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武英殿 > 第28章 谒太子解缙闯大祸 避瘟神群僚远迁客(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第28章 谒太子解缙闯大祸 避瘟神群僚远迁客(3)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接天隐隐迢迢。这几年交趾的风餐宿露、披荆斩棘自不必言, 我解缙要是死在战场上倒也罢了,却是没有这个机会。最让人痛苦的就是白眼、冷遇和奚 落,想当年,方修《大典》时,我奉旨到各地巡察和购书,从布、按、都三司到府州县衙门, 哪一个不是府外相迎、十里相送?可如今,还是个五品官,却没有人再高看你一眼了!”

叙了旧,知其所以了,邹缉见他有了些醉意,生怕再惹出是非,夺下他手中的酒杯,就店外散了。 一为迁客长安去,北望京师不见家。站在南疆那幽深茂密的丛林中时,他也曾有大诗人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悲凉,可若让他再选一回,他还会坚定地站在太子 朱高炽一边,他还会坚定地谏阻皇上南征。交趾已开始胶着了,皇上何时才能醒悟,拔出那只越陷越深的脚啊!世人就是这样,皇上一个好脸,众人皆是好脸;皇上耷脸了,众人的脸跟着耷下来。一想到那既近又远的翰林院,一股世态炎凉的孤凄之感再次涌上心头, 虽然咫尺之遥,人心却远比南疆更遥远了。

一个人认定了一件事,坚持了,就难免孤单,甚至需要舍生取义的勇气。等到大家都明白的时候,时过境迁了,那还叫什么先见之明!解缙认定了交趾之仗不能打,这一仗断 断续续打了二十年,到了朱瞻基做皇帝的时候,才不得不撤兵。解缙认定汉王朱高煦不可靠, 也是到了朱瞻基做皇帝的时候,朱高煦果然就举兵造反,还是朱瞻基亲征乐安才将叛乱平 定。只可惜,曲高和寡,众人醉着,关键是皇帝醉着,一个人或几个人醒着又有什么用呢!

柳树的枝条被晒得更垂了,知了在纹丝不动的树上拼命叫着,真不知它是在享受闷热还是在呼唤清凉,世事难料!他解缙劝阻南征,皇上偏偏让他南去,打了几年了,理不出个头绪;他说粮饷难运,皇上偏偏就让他去筹运粮饷,高山险壑,艰难无比。原想借着奏事的机会见皇上,一诉愁肠,却没有这个机会了。

热浪中,一棵柳树张开被人折断的残枝怯生生招呼他,不拒绝他,他走过去,抚摸着粗糙的满是褶皱的树身,靠上去,喘着粗气,如同见到了亲人。他从这条街上前前后后走了近十年,从未注意到两旁的柳树,你春风得意,它会婀娜多姿;你孤苦无依了,它会成为你的依靠。岑参说得不准,应该说,庭树“犹”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它只是不 会说出来罢了。

解缙继续前行,捡拾着散落各处的记忆。京师,他终生梦寐以求的地方,来来去去, 多少年。希望,失望,得意,失意,还有说不尽的伤感和痛楚。说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 一点都不为过。不过,和洪武年间的进士比,他解缙算是幸运的,回家读书了,耽搁了八年,却保全了性命。别的读书人呢,出了多少力,吃了多少苦,受过多少惊吓?到头来, 小有过犯,轻则充军流徙,重则刑戮,善终者十之二三。可秀才们还像中了魔一样往皇家 的口袋里钻,“游鱼儿见食不见钩,都只为半纸功名一笔勾。”

永乐初,蹇义曾说起过洪武末年的考评,称职者十之一二,真是动辄得咎,今天总算宽泛了一些。上朝言事的温馨,议论风生的惬意,勒令回家的尴尬,远赴交趾的悲凉,回京奏事的冷遇,世态万象,酿出了人生百味的苦辣酸甜。

做个参议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没有那么多忧怀感伤,只要不把《岳阳楼记》挂在心头, 满眼间便都是那掩映在绿树花草间的竹篱小院和田野丘壑边的涓涓小溪。天涯尽处多的是不知寂寞的漫山遍野随风起舞的小草,随春来,随冬去,岁岁枯荣而无怨无悔。心静止水时,自己就是那天涯海角的一棵草、一粒石,一任风吹雨打,无荣、无辱、无忧、无虑, 倒也惬意。不惬意又有什么办法,这种惬意中蕴涵着太多的苍凉了。

解缙心底是不愿随波逐流的,可命运就逼着他随波逐流,他的那些深刻的、洞见万里的见识也只能随他一起进入那无边无际的绿水青山了,至于后世有没有人说起,该发生的 已经发生,又有什么干系呢!

