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林英眉头紧锁,林琴接着说道:“我告诉你,这笔钱不让他用了他心里不得劲,不然我还真不打算跟他算得这么轻,反正爸我管着,他想花钱就花钱,不想花钱就存着,想怎么折腾都随他,钱不够了我给他补上,你不用操心。
一会儿我带你去看看那房子,要是满意我就直接付钱,回头你再跑一趟,把这房子过户到你名下。”
说着林琴看了徐大海一眼,压低声音道:“记住,是你的名下,咱爸给你买的,跟你婆家没关系。”
林英连连点头,“我明白......就是这个钱也太多了,爸辛苦了一辈子,就攒了这么一些钱,一下子给花了,他不得心疼得睡不着觉啊!”
林琴乐了,“还真不会!他现在只担心有钱没地方花而已,一会儿跟姐夫说一声,我们出去,等暑假过后我又要上课,到时候还真没空。”
林英有些诧异,“上啥课?”
林琴把自己上扫盲班的事情给说了,“老年大学的老师说了,我这个扫盲班上完还能参加高考呢!”
“哟!那我岂不是能有一个高材生妹妹了!”林英打趣了一句。
林琴目光灼灼,没有回应,只把话题继续转移到买房子上面。
等林义把两个孩子接回来。
徐大海立马去陪林义说话,“爸,我跟阿英要搬新房子,想请你们一起过去热闹热闹。”
林义闻言,面上多了几分欣慰之色,寻思道:“阿琴怀孕不好出门,文军那边要忙着做生意,等他忙完最快也要早上十点,十点出发去你们那边正好中午,吃顿饭又得马上赶回来,实在不行就我带着两个孩子过去一趟。”
徐大海也知道陈文军这边有多忙,理解地点了点头,“这样也行。”
不一会儿陈文军回来了,徐大海又说了一遍搬家的事,邀请他过去。
陈文军并没有当场拒绝,“到时候我看看,爸先带孩子们过去,我这边看看时间,要是早的话就过去。”
徐大海高兴地直点头。
一家子聚在一起吃了饭休息一会儿。
林琴去房间把钱和账本拿出来交给徐大海和林英过目,“这是这段时间两个孩子下地笼、摸石螺、捡鸭蛋卖的钱,数量和金额我都写在上面,总的有三百九十八块多,差一点四百,我给两个孩子补齐了,这里是四百块,这笔钱有些多,我不敢直接给孩子,你们正好替他们收着。”
徐大海和林英惊得一屁股弹了起来。
说啥都不肯要这笔钱。
林英不高兴地说道:“我们还欠你们钱呢!这些钱当做我们还的债,你赶紧收着!别寒碜我!”
林琴无语,“姐,这是两个孩子赚的钱,阿健阿康又没有找我借钱,我凭啥扣他们的钱?就是你们也没这个资格,我没直接把钱给他们是担心他们弄丢了,可不是让你们昧下这笔钱的!”
“这有啥区别?他们还是孩子,谁家孩子能管四百块?”林英连连摇头。
林琴也不跟她争辩,只严肃道:“反正这钱你们只能替孩子保管,孩子要怎么用由他们决定,你们欠我的钱我又没急着要,慢慢再还就是了。”
林英说不过林琴,再加上潜意识觉得自己做法不对,便讪讪然收了这笔钱。
下午姐妹俩一起去中山路看房子。
林英细细看过之后,还真挺满意的,林琴跟对方讨价还价,最终用八千六拿下两座小破宅子。
先付定金,等完全过户了再付尾款。
林英没带证件出门,还得回去一趟,房子只能先挂在林琴户头下。
姐妹俩忙完已经到了傍晚,林琴请林英下馆子,特地去国兴饭店点了一桌菜。
郑国兴见林琴过来,显然特别高兴,“嫂子难得来我这里吃饭,想吃啥尽管点,今天这顿算我的。”
林琴连连摇头,“那可不行,咱不能占你便宜,我想吃虾饼还有海蛎煎,再来一盘你拿手的酱油水黄瓜鱼和一盘小青菜,两份米饭,两瓶汽水。”
“好嘞!这就来!”郑国兴扭头就去厨房炒菜。
林英见林琴人面广,心里也替她高兴。
姐妹俩吃了饭才回去,到家天都快黑了。
林义知道事情办成了比谁都高兴,挺着腰杆把这事告诉徐大海,“大海啊!这房子就是我给阿英的体己,跟你们老徐家没半点关系,这房子以后也只能留给我这两个外孙。”
“是是是......爸,您的东西您看着安排,我不会插手的。”徐大海拍着胸膛大声保证。
林义这才满意地回屋。
等林义一走,徐大海同林英感叹道:“同样是当爸妈的,怎么我爸妈和你爸妈区别这么大!这下我是真的嫉妒你了!”
这话林英爱听,得意洋洋地把林义和林琴夸了一通。
第二天一早,两口子就带了两个儿子回村。
乔迁在三天后,到时候林义再过去。
临走前,林义琢磨着跟徐大海说道:“那天一大早我就过去,带上一些海鲜,给你们撑一撑席面。”
徐大海赶忙拒绝,“爸,你已经给我们花了够多的钱了,可不能再用你的钱了!”
“去去去,我决定的事情就是通知你,赶紧走吧!还有,阿琴说了,那四百是两个孩子的,你们可不能随便给挪用了!”
林义叮嘱完,回头看向两个外孙,面色瞬间变得特别慈爱,“阿健阿康回去好好学习,期末考考好了再让你妈送你们过来,外公带你们继续赚钱!”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应下。
转眼到了徐大海办乔迁宴这天,凌晨四点林义就和陈文军出发去南港,将提前定好的海鲜全都装上船。
回到南港的时候,陈文军提前联系好两辆三轮车,让林义带着两个孩子和那些海鲜去客运站。
客车晃悠两个小时才到徐家村。
司机帮着把那些海鲜搬下来,林英早早带着两个儿子在路边等候,看见那么多箱海鲜,赶紧回村招呼人手过来帮忙。
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凑热闹的,一群村妇闻讯跑出来,一双双好奇打量的眼睛落在林义和两个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