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5章 青州往事

张新问清孩子所在之处后,先是来到书房。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奶声奶气的读书声传来。

张平坐在案前,读着张新和蔡邕合作的《千字文》。

诸葛瑾坐在一旁,教他认字。

另一张案前坐着一个小帅哥,此时正捧着一本《论语》,看得如痴如醉。

张平进宫时,都还没满三周岁,还没到开蒙的年纪。

那会刘协都七岁了。

七岁孩子学的东西,和三岁肯定不一样。

再加上他名为伴读,实为人质,刘宏也没有专门再给他找一个老师。

张新考校了一番,发现他在宫中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于是便让诸葛瑾做他的启蒙老师,教他认字。

诸葛瑾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只教认字,倒也足够。

反正庶子就是干这个的。

张新走进书房。

诸葛瑾察觉到有人到来,回头一看,连忙起身行礼。

“拜见君侯。”

张平也起身行礼,“拜见阿父。”

一旁的小帅哥也躬身行礼。

“都免礼吧。”

张新看向诸葛瑾,询问了一番教学进度。

诸葛瑾笑道:“大公子聪慧,学得很快。”

“阿父,我今天认了十个字呢!”张平咧嘴一笑。

“那你很棒棒哦。”

张新夸赞了一番。

张平眉开眼笑。

接着张新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比如张平有没有调皮捣蛋之类的。

诸葛瑾摇摇头,“大公子十分守礼,未曾顽皮。”

张新满意的点点头,小孩不皮就好。

不过想想也是,宫中规矩森严,礼节繁多。

张平在里面待了小两年,守礼一些也很正常。

张新示意诸葛瑾和张平继续,随后看向一旁的小帅哥。

“阿亮近来可有疑惑?”

“确有疑惑。”小帅哥挠挠头,“还请君侯指点。”

“哪里不懂?”

张新走了过去,底气十足,“说与我听,我给你解惑。”

小帅哥正是诸葛亮。

诸葛玄一家来到后,张新征辟了诸葛瑾为侯府庶子。

当然,诸葛亮他肯定不会放过。

现在的诸葛亮还小,正是学习和塑造人格的最佳时间,可不能耽误了。

因此张新特许他自由出入后宅,还把书房对他们兄弟开放,其中藏书,任他们自由阅读。

昔年蔡邕在渔阳做长史时,就曾带了不少藏书来。

这些藏书,蔡邕先后给了张新两百多卷。

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很实用。

张新可不会白白浪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在读完以后,全部抄了一份副本留在家里。

这些藏书,早就通过太史慈的水军运了过来。

再加上皇甫嵩送的那些兵法书,以及后来从青州大族家里抄出来一些。

现在他家中藏书万卷没有,但千卷还是有的。

诸葛玄一家感激涕零。

诸葛亮来书房看过之后,大为震撼,整天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当然,他一个九岁孩童,纵然聪慧,也不可能全部看懂。

这时候张新就站了出来,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

这么多年,他做了那么多官,军中、朝中、地方皆有涉及。

教一个九岁的诸葛亮,绰绰有余,倒也不至于误人子弟。

张新打算自己再教一段时间,等诸葛亮大一些,就把他送到郑玄那去。

未来的丞相苗子,必须得好好培养。

诸葛亮见张新过来,连忙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提问。

张新主宰一州,事务繁多,通常只有休沐的时候,才有时间给他解答。

这次不问,下次就又要等到五日后了。

张新一一作答。

他的经验丰富,又有后世信息轰炸炸出来的知识面。

诸葛亮的问题,他基本都能找到例子说明,讲得十分浅显易懂。

巴拉巴拉......

“多谢君侯指点,亮没有问题了。”

诸葛亮起身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张新摸摸他的头,笑道:“阿亮聪慧,日后必成大器,当勉励之。”

“亮谨记君侯教诲。”

从书房出来,张新又去其他孩子那边刷脸。

张平自不必说,张安的年龄也稍微大一点,对他还有印象。

而另外两个,张新去年征青州时,他们才刚满月没多久,根本不记得他。

成功弄哭了两个小鬼后,张新在王娇和韩淑的白眼下,悻悻的来到州府正堂,让人把华佗召了过来。

刘宏生病之时,张新曾让人去找华佗给他治病。

人是找到了,但还没到雒阳,刘宏就驾崩了。

黄巾旧部不知如何处理,便把人带到青州来了。

华佗前后被捆了几千里路,见到张新,破口大骂。

“畜生啊!他妈的畜生啊!”

捆人的命令是自己下的,张新十分尴尬。

这时黄巾旧部站了出来,替他背了黑锅。

张新大怒,大骂了他们一通,随后给他们都发了许多铜钱,试图用金钱的重量将他们压死。

但黄巾旧部命硬,全部挺了过来。

惩治完自作主张的士卒后,张新拉着华佗一通道歉,又发动主动技能‘礼贤下士’,把华佗弄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随后张新趁热打铁,征辟华佗为将军府长史。

华佗这人怎么说呢?

有点别扭。

他本是士人,年轻时在徐州游学,兼通数经,早有名气。

时任沛国相的陈珪举他为孝廉,黄琬也征辟他出仕,但他都没有去,而是醉心医术,不断钻研医学。

然后就......后悔了。

行医,在东汉属于是贱业。

这些年,华佗游历四方,虽在民间收获了不少赞誉,但也被各地士人鄙夷。

那些士人对他的态度,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有病之时,神医救我。

病愈之后,安能与下人共一堂?

因此他这些年来时感后悔,恨当初没有出仕。

但是,面对张新的征辟,华佗的别扭病又犯了。

推辞不就。

“神医纵使一生游历,以一人之力,又能救人几何?”

张新劝说道:“神医若是留下,我必遴选聪慧之子,以供神医广开枝叶,届时赖神医之能而活命者,百千倍计!”

华佗犹豫道:“医者,贱业也,若非生计所迫,又岂会有人学医?”

“这点神医无需担忧,交予我便是。”

张新微微一笑,“医者,病患之再生父母也!神医若是愿意留下,日后我必给神医请封一列侯之位,如何?”

“这......医者如何能封侯?”华佗瞪大了眼睛。

张新:“皇帝是我大侄子。”

华佗跪了。

“拜见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