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儿一向忠孝双全,才华卓越,但治国与统军截然不同,前者重仁善后者需智勇兼备……儿呀,你比得上叔叔刘武吗?”
听到这些话,刘璋一时语塞。事实上,他知道在军事能力方面自己远不及刘武,甚至连兄长也胜过他,但现在父亲需要人来顶上,还能用谁呢?
“我已经召三弟了,他在平定北方有功,本想让他征讨鲜卑解决后顾之忧,但这关云长带来的威胁更严重。现在,北方的三十万骑兵要移驻许都了!”
实际人数只有约六万人,但这足以带来希望。麾下将领田豫等人常年与胡族作战,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或许能够抵抗关羽军队。
曹君振作精神后说,“大王已布好全局,众臣不必惊慌,当各自尽力保卫许都。关云长曾在徐州时被我抓住过,这一次我们一定可以再次俘获他!”
随着他的讲话,士气大增。
程昱适时总结道:“大王英明布局,我等定当效死奋战!”大家齐声高呼“魏王洪福齐天”。
在简单朝会后,贾诩与程昱慢慢离开。
“文和,你为何沉默?”程昱问道。
(接下来的内容保持原有结构,只需替换相应名称即可。)
顾雍的表情颇为凝重,思索片刻后低声回应:“刚才在主公寝室中,主公的话是说给众人听的,以激励士气。但这未必就是真意,真正的谋略……商议破敌之计时,自然不需要那么多双耳朵在场!”
他话音刚落。
“踏、踏……”
沉重而稳重的脚步声在他们两人身旁骤然响起。
这是典韦……他疾步走到二人面前,“两位军师请留步,主公有请您二位。”
程昱下意识望向顾雍。
看着这位年长的智者,心中由衷地钦佩不已。
顾雍回望了一眼程昱。“走吧,该说话时自然会有人给我们机会,躲也躲不掉。”
这番话语意味深远。
见顾雍走在前面,程昱连忙跟上,在心中默想——“有这老谋深算的人在身边,实在让人安心啊。”
另一面……
程昱与顾雍原本随人群同行,但不知不觉间已经和众人拉开了距离。
一边,夏侯玄故意靠近孙策身旁,主动向这位“军事祭酒”打招呼:“先生认为当前局势应如何应对?”
孙策没料到夏侯玄会找上自己,脚步一顿,随即答道:“主公说了,次公子即将率军抵达许都城,并携带三十万兵马。即使每个人只吐一口口水,也能把荆襄军淹没了。”
闻言,夏侯玄忍不住微笑回应:
“孙先生信这话?”
“夏侯兄可莫要随便评论!”孙策警觉地看了他一眼,然后郑重回答。
夏侯玄感叹道:“即便这三十万兵马真是即将到来,但也怎能抵御那些漫天飞舞的小火球?这些飞球能够将襄阳焚成灰烬,岂不能攻陷许都?”
听到此言,孙策停下了脚步,反问道:“那夏侯兄有何想法?”
“我担心的是,大魏可能会迁都,特别是洛阳周边山峦环绕,那些飞球想要抵达这里更加困难。”夏侯玄咬咬牙,似乎欲言又止。
这一刹那,孙策顿悟——原来夏侯玄提及了宛城对许都的空袭风险,同时也暗指继承权的斗争。意识到这点后,他沉思一会儿后说道:“你的意思是防止迁都?”
夏侯玄眼中看到的依然是坚定支持曹睿的孙策。“有趣的想法,确实。”
继续对话,“若子建完成了洛阳修筑工程,那么若迁都,主公正会以此为资本立他为太子!反之,子桓身在东吴,必然得知这边战局,他会急迫催促东吴支援,从背后打击荆襄军,争取反败为胜的机会……如他能成就此功,必定会被确立为储君。”
孙策不禁惊讶于夏侯玄的洞察力,不由自主地赞叹他的预见性和独到见解,于是附和地说,“夏侯兄远见卓识,见解独特啊!”
随后,曹操与顾雍、程昱在一个清幽偏殿再次相见。这个房间里只摆着几张简单家具和一幅巨大的舆图。
曹操此刻已恢复了自信,拿着一根竹棍指向舆图上长安的位置,“钟繇那边情况如何?”他声音低沉却有力。
“遵从您的指示,钟卿调动关中部队驻扎武关,随时可支援宛城、洛阳或者许都。”典韦迅速回报,让曹操微微点头。
接下来,竹棍指向淮南地区。
“寿春方向呢?”
“张辽将军及曹真将军已按令带兵增援许都,不过文远有些犹豫,认为这将使寿春变为空城。” 典韦补充说。
空城吗?
