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夜一听李大亮此言,不禁哑然失笑,心中暗道:

论起人脉交情,自己与那些世家早已是势同水火,视彼此为眼中钉、肉中刺。

转念一想,既是敌人,又何须顾及颜面,直接向他们索取便是。

若他们胆敢不从,休怪我楚王手段狠辣,不留情面。

想及此处,李夜目光一凛,径直对李大亮说道:“李大人,那些世家贵勋之人我自会设法讨要,

但正如你所言,他们皆是这些家族的家生子,忠诚度难以保证,我亦难以全然信赖。

如此,李大人,你可否从你那边调拨一些精干之人先给我用,等我那边稳定之后,我就将他们给你还回来!”

李大亮闻听李夜之言,心中暗自嘀咕:你这是把我当傻子啊,借出去的人哪还有归还的道理。

于是,他干脆利落地回绝道:“王爷,非是微臣不愿相助,实在是眼下人人皆忙于手头事务,

抽不出半点空闲。王爷此举,着实让微臣为难了。”

李夜闻言,眉宇间不禁蹙起一抹褶皱,旋即他换了个思路,缓缓言道:

“李大人,您掌管工部这等庞大机构,想必手下不乏一些因受宠而骄横,

或是自恃才高而傲慢的工匠。这些人,或许正可为大人分忧解难呢。”

李大亮闻言,心中顿时泛起了嘀咕。

诚然,在他的工部之下,确有这样一群老师傅存在。

他们每次对待李大亮总是漫不经心,但凡有任务分配下来,

总要寻些由头,挑三拣四,让本该顺畅的工作变得棘手异常。

工部本是个清净闲适之地,却因这些老师傅的搅和,平添了诸多烦恼。

更为棘手的是,这些老师傅个个资历深厚,手下徒弟众多,

工部之中,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门生故旧,李大亮自是得罪不起。

故而,他只得耐着性子,好言相劝,将这些老师傅视为工作中的一大阻碍,小心翼翼地周旋其间。

这些人嘛,倒是可以暂且拨给李夜使用,只是,他们个个都是难伺候的主儿,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若真这么做了,岂不是会惹得李夜心生不满?

李大亮心中暗自盘算,左右为难,实在难以决断是否该应承下李夜这桩请求。

而李夜,似乎早已洞悉了李大亮心中的顾虑,他直言不讳道:“李大人,这些人我暂且借用一番。

倘若他们难以差遣,我定会第一时间将他们完好无损地送还。

请您放心,我李夜绝非忘恩负义之人,绝不会亏待了他们,更不会忘了您这份人情。”

李大亮闻言,瞬间洞悉了李夜话中的弦外之音,当即爽快应允:

“既如此,王爷稍候片刻,我这便去将人请来。

至于他们是否愿意随王爷同行,那便要看王爷的本事了。”

李夜轻轻颔首,感激道:“有劳李大人费心。”

李大亮恭敬行礼,转身离去。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他领着十几位老者缓缓步入。

这些老者皆满头银丝,衣衫略显褴褛,步履蹒跚,

然而那双眸却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之光,一望便知,皆是高人。

众人甫一踏入屋内,便各自寻觅了舒适之处落座,全然未将李夜放在眼里。

毕竟,这群人均是为皇室效命之人,身上多少沾着些皇家的光环,

对旁人轻视几分,似乎也情有可原。

李夜呢,他自是深谙“礼贤下士”之道,对此等怠慢并未过分介怀。

李大亮望着那些略显傲慢的老者,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他只得将李夜的真实身份向众人揭晓。

听闻此言,那些原本还端坐的老者不禁愕然,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稚嫩的少年,竟是位尊贵的王爷。

礼数不可废,他们连忙起身,正欲行礼拜见。

李夜微微一笑,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笑道:“各位都是前辈,行礼这可折煞晚辈了!”

那些老人们未曾料到,这位王爷竟会如此给他们脸面,纷纷以拱手回礼,算是作了应答。

李夜的目光转向李大亮,说道:“李大人,有劳您先回避一下,我有些话想与这些老师傅们聊聊。”

李大亮见李夜如此说,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得点了点头,随即退出了屋子。

待李大亮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李夜的目光便直接落在了那些老师傅们的身上,

他缓缓开口:“诸位老师傅,晚辈今日特地前来拜访,实则是有一事相求。

此事非同小可,关乎尔等工匠这未来!”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听闻李夜之言,神色瞬间变得凝重,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他。

其中一位显然是众人之首的老者,缓缓开口:“王爷啊,我等深知您身份尊贵无比,

但您这般言语,岂不是在拿我们这些老骨头打趣?

我等虽有幸为皇家效力,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奴仆的身份,

哪有什么通天彻地之能,去改写工匠们的命运呢!”

李夜心知这些老者难以揣测他的用意,毕竟他们大多目不识丁,

与之高谈阔论、晓以大义,无异于对牛弹琴。

于是,他稍加思索,开始整理思绪之后说道:

“各位老师傅,听本王一言,我绝无戏谑或取乐之心。

我此番举动,实则是为了撼动工匠在大唐的固有地位,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我正筹谋着创立一个全新的部门,其核心不在于循规蹈矩、按图索骥,

而在于破旧立新、锐意进取。

为此,我亟需各位在各自行当里技艺超群、登峰造极的老师傅鼎力相助。

我需你们慧眼识珠,为我精挑细选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才;

我更需你们倾尽所学,与我携手共创那些能造福大唐的新奇工具与器具,

还有那些能增强我大唐军事力量的新式军械。

让我们一同,为大唐的繁荣与昌盛,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那些年迈的工匠听了李夜的一番话,脸上露出迟疑之色,轻声问道:

“王爷,我们这些老骨头,真的能做到吗?”

李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语气坚定地说道:

“当然可以,诸位的手艺皆是炉火纯青,又在这行当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心中必然积攒了无数奇思妙想。

我们的第一步,便是将这些宝贵的想法付诸实践,这便是创新之所在。

只要是对百姓有益,那便是真正有用的创新。

而且,我李夜在此以楚王之位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的创新有了成果,必有重赏。

轻者,金银财宝不在话下;重者,若是对整个大唐有益,封官赐爵亦是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