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保国颔首,眼神中透露出思索:“这些问题确实棘手,不过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从资金方面来说,帮助其他农场建立糖加工坊,前期肯定得投入不少资金,可如果能在后期获得高额回报,这风险也值得冒一冒。”
“场长,资金的投入确实是个关键问题。
以咱们红糖目前挣到的利润,一部分用于农场的日常运转,一部分还要支援军区,剩下可用于扩大生产的钱并不多。
就算咱们愿意投入,万一合作农场的经营状况不佳,无法按时偿还,咱们的资金链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现在政策......
咱们还得考虑政策对合作模式的影响,要是突然收紧,限制合作规模,那咱们前期的投入可就全打水漂了。”
汪保国叹了一口气,目光望向远方,权衡利弊:“话虽如此,但错过这个扩张的时机,我又怕以后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咱们能不能先找一两个条件合适的农场试点合作?”
“试点合作倒也不是不行,但还有一些关键问题。
比如市场波动,红糖的销售受季节、甘蔗等因素影响很大。
如果合作后遇到市场不景气,库存积压,容易产生矛盾。
还有农场之间的合作,管理者并不是同一个人,经营理念有可能会存在差异。
而且咱们也没办法保证,其他农场一定会按照程序执行,万一......”
汪保国皱眉,陷入更深的思考:“这些问题确实不容忽视,看来合作的事比我想得要复杂得多。”
池雨微接着说:“而且,从技术角度讲,我们的制糖技术虽然成熟,但要传授给其他农场,还得考虑技术保密的问题。
万一技术不到位,又或者生产工序出了问题,生产出劣质产品,也会影响我们南田农场红糖的声誉。”
汪保国沉默了许久,他也不得不承认池雨微说的每一点都切中要害。
心中五味杂陈,既为池雨微的深谋远虑感到欣慰,又为自己那个宏大计划暂时无法实现而感到失落。
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看来,还是得再等等,再好好谋划谋划,小微,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现在这个 70 年代,无私奉献就像是高悬的道德标杆,被众人敬仰与推崇。
走在大街小巷,宣传栏里张贴的都是那些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先进事迹。
广播里,也日复一日传颂着无私奉献者的感人故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行为向这个标准靠拢,似乎只有做到毫无私心,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时代建设者。
池雨微,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内心深处十分明白,人活于世,怎么可能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呢!
她也不例外,在内心的某个角落,也藏着属于自己的小算盘。
但她为南田农场的糖加工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绝不是因为那点私心,这些心血与汗水,都倾注着她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们的真挚情感。
当初,池雨微来到农场,看着知青们辛苦劳作却依旧生活困苦,尤其甘蔗收获后,却卖的那般便宜,心中便萌生出建立糖加工坊的想法。
她的初衷十分纯粹,就是想要帮助农场增加收入,改善知青们的生活条件,让农场快速发展起来,这样,大家也就不用那么辛苦。
为了这个承载着无数期望的计划,池雨微就像被命运的齿轮紧紧咬住,陷入一场争分夺秒的苦战。
白天,她一头扎进军工厂的翻译任务中。
作为翻译,她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将晦涩难懂的技术资料,精准无误翻译出来。
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如同密不透风的网,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偏差,影响甚大,她不得不反复琢磨,修改。
夜幕降临,所有人陷入沉睡,池雨微却依旧无法停歇。
回到宿舍,就着昏黄的灯光,她便坐在书桌前,开始了对糖加工坊的反复思考。
面前堆满了各种关于糖加工坊的资料,有市场调研报告、设备清单、人员培训计划。
池雨微的眼神在这些纸张上来回游走,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若有所思。
仔细核算着每一项成本,思考着如何优化生产流程,怎样才能开拓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那些夜晚,时间变得无比漫长,又无比短暂。
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疲惫,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只想尽快完成这个计划。
加工坊成立后,员工的培训又成了她的心头大事。
手把手地教知青操作设备,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耐心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他们熟练掌握。
如今,糖加工坊终于步入正轨,机器有序运转,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员工也都能独当一面,这一切都凝聚着池雨微的心血。
本想着终于可以松口气,好好休息一下,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
但,就在这个时候,农场长汪保国提议让其他农场加入,共同扩大糖加工坊规模。
池雨微听到这个提议的瞬间,笑容从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奈。
如果这是自己的生意,哪怕再忙再累,她都愿意拼一拼。
毕竟在现代社会,付出的努力最终都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回报,无论是物质上的财富,还是精神上的成就感。
可现在呢,每个月拿着二十多块钱的微薄工资,却要操着这么多的心。
这简直比现代 996 当 “牛马” 还累,那时至少还有明确的职业晋升和丰厚的薪资作为动力,而现在,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却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糖加工坊,她已经牺牲了太多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了极限。
要是再让其他农场加入,后续协调各方、扩大生产规模等一系列繁琐事务,她实在是没有那个心力去应对。
池雨微叹了口气,抬手扶额头,脸上写满了疲惫。
目光缓缓扫过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这些都是糖加工坊一路走来的见证,也是她日日夜夜心血的倾注。
此刻,她的内心无比清晰,当下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
也不光是累这一个原因,池雨微是真心觉得现在不是拉其他农场一起加入生产的时机。
产品知名度还需进一步提升,生产流程也有待优化,自身根基未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无疑是一场冒险。
希望她的劝说,农场长能有真的听进去。
等再过一段时间,糖加工坊的运营成熟稳定,各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
她就辞去糖加工坊主任这个职位。
这段时间的操劳让她清楚的认识到,这样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池雨微想过的是轻松,自由的生活。
现在糖加工坊已经算是达成她最初的计划目标,她也该功成身退。
将糖加工坊交给更有能力、更适合的管理者,让他们去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