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原始搞科研 > 第121章 地基的建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鱼塘一直是宋遥心中的牵挂。

总是将鱼养在溪流中并非长久之计,虽然捕捞方便,但完全依赖地笼捕鱼,鱼情好时固然有收获,一旦溪流中的鱼资源减少,村庄便会面临无鱼可食的困境。

将鱼养在池塘中,村民们还可以适当投喂,这样的环境肯定比溪流中要好得多。

溪流中的鱼只会越养越瘦,从未有过越养越肥的情况。

在村庄附近挖坑取土,可谓一举两得,既满足了黄土的需求,也为村庄捕捞的鱼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至于这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让鱼更好地成长,还是为了提升食物的口感,那就只能各抒己见了。

这段距离将黄土挖回部落制作砖头显然便利许多,毕竟路程不远,就地取材制砖还能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毕竟泥土制品稍一颠簸便易碎,能少折腾自然是最好的。

部落的筑墙计划率先从构造简单的兔子圈着手,相较其他牲畜圈舍,这里已有一面现成的土墙,加之兔子们早已在此挖窝安家,对墙体高度的要求便不那么苛刻,只需能抵御风雪侵袭即可。

毕竟这土坡是部落自行挖掘而成,兔子们也是无奈之下才在此掘洞筑巢,环境自然比不得野外那般优越。

夏季时节,简陋的棚子足以遮阳挡雨,然而到了冬季,这般设施便显得力不从心。

既然决定建造,质量自然要精益求精,至少确保土墙能稳固使用数年,否则这般大兴土木便失去了意义。

经过与狼匠的商讨,最终决定搭建一座一人高的兔棚。

这样的高度不仅便于日常喂食,也利于部落捕捉兔子,而且对于其他小型动物而言,虽略显低矮,但只要不是体型庞大的肿脚鹿之类,居住其中并无大碍。

如此一来,即便日后不再用于饲养兔子,也可转作他用,比如养羊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兔子圈木棚的搭建过程显得尤为便捷,关键在于梁子可以直接插入后方的土坡,极大地减轻了狼匠的施工负担。

如今的兔子圈是由先前几个小圈合并而成,规模已相当可观,横向宽度达到了二十米。

令人惊叹的是,狼匠与北一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搭建,目前仅剩下铺设棚顶的工作。

棚顶的设计也别具匠心,除了基础的一层竹子外,中间还巧妙地加入了一层稻草,显着提升了防水效果,同时也减少了茅草的用量。

部落周边的茅草资源本就有限,主要分布在河岸两侧,数量并不充裕。

尤其是今年重建各类牲口圈时,已大量砍伐,现存资源所剩无几。

后续还需对其他设施进行修补,并且要为冬季可能的大雪做好准备,以防房屋被压垮后能有足够的材料进行重建,因此必须节约使用茅草。

值得一提的是,稻草的使用效果相当不错。

只要铺设得足够厚实,保暖性能极佳,而且数量充足,堆积如山的稻草尚未大量消耗。

此次正好可以多加利用,不仅用于房屋顶部的覆盖,还可以铺设在牲口圈内。

考虑到部落中牲口众多,而兽皮资源有限,价格低廉且实用的稻草无疑是最佳选择。

如今,留守部落的成员每日需挑回两担泥土,任务虽不繁重,但挖土过程却格外耗时。

尽管他们留守在家,能完成这两担泥土的搬运已属不易,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待这些泥土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便会统一制作成土砖。

此时,夹杂其中的草料已逐渐泛黄,即便是用石刀也能轻松割取,相较于黄土而言,处理起来更为简便。

兔子圈的规划宽度仅略超两米,这已是经过多次放宽后的结果,再宽则显得有些奢侈。

每隔三米需筑起一道墙,以抵御冬季厚重的积雪,毕竟木棚的承重能力有限,主要还得依靠这些土墙来支撑,因此墙体必须建得密集些。

如此一来,兔子圈仅中间的土墙便需建造十一堵之多。

这主要是因为兔子圈宽度较小,不适合使用粗大的梁木,所用木料多仅大腿粗细。

相较之下,其他牲口圈的建造则宽松许多,至少无需如此密集的墙体。

十日后,首堵墙终于动工。狩猎队与采集队各留五人协助,毕竟部落中的青壮年人数有限,而筑墙又是项耗费体力的活计,部落里的人力显得捉襟见肘。

黄土砖早在五天前便已制备妥当,经过连日晾晒,已然达到了使用标准。

即便只是构筑一个简陋的土坯圈,宋遥仍决定再向下挖掘两块砖的深度作为地基,以确保墙体更加稳固。

砌墙看似简单,但要砌得笔直却非易事。

宋遥虽非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即便是面对一人多高的墙,他也一丝不苟地用石块坠线来辅助施工。

作为粘合剂的黄土,宋遥在其中特意掺入了部分陶土,经过反复搅拌,粘性显着增强。

部落中缺乏专业的砌墙工具,宋遥只能亲自动手,细致地抹平墙面。

所幸他先前已请狼陶和狼瓷烧制了一批适用的陶盆,如今用来盛装搅拌好的黄土,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免去了频繁取土的麻烦。

这些陶盆虽略显沉重,每个重达十余斤,但其作用与后世常见的灰桶颇为相似,实用而巧妙。

宋遥选用黄土作为粘合剂来搭建地基,然而这种材料却有一个显着的弊端——干燥速度极慢。

为了确保每两块砖之间能有足够的黄土粘连,宋遥不得不放慢施工进度,每垒砌三四层砖就必须停下来等待一段时间。

在这段等待的间隙,他便会转而开始打下另一个地基。

原本,宋遥计划每天同时进行两个地基的施工,以便能够顺利地架设梁子,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交替作业的方式竟使得他能够同时推进四个地基的建设。

这边等待干燥的时候,他正好可以去处理下一个地基,反而使得整体进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