四周热浪滚滚,心却一片冷漠,不拒他的也只有家了。解缙不知在街上转悠了几个时辰, 满身泥汗,疲惫地回到家中时,已过申时,夕阳正沉沉落去,留给长天的是一片迷蒙的空寂。

往事已升华散尽,化作了袅袅炊烟,随风去了。 进门见兄长解纶、姐夫黄金华在客堂坐了,有些意外,拱拱手,就一身酸臭的衣服,打横坐了。解纶为人低调、沉稳、谦和,多一句不说,树叶掉下都怕砸着,故不似解缙 这样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地飞转,这些年只是以御史身份做了些巡视光禄、仓场、内 库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得罪人,落得个稳当;姐夫黄金华和解纶倒有很多相 似之处,为人矮三分,不愿惹事,工科给事中也做得长久,虽没有大的长进,却也不会有大的风险。

也不知消息传得怎这么快,解缙上午进宫,到了下午,几乎全京城的衙门都知解缙回 来,见过皇太子了,可见是有人盯梢,故意散布。二人得了信儿,相约来看解缙,毕竟过去解缙照拂不少,毕竟解缙被贬,几年不见了。

“大绅,”解纶压低声音,“过去劝你少言,你不听,事已至此,为兄以为,你太瞩 目,刚刚回来就已满城风雨了。谁都看得出,金陵城暗流涌动,人心叵测。明日开始,多在家里歇着,陪陪弟妹和孩子,外面的事,兄长替你张罗着。”

外面的事,外面还有什么事?解缙苦笑着摇摇头,唯一的亲哥哥,相貌堂堂,却活得憋屈、沉闷,说是替你了事,摧眉折腰,息事宁人罢了,能指望什么?

黄金华问了问他这几年的经历和南疆的瘴疠,要他多加保重,末了说:“我思虑了很久,也听了给事中们的议论,鹬蚌相争,殃及池鱼之事或可有之。愚兄建议,你即使不去北京面圣,也要留一份奏章,免得小人生事,上下其间。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挨过了这 几年,还怕没有你的好日子?”

解纶和黄金华虽都是怕事的人,眼见着这个才情放逸的弟弟要陷入泥潭,已是拼了气力想拉一把了,尤其黄金华的主意极为中肯。任职几近二十年,各有公干,早年那一门三进士的光环早已褪得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只有解缙,曾为皇上赏识,为太子所亲近,曾是这个家族唯一的指望。

“多谢二位兄长抬爱了,”解缙拱拱手,一句也听不进,“我意已决,明日即启程离 京,家中之事就烦劳二位了。”

虽然,二人的话都是肺腑之言,但在解缙看来,他们的主意也无非世间的村俗俚语, 花哨、好听而无用。面对两个胆小怕事的兄长,他的心中满是腻烦,再不愿多说话,他自己的事,也不愿把更多的亲人牵扯进去。

“后事”都托付了,无异下了逐客令,窗外有耳,二人既知趣,也乐得匆忙离开。 十二、三岁的儿子祯亮端了一盆水摇摇晃晃过来,解缙接过来放在地上,泪眼模糊。

他自己遭罪遭白眼也就罢了,连累妻子、儿子一同受罪他心里不忍,万一真有什么不幸, 他将置这一对母子于何地呀!

“爹爹别哭呀,我和娘陪你去运粮。”解缙一把把他揽在怀中,止住泪水道,“爹爹做的是皇差,小孩子怎么能做呢,你陪娘在家,好好读书,以后也考……”

他说不下去了。考中举人、进士又有何用,整日里惶惶不安的,倒不如做个乡野草民, 耕几亩薄田自由自在了,“考订族谱,远述解家祖先,也是学问,歇息去吧。”

他自己都不明白刚才的话,只是胡乱把话说完,又抱了抱儿子,让他走了。望着儿子进屋的背影,他鼻子发酸,眼泪又要出来,妻子感到奇怪,他却不愿道出一天来或可闯下大祸的情由,白多了一份担心又有何用?

“在京的事已经做完,收拾东西,我已约好,明日和翰林检讨王偁一同启程南下。” 解缙辗转反侧。 自新帝登基以来,八年了,从翰林学士、初到内阁受皇上眷顾,旋即受命编纂群书,从《太祖实录》《烈女传》《文献大成》到《永乐大典》,士子领袖,翻云覆雨,天下学 子莫不引颈翘望,京师里多少赞美之声,朝堂上几多笑意之脸。多少人以旷世奇才相许, 多少人拜在门下愿为学生,那也只是五品的翰林院掌院啊!而此刻的五品参议,却让大家如瘟疫般唯恐避之而不及了,真比那皇上身边的五品阁臣不啻千倍。 春风得意时的荣耀, 如今像同枝的几片落叶,一阵轻风,便各自去了。

那一年,人生的三大幸事他就独占两件。是二十岁吧,繁花似锦的茅舍小院内,欢声笑语,爆竹声声。先是洞房花烛,温柔美丽的娇妻,羞羞怯怯地拥过来,江南春色,细雨绵绵;继而是金榜题名,入选中书庶吉士,忽复乘舟的感觉,何等荣耀;可这一切,一切都如过眼烟云,新帝登基入选内阁不到五年,又被贬到交趾三年了。四十多岁的人,这一 次,抑或又是十年?他真的不敢想。仕途屡挫,是自己口无遮拦、太过张狂还是命该如此? 他就这样梦梦怔怔囫囵了一夜,妻子什么时候进的寝室他根本不知。睡梦中有一个柔柔香香的身子贴在他的怀中,口中呢喃着:“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依楼”的词句。

第二日,解缙早早起来,打点行装,热腾腾的饭菜已在桌上,妻子泪眼婆娑,抽泣不止, 解缙惊问缘故。她说,梦着夫君不慎跌入了山崖下的万丈深雪中,再也找不回来。解缙苦 笑一声,说南疆四季如春,哪来的千秋之雪啊!但心中却有了更强的不祥。用过早膳,解 缙强装笑颜,看了看睡熟的儿子,便匆匆踏上了南去的路,踏上了他今生的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