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300章 关键之战:长沙守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关键之战:长沙守卫

另一边,东吴营帐里甘宁分析完近日多次失利的原因,做出了精要判断:

\"长沙新城旧城共有四处大门与中间连接小巷,我们一直分散力量攻击各个方位导致难以突破关键点。如果集中优势兵力,专攻其中一处,则能够更快实现破城的目标。\"

他特别指出了这条窄巷的重要性,这里连接新旧两城间的狭窄路径,是攻城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举措。按照指示,三位将军分别承担正攻与佯攻任务,并秘密派兵沿着辅道寻找弱点。

深夜来临,风势加剧使一些火把熄灭。利用这点,吴军悄悄搭建起云梯从这条未设防的小巷登上城墙。此时正值激烈战斗之际,城上守军无法立刻反应过来。吴军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并向城内部发起猛烈冲击。

正当危急时刻,负责指挥的赵玄等人赶到现场。看到敌人几乎快要得手控制城门开关,所有人都显得异常焦灼。“孙伯道……”一位文官张着嗓子喊道,“情势紧急之下你还这般沉稳自如?怎么应对这样的危机呢?你就给句话吧。”

连日来的坚守使得孙明成为士卒心中的精神支柱,大家焦急地等待他的回答。孙明露出轻松微笑并作出明确回应。

“甘宁改变了战术,这次打算全力进攻外城……就让他们拿下好了,我们要将重点转移至内城墙防守”。

这种看似退缩但实际上是战略调整的决策起初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安,然而当听清楚具体原因时才理解了他的意图。孙明冷静地分析,想要攻占此城绝非易事,而且他们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四次。“让我们退入二墙之内重整旗鼓”。他说。

就这样,在关键时刻展现了领导者应有的智慧与决断力。

孙明坚信,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东吴想要攻陷全城还需多番较量。通过巧妙运用城防结构特点,不断变换防线部署来牵制敌人,最终必将迎来胜利曙光。

说到这里,李辉的目光忽然变得冷峻起来。他指向远处正在激烈战斗的城楼:“传令全军,将铁索和绞盘交给对方,所有人立即撤离……”

“真的要撤退吗?”

这次问话的是王强。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困惑。

的确,两千余人坚守四座城门两天,并击退东吴四次攻城已经是奇迹般的壮举。

当大家都在期待李辉能够继续挡住东吴第五次进攻时,他却选择后退……

“呵呵……”

李辉一边撤离,一边笑着回答:“刚才我说过,吕蒙若想拿下长沙城,至少需要四次胜利,但我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四次,他同样不可能每次都做对。我认为他的下一步就会葬送大部分东吴将士!”

李辉的话语中带着绝对的自信,仿佛每一次东吴的进攻都已经陷入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一系列行动让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

面对这波汹涌来袭的五万东吴军队,长沙城内的防御力量终于暂时撤退到了内城甬道,结束了一个阶段的战斗。

作为首位登上城墙的将领丁浩站在城头上,接受了士兵们的欢呼庆祝。

然而这股兴奋的情绪很快烟消云散,东吴兵士们突然意识到这座固若金汤的长沙城与众不同——

别的城池一旦攻克了城墙,接下来就是激烈的巷战。守军在巷战中的回旋余地较小,难以有效抵抗敌人的推进,但此刻,他们面临的是内外双重城墙结构。

也就是说,刚刚被攻克的仅仅是长沙的新外城而已,还要继续攻打新城内墙以及老城区的内、外墙……

他们的攻城进度才刚刚起步……

丁浩望着那坚固如铁的内城墙头及两墙之间的狭窄甬道——其中设置了一扇满布尖刺且已被锁上的石门。这些坚如磐石的石柱似乎在嘲笑:即便有人想以血的代价强行突破,那也只是痴人梦话罢了。

先前的得意情绪迅速从丁浩的表情中消失殆尽。

吕蒙随后带着超过一万东吴兵力也赶到了此处,当看到还有一道内墙横亘在眼前时,他的神色顿时和丁浩一模一样。

身旁的蒋武与张虎则分别提出见解:“我们既然能一次破城,就能再次实现突破。”

蒋武环顾四周,接着说,“都督,刚刚那些用于防守的大石头、箭矢、擂木、连弩等防御装置都还留在外城头上,对我们有很大帮助。这些利器可以重新利用,为何不能再次攻城呢?”

蒋武提及的重要一点便是连弩这种威力巨大的器械。它曾重创东吴士气,让人忌惮无比。

正因为其威力巨大,大家都熟悉它的特性,也知道如何加以运用,在进攻时也能成为利器,协助将士攀援上内城墙……

因此,即使有双重城墙又怎样?挡得住数万大军?

“都督,立刻下令搜索连弩,然后以之为工具,发起对内城的攻势吧。”

就在二人建言之际……

对面传来十余声合喊,

“你是东吴右都督吗?”

