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燕颂 > 第63章 买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日后的清晨,一队浩浩荡荡足有万余人的车队离开燕京向西而去。这便是太子姚曦出游的车队,六千燕山中军加上姚曦带来的大虞禁军,护卫着一众贵人。

燕维疆在燕京城内的亲贵子弟中,男女各遴选了十余人陪同,男子这边由沈熙之的孙子沈宗道领头。沈宗道是这些亲贵子弟中最为年长也是唯一有官身的,加上他探花郎的头衔,在燕京年轻一辈中素有威望,为人也稳重,让沈宗道陪着姚曦出游,不说面面俱到,最起码不会惹出什么事端来。

女眷这边则是由礼部尚书孟益的长孙女孟芷领衔,这位孟家三代长女容貌清丽,知书达礼,饱有才名。孟芷今年已年满十八岁,尚未婚配,在贵家女子中,此等年纪还未婚配的已属少见。燕京城内有不少亲贵曾向孟尚书提亲,但那些想要迎娶孟家掌上明珠的公子哥都没入了孟小姐的眼。

要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轮不到这位孟小姐决定自己的婚事,但孟尚书对这位孙女极为宠爱,也就由着她了。燕京城内也有传言,说是孟尚书属意的孙女婿是沈熙之的长孙沈宗道,恰好沈宗道至今也未曾娶亲,但老相似乎对这门亲事不甚积极,所以就耽搁了下来。

此次燕维疆让沈宗道和孟芷一同陪着太子姚曦出游,并让他们看顾随同的亲贵子弟,未尝没有撮合这门亲事的想法,毕竟这一对品貌才学都十分登对的金童玉女,至今都未曾走到一起,着实令人唏嘘。

姚曦等人此行一路向西,直到燕山脚下的龙泉寺,因其内有龙潭及柘树,民间又称其为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初名嘉福寺。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华严和尚以破败的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并改名为龙泉寺。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将寺改名为大万寿寺。大虞收复河北后,又将寺名改回龙泉寺。

虽说七月流火,进了立秋时节,酷暑已过,但是天气还是十分炎热。龙泉寺位处燕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怡人,无论是避暑还是进山游猎,龙泉寺都是个极好的去处,尤其是离着燕京还不远,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

沈宗道一身劲装骑在马上巡视着车队,五十余辆大车被浩浩荡荡的士卒围在中间。车队中除了贵人们的车架,还有不少辎重,其中十辆双驾大车,车厢全部用木板封死,外面还蒙上了厚厚的帷布,酷热的天气下,其挨着车厢的车架上竟还由着一层白霜,水珠不停地从车架缝隙处滴落。

这十辆大车中载着的是从王室冰库中取出的冰块,五辆大车中冰镇着新鲜的瓜果,另外五辆中的净冰供贵人们取用。日头下,沈宗道的汗珠也像冰车上的水滴般不断滴落,看着这十辆大车,沈宗道不禁幽幽一叹。

正巧在此间,一辆华贵的马车来到沈宗道马旁,一名容貌清丽的女子掀开车帘看向沈宗道。此车正是孟芷的车驾,此刻她的马车中还有几位少女在一同品尝瓜果。

孟芷听到沈宗道的那声叹息,少女对着沈宗道展颜一笑,“沈世兄因何事烦忧?”

沈宗道这才回身看见孟芷,笑着对孟芷拱手见礼,“没什么,只是刚才看见路旁不少农人在烈日下劳作,不禁有些感慨民生之苦,伤春悲秋,文人通病,让孟小姐见笑了!”

孟芷拢了拢鬓间的长发,笑眼看着沈宗道,“世兄有体恤百姓之心,将来定能辅佐王上让百姓安居乐业,是百姓之福!天气炎热,世兄还是回车驾歇息吧!”

孟芷话音未落,同车的一位少女就凑到车窗处调笑道:“是啊是啊,探花郎,日头将你晒黑了,我们芷姐姐可是要心疼了!”

