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中和之道 > 第102章 害群之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销售约44万辆,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销量均快速增长,离不开财税扶持政策推动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

丁奉为坐在台下认真地听财政部专家的介绍。

跟他一起坐在台下的,除去他们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还有来自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其它几个部委的代表。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的支持,终于在市场上初步见到了成效。

除去财政补助之外,各种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也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然而,这场财政部举办的情况说明会,目的并非是庆功。

相反,这是一场反思会。

“但是......”台上的专家话锋一转:“我们在补贴政策具体地执行过程中发现,

一些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比如,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的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虚报销售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还有,有部分车辆未销售给消费者就提前申报补贴,还有不少车辆领取补贴后闲置。这样一来,就多申报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这些企业不专心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不去开发安全、舒适、有真实竞争力的产品,而是利欲熏心,想尽各种办法钻政策的空子,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不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骗取和违规谋取财政补贴,更重要的,侵犯了守法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合法权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恶劣影响,让我们刚刚获得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的荣誉蒙灰......”

专家越说越激动,到最后不光提高了音量,还挥舞着拳头。

“我们今年年初马上就要启动针对骗补现象的专项检查,一方面针对过去三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车辆,同时抽查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绝对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丁奉为也听得义愤填膺。

“这帮害群之马!”

平时工作中,他接触到不少企业,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厂本身,还是他们供应链上大大小小的供应商们,认真钻研,靠着自己的差异化特长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还是多数,而国家的补贴无疑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但是,一旦补贴被骗,损害的却是这整个群体的声誉。

开完一整天的会,丁奉为觉得头脑发热,但心底那股对骗补企业的怨气依然淤积着,久久不能散去。

好在散会之后,他终于可以走出大楼,在燕华市凛冽的寒风中瞬间清醒。

没过几分钟,他便觉得浑身冰凉,赶紧重回室内,走到地下停车场,找到自己的车,点火,把空调开到最大。

在“呼呼”的热风当中,他总算觉得暖和起来。

“燕华的冬天真是难熬......”

从老家海洋来到燕华工作六、七年了,他依旧没能完全适应这里的冬天。

室外与室内的反差太大。

冰火两重天。

他打开手机蓝牙,挂上耳机,将车开出地库,拐了几个弯,就出了大院的门,汇入堵成一锅粥的燕华晚高峰当中。

身边已经有一些愿意尝鲜的朋友买了新能源汽车,但他还是没有换车,依然开着自己这辆小两厢拓众。

他有时候觉得挺讽刺,自己一天到晚在搞新能源,却不愿去更换一辆新能源车,为环保和减排做点贡献。

而今天参加了财政部这个会议后,他更加不敢换新能源车了。

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正在静滞的车海当中五味杂陈,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丁奉为轻轻的按了按蓝牙耳机。

“奉为......”耳朵里传来海洋方言。

是一个粗粝的男声,音色有些熟悉,但他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还好,他只是思考了两秒,便在记忆中搜寻到了那个人。

他的高中同学陆少鸿,一个从出生到读书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都从未离开过海洋市的人。因为一直扎根本地,靠着父辈的积累和自己的打拼,陆少鸿年纪轻轻便成为汽车巨头海洋汽车的采购部部长,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丁奉为原本的人生轨迹也应当如此,只可惜,为了他永远不可及的那片白月光,他来到了燕华。

虽然仕途上算是顺遂,却依旧孑然一身。

电光火石之间,丁奉为的心情翻滚着。

当然,不影响他接电话。

“少鸿,陆总,你怎么有闲心来找我了?”

“没事就不能找你?”

“你少来,有时候同学聚会都不见你人,哪能没事干给我打长途电话?”

“嘿嘿......的确是有件小事找你问问。”

“说吧,反正我现在也堵在下班路上。”

“这么巧?我也是。”

“......”

“我问你啊,有家搞新能源电池的企业,叫兴能中和,你晓得吗?”

听到这个四个字,丁奉为眉头一皱。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刚刚想到许莎,结果老同学就把郭兴给搬了出来。

不过,他还是回答道:“我还挺熟悉的,他们之前做过我们的几个项目,我还采访过他们的创始人。”

“噢?那看来我找对人了......兴能中和有个叫白穆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这个创始人,最近来我们这里活动得很频繁,我们几个领导对他们的电池还挺感兴趣,让我操办他们供应商入册的事情,但是你知道的,我这个人还是比较谨慎,所以就想打听打听他们的背景,我们的同学当中,只有你和许莎在燕华,恰好那个白穆也提到,他们做过环保部和你们的项目。许莎嘛......上学的时候就很高冷,我肯定联系你啦。”

丁奉为有些胸闷。

干嘛要提她的名字呢......

不过,相比刚刚知晓许莎和郭兴在一起时候的绝望感,他现在已经抽脱出来许多。

丁奉为说:“白穆是他们的创始人之一,他们一共两个创始人,最终做主的是一个叫郭兴的,燕华大学电化学博士毕业。不过,他们现在已经做得很大了,难道还没达到你们供应商入册的标准吗?”

“那倒不是......我其实也听说过他们,领导们也被他们的发展速度和客户群体给说服了,但你也知道,这几年新能源太火爆了,有很多虚张声势的企业出来,所以我还是想做个背调。而他们虽然发展得挺快,毕竟才成立几年时间,创始团队的人品和背景还是很重要的。”

丁奉为倒是认可陆少鸿的逻辑。

毕竟他今天也才刚知道,竟然有这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在骗补。

不过,他不打算说兴能中和的坏话。

抛却个人恩怨,这家企业还是在认真做事,有过硬技术和产品的。

这样的企业值得获得发展空间和机会。

丁奉为缓缓说道:“郭兴和白穆两个人我都还算比较熟吧,都是学霸背景,一个技术很牛,另一个则更全面,把兴能中和做到几十个亿的营收,着实不容易,我虽然不知道你们供应商入册的标准是什么,但我觉得应该是够格的。”

“好,够爽快!那我就放心了,什么时候回海洋,告诉我一声,我请你吃饭。”

陆少鸿便挂了电话。

丁奉为的耳边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很快又钻进熟悉的发动机微微的轰鸣声。

“郭兴,我这可算是以德报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