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锦珠的指尖在谢云檀的名讳上顿了顿——
谢家长女温婉持重,比起嗜书如命的黎家侄女,她倒是更看重谢云檀。
于是当即写了邀帖,只说明日御龙寺上香,请谢夫人携女同往。
很快,谢家就回了帖子,欣然答应赴约。
翌日。
沈锦珠把儿子叫了过来。
“走,陪娘亲去上香,好给你求个状元回来。”
“娘,若是求神拜佛就能当上状元,那寺庙早就被读书人踏空了。我就不去了,安心在家等消息吧。还有五日,就放榜了。”虞子珩拒绝了。
“去嘛去嘛,就当陪娘亲和你妹妹散心了。”沈锦珠依旧劝说儿子。
但虞子珩还是拒绝。
“大哥,其实娘是想让你去和未来的大嫂相看。”一旁的虞宁窈看不下去,直接把真相说了出来。
“什么?”虞子珩惊讶得耳根子都红了。
“不不不,还是不了吧,我还小呢,先不急。”
“小什么,你都十七了。”沈锦珠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一开始不说,是怕你紧张,瞧见人家姑娘结结巴巴不会说话。到时候人家看不上你。现在既然窈窈都说穿了,咱们就直接去见一面。”
“就是就是,大哥你不知道,你可抢手了,好多夫人想让你当女婿呢。”虞宁窈笑着调侃大哥。
“那又如何,我又不想给他们当女婿。我只想……”虞子珩嘟囔着摇头。
“什么?”沈锦珠没听清他在嘀咕什么。
“我就是、就是暂时还不想去嘛。”虞子珩支支吾吾,一看就有问题。
“我先回房温书了。你们去吧。”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虞宁窈看着他落荒而逃的模样,脑海中灵光乍现,拽住他的袖子脱口而出:“大哥,你不会有心仪的姑娘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虞子珩猛地回头,绯色从脖颈漫到眼尾,脸上满是震惊与羞涩。
沈锦珠捏着帕子的手一抖,忽地笑出声来。
她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子珩长大了呀,有心仪的姑娘也不告诉母亲。你直接说呀,母亲请官媒替你去提亲。”
“这不是八字还没一撇,说出来多败坏人家姑娘的名声啊。”虞子珩咬着唇,耳尖唰地红透了。
“你说吧,是哪家的姑娘?”沈锦珠愈发好奇了。
“是我同窗谢凛川的长姐,我去他家谈经论道时,偶然见了一面。又总是听他说起他这位姐姐多么能干,多么优秀。我,我就……”虞子珩害羞得说不下去了。
“谢凛川?”虞宁窈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随后,她猛地反应了过来。
“那不就是……”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娘亲用手捂住了嘴。
她抬头看向娘亲,见娘亲冲她眨了眨眼睛,便知道娘亲也想起来了。
谢凛川不就是谢云檀的弟弟么。
“所以你现在是单相思?”沈锦珠忍着笑看向儿子。
“算是吧。我也不知道凛川的姐姐对我是什么看法。”说到这,虞子珩有些失落。
“我想着等放榜了,我有了正式的功名,再告知您,请官媒去提亲,可能会更有把握。”
“既是如此,不如跟娘去御龙寺,请佛祖保佑谢凛川的姐姐也心仪你,到时候你们两情相悦,成就一段佳话。”沈锦珠憋着笑开口。
“这御龙寺佛祖不仅能保佑我考状元,还能保佑姻缘么,这管得也太广了吧……”虞子珩有些心动了。
沈锦珠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加深了。
“佛祖神通广大,心诚则灵。说不定今天去了,你就能心想事成了。”
“好吧,那我随您一块去。毕竟您都答应好人家相看了,我若不去,您也没面子。但我要和你先说清楚啊。”虞子珩故作严肃。
“我今日只是陪您去上香。什么相看不相看的我不知道,回头您自己找理由拒绝别人,可不许让谢家小姐知晓。”
虞宁窈听到这话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大哥去了之后,发现相看的人正是他心仪的谢家姑娘,不知道会露出什么表情。
到时候他肯定会后悔现在说了这句话。
“好,娘都听你的。到时候肯定拒了这家姑娘。”沈锦珠和女儿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
马车慢慢悠悠地抵达了御龙寺的山脚下。
几人下车,一块往寺庙里走去。
虞子珩跟着娘亲踏入了寺庙之中,不知为何,心跳忽然加快。
“哎哟宋夫人,真是菩萨安排的缘分!你们也来上香?”沈锦珠瞧见谢家人,提着裙摆快步迎了上去。
身后的虞宁窈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这是常见的说辞。
制造偶遇。
而非直白地说我们来相看。
谢云檀的母亲宋明芳瞧见他们,露出了笑意:“是啊,我与小女一块来求佛祖保佑家中长辈身体健康。”
“真是巧了。过几日就要放榜,我带我那榆木脑袋的长子来求文曲星君开开眼,保佑他能拿个好名次。”沈锦珠将儿子拽了过来。
“子珩,还不快跟宋夫人还有谢小姐问好。”
香雾缭绕间,虞子珩撞见宋夫人身后那抹雪青襦裙。
绣着兰草的衣带被穿堂风卷起,缠住他呆滞的目光。
眼前的人,正是他心心念念的谢大姑娘。
见大哥呆住,虞宁窈没忍住笑出了声。
虞子珩脸瞬间涨得通红。
“咳”沈锦珠掐了他后腰一把,他回过神来赶忙拱手行礼:“晚辈见过宋夫人、谢小姐。”
虞宁窈也跟着打招呼:“宋夫人好、谢姐姐好。”
谢云檀抿唇一笑:“檀儿见过沈夫人、虞公子。虞家妹妹,你也好。”
宋明芳打量了虞子珩一眼,笑道:“沈夫人还是太谦虚了。”
“令郎仪表堂堂,小小年纪又考取了功名,说一句少年英才也不为过。他若算榆木,我家那几个皮猴岂不成烂木头了?”
她对这个女婿倒是十分满意,因此丝毫不吝啬夸赞。
“哪里哪里。令嫒才是蕙质兰心,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双方你来我往又互相夸赞对方的孩子几句,气氛十分融洽。
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
沈锦珠冲宋明芳眨眼:“听说后山桃花开得正好,不如让孩子们替咱们折两支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