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北静郡王水霖
为此,北静郡王水霖特别设置了路奠,又命令麾下的各位官员在此等候侍奉。他自己则在五更时分入朝处理公事,等到公事处理完毕后,便立刻换上素服,乘坐大轿,鸣锣开道,张伞而来,一直到达棚前才落轿。
北静郡王水霖膝下有一个嫡子,名叫水溶,如今不过十四五岁年纪,长得容貌俊美,风度翩翩,在京城中颇有名气,而且性情谦和,是个出了名的好公子。
当宁府的大殡队伍到达北静王的祭棚处时,贾赦、贾政和贾蓉三人急忙迎上前去行礼。水霖在轿内欠身,面带微笑地还礼,之后双方又客套了几句。水霖随即回头吩咐长府官代替他主祭代奠。
贾赦等人在一旁还礼完毕后,又转身过来向北静王谢恩。谢恩过后,水霖对贾政称赞了几句宝玉,说如果方便的话,倒很想见见他。贾政一听,连忙回去领了宝玉过来。
宝玉平日里也听闻过一些关于水霖的事情,据说他是一位容貌秀美的贤王,膝下有一子名叫水溶,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
宝玉年纪尚小,可是生来便最好俊美之人,因此他对水溶一直怀有想见一面的想法。至于拜见北静王水霖,宝玉也表现得非常从容和得体,礼数周到。
水霖见宝玉这般姿态,又见他面若春花,目如点漆,不免心生喜欢,又称赞宝玉果然如‘宝’似‘玉’,名副其实。
看过宝玉出生时候带的那块玉石之后,水霖又询问了宝玉的年龄和所读之书。宝玉都一一如实回答。水霖见他言语清晰,谈吐优雅,心中对他的喜爱之情愈发深厚,于是抬眼嘱托贾政,往后无事,倒是可以多叫宝玉到北静王府上走动。
贾政忙躬身答应,随后,双方又寒暄了几句,水霖这才乘舆离去。而贾赦等人也随即转身,继续送殡的行程。
宁府送殡的队伍一路上可谓是热闹非凡,到城门前,只见贾赦、贾政、贾珍等诸位同僚和属下早已在此设立了祭棚,准备迎接宁府的送殡队伍。众人见到送殡队伍到来,纷纷上前祭拜,宁府众人则一一谢过。
待祭拜仪式结束后,送殡队伍方才出城,朝着铁槛寺的大路缓缓前行。此时,贾蓉来到诸位长辈面前,恭敬地请他们上轿或上马。于是,贾赦、贾珍等一辈的人各自登上了车轿,继续前行。
此时王熙凤因担心宝玉在郊外纵性逞强,有个闪失,因此她赶忙命小厮去唤宝玉过来,不一会儿,宝玉便来到了车前,王熙凤见宝玉来了,连忙笑着哄他上了马车。
哄着宝玉上了轿子之后,两人偶尔说笑,王熙凤却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为别的,为的是来之前那几日贾母嘱托给她的两件事。
贾珍送葬贾母本是想一同前往的,只是因着她年岁实在是大了,过新年又总是忙,虽然强撑着过了整个正月,但前几日还是没能撑住,病倒在了床上。
老人病来如山倒,因着这事,贾赦贾政、贾珍等人轮番劝贾母不必过去,不过即使不来,水月庵和铁槛寺这两处地儿的开销也成了贾母的一块心病,临行前硬撑着又一次叮嘱王熙凤一定要将这两处地方好好整治一番。
王熙凤如今犯愁,为的就是这件事,贾母如今把搜罗到的证据也给她了,证据一是铁槛寺里,族中的子弟们竟然夜夜在那里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证据二是水月庵里的老尼姑做了不少拉皮条的事情,贪财害命、拐人卖人,赚的盆满钵满。
铁槛寺本是贾府的寄灵之所,是祖先安息的地方,理应是一片庄严肃穆之地,专为死去之人所用。然而,如今这群人却借着贾府的权势,将它变成了一个充满世俗欲望和罪恶的聚集地,暗地里隐藏着如此多的淫秽之事,实在是有辱祖先的清誉。
而水月庵更是本应是一个清净之地,供人修行和祈福。但如今,这里却被这些人玷污,成为了他们满足私欲的场所,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王熙凤看的心惊又觉得不好惩治,但是如今这群人都乱成这样了,不管自然是不行,且她如今背后还有贾母撑腰,真出了事情还有贾母在哪儿顶着,怕倒是没什么好怕的。
想到这里,王熙凤心里稍稍安定,贾母的意思是该送官的送官该打发的打发,不过除非必要条件,否则不可滥用私刑,至于族中子弟,若有告发者,也直接不留情面的一并处置了,若是情节实在严重,禀了贾蓉族谱除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