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太和殿内,庄严肃穆,金黄色的琉璃瓦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康熙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一众朝臣与皇子。
“传朕旨意。” 康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一时间,殿内所有人都屏气敛息,静静等待着康熙的下文。“召胤禵回京,他在边疆历练已久,治军有方,屡立战功,胤禵回京后接管兵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掀起一阵波澜。朝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欣喜之色,似乎认为胤禵的归来会给朝堂带来新的变化。有的则眉头紧锁,暗自思忖着这一决定背后的深意。
皇子们的反应更是微妙,胤禛神色平静,目光低垂,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胤祥则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的看着胤禛,胤禛微微摇摇头,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中。而胤禩、胤塘脸上的表情则是复杂难辨,唯有胤誐还是一如既往的咧开嘴笑着。
康熙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思量着,胤禵的归来,必将打破朝堂上现有的微妙平衡,各方势力又会开始新一轮的角逐。
下朝后,胤塘、胤禩和胤誐三人并肩往宫外走去。一路上,胤誐和胤塘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脚步也格外轻快。一回到胤禩的府邸,胤塘便再也忍不住,大声说道:“太好了,十四回来了!咱们岂不是又有了兵权!这还不是如虎添翼呢。”
胤禩微微摇头,神色凝重:“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上一次老十四回京,对咱们可是疏远了很多。”
胤誐闻言,连忙说道:“十四从小就跟咱们玩在一起,怎么会疏远呢?”
胤塘和胤禩对视了一眼,胤禩意味深长地一笑,胤塘随即明白了胤禩的意思。胤誐见状,急忙问道:“你们笑什么?说啊!”
胤塘嘴角上扬,调侃道:“你猜呢?”
胤誐撇了撇嘴,说道:“看不懂,不想看。等老十四回来,咱们兄弟们一起喝酒,就什么都知道了。”
胤塘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倒是想得简单。如今老四避锋芒,不肯站队,又有皇阿玛最喜欢的若曦相助,现在还来了个被皇阿玛喜欢的皇孙。这局势,可越来越复杂了。”
胤誐不以为然,说道:“咱们有朝臣的支持,怕什么?”
胤塘看着天真无邪的胤誐,真怀疑在一众的阿哥中,唯有胤誐的出身是最高贵的,为何偏偏就如此无脑呢?无奈地摆摆手,说道:“八哥,我先走了。” 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胤禩和胤誐在原地。
胤禩看着胤塘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如今朝堂上的局势远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一边的虽然有财力雄厚的老九、出身高贵的老十,加之额驸府等大臣的支持,但胤禛的实力不容小觑,若曦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再加上那个一出生就备受康熙宠爱的皇孙,他们想要在这场皇位之争中胜出,并非易事。
胤誐见胤禩神色忧虑,问道:“八哥,你怎么了?”
胤禩回过神,恢复了温润如玉的模样,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
与此同时,胤禛和胤祥回到雍亲王府,若曦迎了上来,看着若有所思的胤禛,关切地问道:“今日朝堂上可有什么大事?”
“皇阿玛召十四回京了。”
“十四爷回来,这朝堂怕是又要不太平了。”
“若曦说得对,老八他们怕是要虎视眈眈,皇阿玛说让老十四主理兵部,这是多少人眼热的呢。”
“不管局势如何变化,咱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胤禛云淡风轻的说道。
若曦微微皱眉:“还没回京,皇阿玛便许了兵部?朝堂上怕是要掀起不小的波澜。”
胤禛微微点头:“恐怕皇阿玛也是忌惮老八了。”
“十四回来,他们怕是又要有所动作了。”胤祥拍了拍胸脯,说道:“四哥,我只跟着你,你说什么我便做什么。”
胤禛看着胤祥,眼中满是欣慰。
“若曦你有空帮我劝劝绿芜。”
若曦脸上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看向胤祥打趣道:“怎么?你和绿芜怎么了?”
胤祥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绿芜终归不愿跟我回府。我多次劝说,她都不为所动。”
若曦听闻,心中一紧,想起前世绿芜的身世和那悲惨的归宿,不禁一阵唏嘘,终究是不忍。她微微皱眉,神色关切地看着胤祥,轻声说道:“顺其自然吧。绿芜生性喜自由,你若硬把她拴在身边,她也不会开心的。她不跟你回府,或许是有她的不得已。”
胤祥抬起头,眼中满是困惑与无奈:“我只是想让她在我身边,可她为何就是不肯呢?”
若曦看着胤祥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耐心解释道:“绿芜的出身,你我不在意,可她自己心中有确有诸多顾虑。或许王府的规矩会束缚她,又或许担心会给你带来麻烦。她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子。”
胤祥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你和绿芜说的一样。她也说,不想因为自己,让我陷入困境。”
胤禛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时开口说道:“感情之事,强求不得。既然绿芜有她的想法,你就尊重她的选择。”
胤祥微微颔首,若曦安慰道:“或许等绿芜想通了,自然会回到你身边。在这之前,你就默默护着她吧。”
胤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若曦看着他们,心中感慨万千。三人又聊了许久,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胤祥起身告辞:“四哥,若曦,天色不早了,我先回了。”
胤禛和若曦起身相送,看着胤祥离去的背影,胤禛和若曦相视一笑。
“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胤禛听着若曦的话,拥着若曦回了正院。
边疆营帐内,胤禵接过圣旨,心中满是疑惑,不知康熙为何突然召他回京,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安排返程事宜,将边疆的军务一一交接妥当。
一路上,胤禵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他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飞回京城。
胤禵回京后,便第一时间踏入乾清宫的,他看到康熙正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他连忙跪地行礼:“儿臣拜见皇阿玛。”
康熙看着胤禵,眼中满是满意。他细细打量着这个许久未见的小儿子,只见胤禵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历经磨练后的坚毅。“起来吧。” 康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和。
胤禵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康熙问道:“边疆苦寒,如今可好?”
胤禵连忙答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在边疆一切都好。边疆虽苦,但能为皇阿玛分忧,儿臣深感荣幸。”
康熙微微点头:“你在边疆立下的功劳,朕都看在眼里。此次召你回京,便是想你留在京城主理兵部。”
胤禵心中一暖,说道:“多谢皇阿玛信任,儿臣定当竭尽全力。”
康熙看着胤禵,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朕要告诫你,回到京城后,行事要谨慎。莫要过多与老八他们走得太近。朝堂之上,局势复杂,朕不希望你卷入无谓的争斗之中。”
胤禵微微一怔,他没想到康熙会突然提到此事。他心中明白,康熙这是在为他着想。他连忙说道:“儿臣明白,皇阿玛教诲,儿臣定当铭记于心。”
康熙看着胤禵,微微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下去吧,好好休息,去给你额娘请个安。”
胤禵再次跪地行礼,然后转身退下。走出乾清宫,他的心中思绪万千。在边疆也常听人夸赞八贤王如今的美名,康熙的告诫是对他的爱护,但与胤禩胤塘胤誐多年的情谊,也是自己犹豫的,又岂是说断就能断的,但前些年被胤禛戳破的纸,也让自己看清了胤禩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