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 第297章 建立武周-登基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7章 建立武周-登基时刻

终于,时间来到了公元 690 年九月初九这一天,这个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作最具祥瑞之气的日子,如同一位备受期待的贵宾,缓缓地揭开了它神秘而又庄重的面纱。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向大地时,整个洛阳城瞬间被初升的朝阳染上了一层耀眼夺目的金色光芒。那光芒犹如一件华丽无比的披风,轻轻地覆盖在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原本就宏伟壮观的建筑和熙熙攘攘的街道显得更加熠熠生辉、美轮美奂。

城墙之上,旌旗飘扬;大街小巷里,人来人往。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兴奋之情,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翘首以盼着那个即将到来的盛大时刻。孩童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不时好奇地抬头望向天空中的那片璀璨金光,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幻想;老人们则坐在门前的石凳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谈论着这个特殊日子所带来的种种美好寓意。

此时的洛阳城,宛如一幅生动鲜活的画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蓬勃生机,迎接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事。而那层闪耀的金边,则像是上天特意赐予的祝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辉煌与荣耀。

皇宫内,一片庄严肃穆。天后武媚娘身着精心制作的华丽礼服,那礼服以金丝线绣制出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璀璨的宝石如繁星般点缀其间,闪烁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她的头上戴着沉重而华贵的凤冠,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威严。

在她的身后,群臣紧紧簇拥着,个个神色庄重而激动。

狄仁杰轻声对身旁的张柬之说道:“张兄,今日乃是历史性的关键时刻,不知新朝将会迎来怎样的变革。”

张柬之微微点头,目光坚定:“狄公,天后雄才大略,想必定能引领我们走向昌盛。”

武媚娘在众人的簇拥下,沿着长长的红毯,缓缓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又充满了坚定的决心。她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和担当。

当她终于登上皇位,俯瞰着脚下的臣民时,心中感慨万千。她目光炯炯,声音洪亮地说道:“朕今日称帝,改国号为周,愿与尔等共创盛世!”

她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清晰而有力。

群臣立刻山呼万岁,那声音如汹涌的波涛,响彻云霄。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位老臣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颤抖地喊道:“陛下圣明,吾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媚娘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她接着说道:“朕深知,此位重若千钧,然朕定当不负众望,以仁德治国,以智慧理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朕将推行新政,革除旧弊,让我大周江山永固,繁荣昌盛。”

大臣们纷纷跪地回应。

“陛下仁德,必能开创太平盛世!”

武媚娘目光扫过群臣,说道:“朕之新朝,需诸君齐心协力,共图大业。过往之功过,皆已过去,今后当以新朝之兴为己任。朕望诸位爱卿能奉公守法,勤勉政事,为百姓谋福祉。”

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为新朝效力。臣愿亲赴边疆,为陛下守卫国土。”

武媚娘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而温暖:“如此甚好!朕殷切期望诸君能够牢牢铭记今日在此所立下的铮铮誓言,全心全意地为天下苍生谋求幸福与安康。倘若日后有人胆敢消极怠工、玩忽职守,甚至出现渎职之举,朕定然不会轻易饶恕,必定严惩不贷!”

言罢,只见武媚娘轻抬玉手,示意身旁的侍从呈上早已拟好的诏书。她接过诏书,目光扫视全场,然后缓缓展开,开始宣读其中的内容。原来这是一系列崭新的政令,每一条都蕴含着武媚娘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和宏伟规划。

“首先,朕决定大幅度减轻百姓们的赋税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心生产劳作,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同时,朕还将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从而使得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仓日益充实。此外,为了保卫我们辽阔的疆土和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朕还要进一步扩充军备力量,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

当武媚娘宣读完这些振奋人心的新政令后,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群臣们纷纷跪地叩头,齐声高喊万岁,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宫殿之中。

整个登基仪式持续了数个时辰,然而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而辉煌的时代即将来临。

仪式结束后,武媚娘在后宫稍作休息。

宫女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其中一位宫女说道:“陛下,今日登基大典真是盛况空前,百姓们也都为陛下欢呼。”

武媚娘微微闭上眼睛,说道:“此乃新的开始,未来之路任重道远。朕需时刻警醒,不可有丝毫懈怠。”

宫女赶忙应道:“陛下心怀天下,定能成就千秋伟业。臣妾们能侍奉陛下,实乃三生有幸。”

武媚娘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周王朝的繁荣昌盛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