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牛车一个小时才到李村,村口一个年轻人带着村里人在那里等着,他们穿上了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最淳朴的笑容。
陈永川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和尊敬。
“小嫂子,辛苦你您跑一趟了,我真是感觉很愧疚,要不是我这双腿不争气,也不会让我爸一个没读书的去那里。”
丰墨言看着他敬过来的军礼,也还回去一个,她还带着部队的军衔,敬礼也说得过去。
“你这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如果不是老叔实在是跟那些不一样,我也不会发现这件事。
你去了也就可能跟我错开这个缘分了,我这次来时间紧,任务重,咱们直奔主题,带我去厂子看看。”
陈永川的脚步在后面跟着,丰墨言低下头看了眼:“你这个脚没那么严重吧,你怎么还柱上拐了,医院没跟你说怎么休养吗?”
陈大牛瞪了他一眼:“前几天还是好好的,这几天他非要亲自盯着,这不又复发了,要不是您的药顶着,他估计早就疼的站不起来了。”
周围的大娘们也抹着眼泪:“我们村里读书的孩子少,川子还是在他大舅那里读了初中,不然我们村子怎么会搞这个集体厂子。
就是这孩子的脚,我们心疼,都怪我们这些老的不认字,不懂文化,村里的年轻人也都是种地,干力气活,哪懂这些。”
在她印象中,红旗大队也是如此,读书认字的没有几个,好歹大队长干点实事,还有那几个读书的撑着。
全夏国不知道有多少村子都是这样的情况,怪不得后来脱贫叫了那么多年,还是有村子贫困,都是因为那里的思想没有带动,没有变化。
“大家别这样说,这次大牛叔带来了订单,咱们只要把货给卖出去,一样可以赚钱。”
“不瞒大家,我也是一名知青,我刚开始去的那个地方也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可是现在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的学生走出去了,那里的男人女人都有了工作。
每个人分工合作,种地的种地,看孩子的看孩子,就连学校都盖起来,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这放在李村同样可以,只要劲往一处使,下一代一定走出这个山村,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陈永川内心是火热的,他没想到小嫂子真的亲自来了,就为了让这里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他们旅长真是好福气。
丰墨言十几分钟才到他们所谓的厂子,真是勉强可以说是作坊:“我安排你几件事赶紧去办,这里实在是不像样子,就是领导来了都不好意思拍照宣传。”
“第一去镇上的垃圾站买点旧报纸,把墙上都糊上,这样干净些,墙上面对阳光的地方掏个洞,记得通气,不然这里工作人受不了。
第二,每个种类的玩偶分开制作,裁剪的,缝制的,填充的,全部都分开,竹编也是同样的,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老外他们就是图一个新鲜,一个眼前一亮,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卖到国外不能丢人,这是我们国家的财富。
第三,你身边需要一个会计,不然后期到账上百万你怎么搞,乱套了怎么行,老百姓的钱必须发放到位。
第三,就是珍珠的问题,你赶紧去收集,钱先欠着,就说你们已经拿下订单了,让政府出面沟通,应该会有作用。”
这关于到一个城市的外汇问题,谁敢不用心,那真是做官做到头了。
丰墨言从包里拿出来的几个样品:“这都是我那时候做出来的,也是他们定下的几个,制作很简单。
这样的材料需要去专门钢铁厂去购买,明天我陪你去走一趟,把这个给定下来。
然后就是打磨,修饰,这个资料里面全部都写清楚了,你一定要让细致的人来操作。
这一对可是几百美金,可是咱们这里一家子一年的家用,有些钱干什么不行,还愁富不起来。”
丰墨言甚至是开始吓唬他们,不这样说这些人根本不往心里去,只有关系到钱,诸位才会小心再小心,她又不可能在这里长待。
陈永川一个小时真是脑子紧着用,有很多他没有接触的东西,只能慢慢吸收。
他真是恨不得多长几个脑子,不然就不会如此的被动,丰墨言也看得出来,他有点脑子,但是不够用。
“没事,我后天才离开这里,还有一天多的时间,你抓紧时间吸收,不会的以后只能给我打电话了。”
看着天还早,陈永川把她安置在自己的家里,有母亲陪着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大牛的媳妇是一个彪悍的人,在家里说一不二,不然也不会把儿子送到大哥那里读书,心狠,但是为了孩子她什么都可以做。
“领导,听说您是我们川子领导的媳妇,真是对不住您,让您跑一趟了,我们这里都是海鲜,也不知道您吃不吃的惯。”
好家伙,他们那边吃个海鲜多费劲,这边都是海鲜,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乔婶子,您别忙活了,这都是老熟人,我也是军人的后代,这才来到鲁省,我吃什么都可以,入乡随俗。”
乔婶子看了眼旁边的孩子,诧异的询问:“这个是您的孩子?”
晋钰笙坐在旁边很乖巧,一直没说话,也不害怕:“奶奶,我是舅妈的外甥,跟着她出差的,我妈妈怀孕了,照顾不了我,只能跟着舅妈。”
嚯,这没结婚就把孩子交给弟妹的,真是心大,不过也说明这姑娘心肠好。
“我就说,您长得那么面嫩,不像是生养过的。”
丰墨言看着锅里出来的海鲜,两眼的瞪得好大。
海虹,花蛤,海蛎子,黄鲫鱼炖的汤,扇贝,手掌大的虾,真是活见了鬼,还都是新鲜出锅的。
“钰笙,你是第一次吃海鲜,所以每样吃一点,适当吃,舅妈害怕你会过敏,好不好。”
晋钰笙也很听话,大不了晚上在吃点零食也就饱了。
“乔婶子这在我们那里可都是好东西,也是大补之物,真是没法比,我们那一年到头吃不上这玩意。”
乔婶子的脸色变化多端,估计是不认为海鲜是什么好东西。
“嗨,这在我们这里都是不要的,遍地都是,您如果喜欢,到时候走的时候装几箱子,不过到了京都还活着不。”
丰墨言可不敢这样带回去,一路上估计都臭了。
“等什么时候这边有了烘干技术,我在吃吧,实在是太远了。”
“没事,我们这边有晒干的黄花鱼,都说孩子吃了聪明,我们家家户户都抓点过年吃,还没刺,我们家还有几十条,给您带上,不费事。”
乔婶子完全不担心这个,这个不行,那就来那个,她一向如此。
丰墨言看着手里的黄花鱼,沉默了些,现在还不到时间,等这边忙完,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