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0章 消息快速散开

老皇帝见夏二哥无话可说,就越发认定,自己说对了,他看夏二哥的视线里,从偏见,到了厌恶。

老皇帝起身,敷衍道:“夏家,不是最宝贝他们的小闺女吗?”

老皇帝看向一旁低着头,显得畏缩胆小的夏末一眼。

老皇帝看不到夏末的脸,也没打算仔细看,说:“亩产水稻六百斤的功劳,就封一个乡主,土地就赐其所在的家乡的村子。”

老皇帝丢下这句,迈着脚步离开。

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皇帝就那么点赏赐,就将人打发了?!

夏末依旧低着头,装出一副胆小的样子,直到老皇帝走出去,离开江王府,她才抬头,似笑非笑的望向皇甫千。

皇甫千歉意的看向夏父,故意流露出心中的无奈。

夏父是有些想怨皇甫千的,可对上皇甫千的神色后,也明白,皇甫千也是没办法的,心里那点怨,也就消失了。

夏大哥与夏二哥对皇甫千抱了抱拳。

皇甫千,小声道:“江王府内,也有今上的眼线,我不能多说,但本王不会让你们吃亏。”

“多谢,”夏末盈盈福礼,看似礼貌,却做出了十足疏离的模样。

她本来,想要水稻的功劳,是为了让夏二哥仕途走得顺些,结果万万没想到。

她有些生气,暂时不好直接对有龙气护体的老皇帝发泄出来,那她就对着他儿子。

皇甫千看向夏末那疏离的样子,想到几个月的努力,结果老皇帝整那么一出,他们两个关系,又退回去了!

皇甫千心里涌起一阵阵的不舒服。

然此时,事情没安排好,他也不好解释。

“走吧,爹娘,”夏末对夏父他们招呼。

“我们告退,”夏父他们对皇甫千抱了抱拳,退走。

夏父他们还没离开江王府,市井之中,就已经有亩产六百斤水稻的消息传开来。

上京城外区的一处茶摊上——

围坐了几个今天才赶至上京城的行脚商人。

行脚商人身上,还带着他们这次倒卖的货物。

“听说了没,令州府城,安平县那里,有农户写出了亩产六百斤的水稻的消息,”行脚商人甲对行脚商人乙说。

两名行脚商人,竟是互相认识的。

行脚商人乙点头:“我听闻消息,还特地赶去看了,听说,是一家姓夏的人家种出来的!”

“对,”行脚商人甲说:“我起初也不相信的,特地绕道,险些跑死马的,赶去瞧了,问了当地很多人,都说有这回事!”

行脚商人乙望向天际,由衷道:“现在水稻亩产都有六百斤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回家种田?谷子,一斤可是能卖八文呢,六百斤,可就是四千八百文,也就是四两,一亩田地产四两,我家就有十亩天,一年就有有四十两,可比我这跑来跑去省心多了,赚的也稳。”

“可不是,我也有十二亩田地……”

“你们刚才说的消息,真的假的?”

茶摊上还有其他茶客,心中的好奇就像有猫挠似的,实在是压不住好奇,围上行脚商人甲、乙。

“真事,听说江王将种出亩产六百斤的人家,唤来上京城了,想来,今上也知道了,”行脚商人甲说。

“咝,亩产六百斤,我手里也有三亩田地,我是不是一年也能赚个十四两左右??!”

茶客甲换算着价值的时候,也忍不住激动了。

“还有一件事情,你肯定不知道,”行脚商人乙卖弄关子,故作神秘。

“快说,说不定你说的消息,我知道呢?!”行脚商人甲心焦的催促。

“听说夏家,今年种了两季水稻!”行脚商人乙看所有围过来的几十个人,都好奇,他才施施然的公布答案。

“两季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年种两回,收两回啊,”行脚商人乙笑眯眯道。

“啊咝……”

换算清一年收两回,可能有的盈利的瞬间,在场,好些人猛地倒抽一口冷气。

“真的收了两回?”茶客甲不可置信的追问。

“当然,第一季,是开春三月种的,七月就收了,第二季嘛……我可是听说了,他们是六月就开始育苗了,第一季水稻收了,第二季,隔不出半个月,就种下去了。”

“一块田,第一季收六百斤,第二季还是六百斤,一年就是一百二千斤,谷的粮价是八文钱,一亩田地换算下来就是……”

人群已经有人激动的换算上了。

“天呐,天呐,天呐!我要能一年一亩田地收一千二百斤,我跑什么行脚商啊!我要回家种田去!”行脚商人甲没绷住,惊呼出声。

行脚商人乙笑笑,点头:“我也准备好了,明年就好好种一年田。”

“可惜我手里没田地!要是我手里有田地,这一年到头的粮食,不就能自己种了?!能省不老少银钱呢!”

“……”

茶摊上的讨论,很快以茶摊为中心点,向上京城的四处散去。

消息传得快到,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已经满上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此时上京城的街角,或者街头、街尾,都在讨论水稻的事情。

有往好里想的,自然也有往坏里说的。

“那个夏家,可真厉害啊,怎么想到种两季水稻的!而且……还让他种出了六百斤亩产!”

“田地是要休息的,一年种两回,我估计,那田地啊,很快就要从肥田变瘦田,到时候,一季想收六百斤?做梦呢!”

“土地娘娘要是觉得累,不给收成,可怎么办??!”

不看好的居多。

“虽说一年种两季不可取,但这一季就能亩产六百斤,还是很厉害的,可以种种,不知谁手里有那水稻种植之法?”

“……”

* * *

讨论声,暂时还没传到老皇帝耳中。

老皇帝离开江王府,并没在上京城内逛,而是心情不好的打道回宫。

老皇帝回到宫中,就让辅臣拟了册封的的圣旨下去,又叫来万司农。

中年人万司农也没听到水稻亩产的消息,正因为皇帝叫他,心有疑惑。

万司农准备好了,等见着皇帝,他就直接把自直播系统那里得到的《水稻种植技术》的书,进献上去。

好饭有时候,也怕晚,还是先递上去,然后明年开始试种,更加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