索道,最终他加快脚步返回寓所,并下定决心立刻返航。

---

春日暖阳透过薄云,温柔而和煦,洒遍整个县城的大街小巷。像往常那样进入茶社微笑着点头打招呼,随后迈着从容的步伐走上二楼。

“您来了!真的如约前来。”迎面一位长者带着青年急匆匆地走上来。

“您好啊!这是邱姓少年和他的叔叔邱均,曾做过这里的文书小吏”。

看着对面的两个人,轻读了一遍他们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着年长者直待其局促不安时才收回眼神:“我记得赵家以前在这个位置上有过酱醋店对不对?”

赵君惊讶不已:“您怎么会知道?\"

摸着手中的长须微笑,却并未解释。“你是家中的老四吗?三位兄弟还好吗?”

往事涌上心头,多年前这条街道外的情景历历在目。赵钧父子曾经参与了一场争斗...结果以惨败告终,使得这家店铺从此蒙羞多年。现在终于看到了他们家族的进步!

寒暄中,介绍自己姓雷,称要与故交相逢并很快就会离去。赵公在官场呆了很多年,并没有听说过雷门的存在,但是从对方详述家中长辈的情况,确信这个人应该是来自本城。那么到底会是什么重要人物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此处?雷

“陈前辈,您的旧友大约与您年岁相近。”

“不知见了旧友之后,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刘远为人直爽,婉转地试探着陈先生的情况。

“嗯……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打算。”

“随便走走吧。”

“天地广阔,海洋无垠,活了一辈子总得去看看。”

“年轻的时候,我和他曾在欧罗巴的小城约定,在街头喝茶品酒。”

“如今白发苍苍,如果不去就来不及了。”

“陈某岂能辜负友人期望?”

刘远瞪大了眼睛:“前辈,您说的欧罗巴……是西方那片陆地上的欧罗巴吗?”

陈老微微点头:“不错,世间独此一家。”

刘远倒吸一口冷气:“那是在何时呢?那时候您就知欧罗巴?”

陈老淡淡的笑道:“我与故交在京城相遇之时,京城的老百姓闲聊天下之事,欧罗巴之名便时常出现在讨论中。”

“当年我们两人也和你现在一般年纪,每每向往海外的世界。”

“一句戏言定下了这个约定,然而多年来一直没有成行。”

张华与刘远对视一眼。

竟然是这样?

“陈前辈,你真打算和故友出海前往欧罗巴?”张华有些怀疑地问。

陈老郑重地点点头,继而又犹豫了一下,“虽然不是必须去一趟,但我们都老了,不知道他还安在。这约定还是要实现。”

刘远忍不住激动起来,“老前辈,实现二位的约定恐怕不易。”

“大海上风浪汹涌,海盗横行。”

“要首先找到一艘坚固可靠的船只才行……”

陈老打断他的话:“我自有船。”

刘远愕然:“您说的是那种能经受巨浪与海贼的战船吗?”

陈老想了想,“当然是这样的船了。”

……

刘远顿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

张华心中起疑,重新考量起陈老的身份。

他说自己出自某个城镇,游历过京城,这些无可置疑。

但他拥有一艘坚固且可以抵抗盗贼侵袭的大船——未免太让人难以置信!除非这船能达到当今最强舰队的实力!

难不成您的是铁甲舰?

“既老前辈有实力与背景,祝你一帆风顺,完成年轻时候的梦想。”刘远仔细观察着陈老的表情,他面上波澜不惊。

“感谢厚爱。”他拱手表示谢意,继续怡然自得地饮茶。

张华提醒道:“前辈最近报纸看过没有?”

“当今陛下雄心万丈,想建一番伟业。”

“这一去可能短则一两年,多则数年,恐怕海事也不太平。”

刘远叹了口气:“传言中汉国的新式战列舰尚未建成投入使用,秦的铁甲战列舰却已在各大洋如雷贯耳,未逢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