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天下文臣
公元956年,十一月末,湖南大地罕见地下了一场雪。
雪花纷飞,如羽毛般轻柔地落在大地上,给岳州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
天地间一片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马蹄声和行人的低语打破了这份宁静。
在这样一幅冬日画卷中,赵普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手中紧握着一卷已经翻阅得有些发黄的书。
他透过窗棂向外望去,只见那片洁白的世界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雪花轻轻飘落,在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后,缓缓地降落在地面,为这个寒冷的季节增添了几分诗意。
然而,赵普的目光并未长久停留在这美丽的雪景之上,他的心思更多地沉醉于手中的《论语 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随着官位渐升,赵普越发感到自己的思考不够深入。
《论语》中的这句话,对他来说,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
他不喜欢依赖前贤的注解,而是喜欢一遍遍地诵读原文,让每一个字句在心中沉淀,然后慢慢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在这段文字中,“为政以德”不仅仅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念,更是一种人格修养的要求。
赵普不禁想起李从嘉,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该像北极星一样,凭借自身的道德力量来吸引和引导他人,而不是依靠权力或强制力。
这样的领导方式能够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戴和支持,就像众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一样自然和谐。
每当想到这里,赵普的心中便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遇到了这样一个主公,身先士卒,主持政务,敢为万人先……
随着大雪纷飞,思绪回两年前,赵普不禁想起了那个雪夜。
当时,李从嘉亲自来到大周境内寻找他。
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学问浅薄的普通文人,面对主公李从嘉的提问时,甚至会因为紧张而说话磕巴。
但正是那次会面,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如今,李从嘉已成为湖南道兵马大元帅,而赵普自己也日夜辛劳,成为主公麾下了首屈一指的文臣。
此时在赵普的心中既充满了对李从嘉知遇之恩的感激,也对自己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绝不能不负主公的信任!”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日子里,赵普默默地许下了心愿。
赵普望着窗外依旧纷纷扬扬的雪花,心中思绪万千。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在大周朝堂上熠熠生辉,名传天下的文臣,李谷、王朴、范质,魏仁浦……
这些人不仅仅是文臣中的翘楚,更是治理国家、制定策略的谋臣。
赵普还是抄书小吏,教书先生的时候,这些大周文臣,就如一座座高山,耸立在他的眼前,文明天下四人。
四朝文臣,大周宰相,南征江淮的李谷。
他智谋过人,为人厚重刚毅、闻名天下。身高八尺,善骑射,崇尚侠义,智勇双全的化身……
还有率先献上了《平边策》的王朴。
他提出了“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战略思想,主张先攻取江淮之地,进而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这种果断与远见,其决断大事的能力令人称道。
被大周先皇郭威赞为“宰相器”的范质。
他少年天才,二十出头就考中进士,文才盖天下,仅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还拥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决策能力。他编写的《刑统》韵文律书,明正典刑,更有非凡才华。
还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魏仁浦。
为人公正、廉洁的楷模。居高位而不念私怨,以其宽广胸怀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天下宰相之典范”的美誉,成为当时无数文臣的楷模。
这些名字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在这个时代,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
赵普想到这里,心中热血沸腾起来。
他深知自己身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位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感到畏惧或退缩,反而激发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
赵普立誓要与这些杰出人物一较高下,要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渴望通过不懈努力,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到极致,实现称量天下的梦想。
雪片如鹅毛般轻轻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
在这寒冷的冬天。
未等家仆通报,李从嘉已经轻车熟路地来到了赵普的门庭前。
李从嘉身披一袭厚重的裘毛大氅,刚毅坚定充满力量。雪花在他肩头堆积,却丝毫不能动摇他那笔挺如松的身姿。
“赵相公,还在读书啊!”
李从嘉的声音穿透了雪夜的宁静,带着几分温暖和熟悉的笑意。
屋内,赵普正沉浸在《论语》中,思绪随着书页和思绪翻滚。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他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
“主公,从金陵回来了,怎么样?”
赵普急忙问道,语气中透露出急切的心情。
李从嘉迈入门槛,抖落肩上的积雪,脸上露出严肃而深思的表情。
“正是过来商量此事!”
他沉声道:“明年江淮大战,我们要攻克光州,并且守住光州,抵挡淮河上游,挡住门户……。”
话音刚落,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窗外飞舞的雪花无声地见证着这一刻。
赵普闻言,心中知道这是极难的事情!
正面对抗大周兵马,天下雄师,甚至可能遇到御驾亲征的柴荣。
但是他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对战略要地的争夺,更是他们多年筹备、精心布局的结果。
自从李从嘉被派往湘江以来,战略布局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刻,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赵普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因为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在这个雪夜,他们开始详细讨论起即将到来的战役,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划,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而这一切,都将在不远的将来揭开序幕。
两人相对而坐,烛火摇曳,映照出他们脸上的决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