吕蒙与众士兵一起朝发出声音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一群信使站立在外城墙上,其中一位身披银白色盔甲的少年将军挺立中央并高声喝问。

随着这番话,所有东吴官兵警觉了起来。吕蒙却挥手示意大家放松下来,并独自走至城墙边缘。

“告诉他,我乃东吴右都督吕蒙,他是谁?”随着指令下达,东吴的信使迅速排好队隔空回应,

“我是东吴右都督吕蒙,请问你又是何方人物?”

对面传来的声音坚定有力,

“我是荆南籍普通士兵,名叫周涛,这里替我家公子向吕都督问安,哈哈,这坚固城墙正是家主设计的成果!”

吕蒙听到关麟这个名字时不禁微微皱眉。最近这段时间无论在曹魏还是东吴提到此名总是伴随一些异样的氛围,仿佛一个不祥的预兆。吕蒙眼神骤然凌厉起来,并让信使传达:

“难怪长沙如此固若金汤,原来是出自你家公子手笔,不过城墙再固终究为人掌控,而眼下这外城已是归于东吴!”

承蒙都督夸赞,这长沙城结构复杂,若想攻破两层城墙,确实不仅仅是攻外城的问题,都督还需三次强攻。郝昭似乎在故意挑动都督的情绪。

或许,他也是有意转移吕某的注意力。

吕某并未因此而动摇,指向外城上留下的箭石,还有不远处放置的八牛弩和满地堆积的军备物资,这些敞开的箱子无疑是为了方便守军抵御敌人的进攻。

吕某冷笑一声:“你不过数千人守城,我五万大军已至,况且你的八牛弩也早已暴露在外,内城如何守住?”

朱治也附和大叫:“叛贼,速速交出甘宁将军,我可饶尔等不死。”

吴军士气激昂,无论是城楼上还是城下的士兵,齐声高喊:“杀!杀!杀!”这喊声仿佛惊雷滚滚,震慑人心。

此时,内城的郝昭、韩玄、巩志以及长沙太守廖立眉头紧锁,神情凝重。但唯有郝昭依旧面无波澜。

“告诉吕蒙,我郝昭等着他破城。”郝昭的声音沉稳而冷静。传讯兵将这句话传递出去,“郝昭将军说,等着你吕蒙破城——”

尽管这显得坚定无比,却让吴军心中有些许不屑,特别是吕蒙和他的将士,他们认为即使再多攻击几次,对方底牌已尽,难有转机。

吕蒙下达命令:“准备攻城,半个时辰后,全军发起总攻!”

传讯兵高呼:“将军下令,半个时辰后攻城——”

一时间,空气中充斥着紧张气息。

廖立显得异常焦虑:“郝伯道啊郝伯道,激怒他是何意?我们能守住么?”他的声音几乎颤抖着,眼中充满了疑虑。

与廖立形成鲜明对比,郝昭镇定如常:“该怎样守便怎样守。”

“但他拥有那么多军备……”廖立咆哮着,“那些被我们无法运走的武器,在敌人手上更显凶猛!”

突然,郝昭眼神一敛,“我就是在等吴军进入内城——”他语锋转为犀利,“吕蒙不会每次决策都正确,他现在已在犯错!”

他的目光深深望向对面,接着吩咐身旁的心腹。不久,特殊的旗帜挥动,内外城头间隐秘机关启动,一个巨大的石门从外墙上落下,将外城门封闭,内外瞬间隔离。

与此同时,一阵爆炸声响起,浓烟四起,烈焰迅速蔓延于整个外城。火焰源头正是储藏擂木、箭矢和木制八牛弩的区域,火势快速扩大。

这一刻,吕蒙仿佛才明白其中的奥妙。原本堆满兵器的地方,竟暗藏大量易燃物质:油布、硫磺、油脂和火绒,都被郝昭精心布局。这些物品被机关引爆,火焰迅速吞噬了整个外城及其周边,让吴军陷入了绝境。

这就是郝昭设下的陷阱。城再坚固也是死物,但郝昭凭借这座他自己修建并熟知的堡垒优势,以巧制胜,只要吕蒙稍有差池,就会导致致命错误。毕竟这里的一切都在郝昭的掌控之中。

在城外的大火映照下,一切都显得无比狰狞。周安率领部队进城时,却忽略了最为致命的细节——那些看似平常却藏有巨大杀机的辎重箱子。他以为敌人来不及转移武器装备,却不知这些表面普通的军械下暗藏着巨大的危机。

狂风席卷着火焰,将整个城市变得炙热无比。火焰在管道中的油脂作用下,迅速蔓延成了一片火海,吞噬着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

八牛弩被瞬间吞噬,爆裂声震耳欲聋,仿佛雷鸣一般震撼了整座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