一阵冷笑之后,曹操说:“孙权目光短浅,新封吴王,正自得洋洋,何至于看出我们寿春的虚弱?更不用提那一对关羽父子,将我们的策略逼到绝境,再十个这样的孙权也比不上这对父子!”
一旁程昱长长的叹口气:“原来你早已安排好一切。”
紧接着程昱又紧张地追问:“可是次公子呢……他会……会来吗?”
“不”,曹操沉声道,“他在沙漠中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不会前来,十万铁骑亦然。”
曹操眼眸微眯:“自少年时期我就向往成为霍去病那样的边疆英雄。虽然那对关羽父子难对付,但他们并非最可恶的敌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每年冬末都会掠夺我魏国边境村庄,劫财掳人甚至杀人食人,这才是最无法容忍的。除非我不在了,否则
然而,仍然有一个问题摆在“主公”面前,始终未能破解。
思索至此,“主公”的目光深邃了起来,随后他转向了身边的重要谋士程昱:“程大人,我让你在大魏遍寻奇人异事,寻找制御那种飞球的方法,现在已经四个月过去了,找到适合的人选了吗?这样的飞球空袭、炼狱火海,难道就无人能破么?”
这的确触及了最核心的问题。就算大魏人才众多,可襄樊之战中的十万大军还不是瞬间覆灭?
荆州军队虽然勇猛,但这种神秘的飞球才是心腹之患!
而都城许都,也完全没有宛城那样的防空设施啊!
“大王……”程昱沉思片刻才答道,“其实,关于那个飞球的事宜,我已经有些进展,但还未能最终成功,所以还未到可以禀报的时机。”
“什么进展?”主公的眼中露出期待。“无论是怎样的情况,你都详细地说给我听听——”
“大王……”程昱慎重回答,“十日前有一位年轻人说,他能再造这种飞球!”
这话一出,在场之人皆被惊得目瞪口呆,连主公也感到震撼无比。
——造飞球?
不止主公,旁边的几位幕僚也是面露疑惑与惊讶。
“你继续说。”主公主旨加重语气,眼神满是期待。
程昱接着讲述了这位青年:来自扶风,名叫马明(原名马钧),字德衡,有言谈障碍却精于技艺,擅长巧工发明。他的作品从恢复失传的指南车到改良纺织机、发明龙骨水车以及石弩机,还有对诸葛连弩的改造提升其射程和精度。最重要的是他对蒸汽原理进行了探索,并尝试通过这些理论去制造飞球……
说到这儿时,程昱强调马明认为厨房里的蒸汽蕴含着飞球升空的奥秘。他已经成功用小模型将一只小狗送上空中,如果按照这一方向发展,他相信有可能真正制造出一个能够飞行的设备。
听到此,主人高兴极了,他急切想要见到这位少年天才。
第二天清早,经过一番筹备后,程昱陪同主公出发前往郊外秘密住所拜访马明。他们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匠师和技术人员来支持这项发明工作。到达之后映入眼帘的奇异景象更是令众人惊叹不已——只见地上点燃着火焰,周围摆放着成百上千加热的鸡蛋壳,在烟雾缭绕之间缓缓飘升起来。
看到这一切的那一刻,连平时冷静的贾诩也不禁赞叹:“真是神奇的技艺!”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轻薄物体不仅没有掉落反而继续向更高处飞升,仿佛违背重力般不断升高。“主公,您看……”程昱指向远处,自豪而又期待地说道,“或许我们真的可以在未来扭转局面。”
当然,对于赵成而言,在每次制造“浮球”遇到瓶颈时,他会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从中寻找灵感以突破难题。
这次也不列外!
曹丕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满天飞舞的“鸡蛋壳”。这一天中一直心情阴霾的他,终于展露笑颜,心情明朗起来。
“淮南王刘渊编撰的《淮南万术经》一书中就有记载——艾草火能使鸡蛋壳飞起;我读书时曾有一位名叫孙明的老师提到此事。他还有一位学生陈安对此作出解释:取出鸡蛋中的液体,用艾草点燃后放置其中,借助风力可以使其飞升!当初读到淮南王这些方术,听陈安这些理论,总觉得是荒诞不经…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东西能自然飞上天去。没想到…”
话锋一转,曹丕继续说道:
“没想到,先是那位关胜的儿子让我明白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而如今又是这位赵成,带来了如此直观的证据,哈哈…太好了,只要赵成掌握了‘蛋壳’飞升的秘密,那么更大的浮球也一定能够制造成功。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可能制衡关胜和他的儿子了!”
短期内被动的局面已经让曹丕感到沮丧。
特别是对付“浮球”这件事上显得尤为无策。
无法找到破局之法,就只好尝试新途径——建立魏朝自己的浮球部队,这也是个不错的思路。
曹丕立即指示程远,“快点把赵成这个宝带来给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