少女此话一出,车厢内顿时一阵娇笑,孟芷白净的脸颊腾的一下通红,连耳朵都红艳的如樱桃一般。孟芷顾不上失礼,一下子缩回车里,并将那名少女拽回车内,车架内顿时又是一阵笑闹之声。

被那名少女一通调笑,素来稳重的沈宗道也不禁脸颊微红,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骑着马走远。

在姚曦一众出游之际,燕国行中书省官邸之内,大虞礼部尚书李宗义正在与燕国丞相沈熙之密谈。二人此次要商议出大虞此次给予燕藩的真正赏赐。

房间内,沈熙之与李宗义对面而坐。因为此次燕藩对姚曦到来的礼遇,李宗义也不愿为难燕藩,所以见面客套几句之后,李宗义直截了当的抛出了自己这边给的价码。

朝廷允准两辽再扩充五军的兵力,在大虞兵部建册立档,也就是说朝廷也将负责这五支新编守军一半的军饷粮草,并且承诺等到这边谈妥之后,粮草军饷即可全数运到燕京,以后燕国的军饷粮草也不会再有拖欠。

面对李宗义的表态,沈熙之扯动脸皮笑了笑,“正然,朝廷未免也太小气了些,拿下辽东如此大功,就这些不痛不痒的恩赏,你也说的出口?”

李宗义面不改色,做生意讨价还价本来也没有直接把底牌亮出来的,李宗义也没想着一开始就满足燕藩这边的胃口,“既然如此,那师相您说,如何才算朝廷不小气呢?”

沈熙之淡然开口:“两辽十军三年的全部粮饷,全以步军算,粮食一百六十万石,军饷四十五万两,不要白银,全部要制钱,今年内如数运抵燕京!”

听完沈熙之的话,李宗义顿时眉头紧皱,两辽三年的全部军饷倒是可以接受,但是沈熙之提出的军饷全部以制钱发往燕藩确实不小的难题。

大虞钱法铜钱分五等,每枚铜钱以重量分别当十文、五文、三文、两文、一文,银每两兑钱一贯小钱一千文,四十五万两,就算是全部是当十文的大钱,也要四千五百万枚。

大虞一统天下之后,一直面临缺少铜钱的窘境,前宋时的许多铜矿已经枯竭,现如今只有江西德兴、铅山两处大铜矿。同样,白银的产量也不多,而且白银价贵,民间不便流通,所以两相作用之下,很多地方的百姓平时还是以物易物。

也正是因为朝廷掌管了江西,掌握了天下钱脉,所以才有底气要对五大藩王徐徐图之,钱荒之下,商贾百姓皆有不便,都会损耗藩国的实力。但若是此次答应了燕藩的要求,必然会大大缓解燕藩境内的钱荒,所造成的影响,可比给燕藩几十万两银子或者丝绸布匹麻烦的多。

不过这等盘算不能宣之于口,李宗义只好找些其他的由头,“师相,您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些,三年的粮饷,加一起将近一百三十万两,这还不算从洛京运往燕京征发民丁的损耗。更何况太子殿下此次来燕京,给燕王的诸多丝绸棉布等赏赐也接近一百万两。如果再加上今年发给燕藩其余各军一半的粮饷,您这一下子要从朝廷拿走四百万两啊!”

沈熙之自然明白李宗义心中所想,于是开口揶揄道:“正然,你若是真是嫌给的太多了,我可以去跟王上说,将此次太子殿下带来的丝绸赏赐全都退给朝廷,还可以再向朝廷进些皮草人参,你看怎样?”

李宗义讪讪一笑,已经送出去的赏赐哪有再收回的道理,更何况还有一部分已经被太子姚曦借花献佛送给了燕琪儿。没办法,李宗义只能再开口打了个折扣,“师相,你也知道朝廷制钱全靠赣铜,一下子拿出那么多制钱,朝廷也很困难,这样吧,二十万两兑成制钱,再多给五万两白银,总计五十万两的军饷,如何?”

“好!一言为定!”

见沈熙之痛快答应之后,李宗义又开口说道:“师相,还有一件事,我要代表朝廷走一趟辽东,向高丽王王昛宣旨,准其入洛京朝贡,接受朝廷封赐!”

此言一出,沈熙之的眉头紧皱,当即说道:“王昛?朝廷难道不知王昛已经禅位于其子王謜?”

话一出口,沈熙之就明白自己多此一问了,朝廷当然知晓,此番定是担心王謜与燕国走的太近,怕高丽对燕国死心塌地,眼中没有朝廷,所以才要把已经禅位的王昛再度扶上王位,以此掌控朝廷。不过如此一来,很可能导致高丽生变,进而影响辽东。

但沈熙之也明白,李宗义说出此言就代表此事已成定局,所以未等李宗义解释,沈熙之就再次开口说道:“五十万两军饷中的三十万两银子兑成制钱!”

沈熙之的话语中没有半点商量的意思,显然是被朝廷此番举动惹出了几分真火。李宗义面对沈熙之还是十分敬重的,此时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朝廷此举确实让辽东平添了不少变数,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

十万两白银的制钱,千里之外的高丽就注定了又一次的风云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