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发家致富
这年头,全国范围内万元户都只占极少数,她的小饭馆,一年就挣了四万多!
李诗意赶紧将王桂花和张大勇二人叫过来。
“桂花婶,张叔,”她将两万块钱推到二人面前。
“去年一年,我们的餐馆盈利了四万三千元,当时启年哥将存折放我这里,桂花婶也拿钱入了股,而且当时扩张,咱俩的院子也是一人切出来了一半,现在年底盈利了,我就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给你们分红了。”
“去年盈利一共四万三千元,这不是年底了嘛,我打算拿出三千给大家发点奖金,剩下四万,就是我们两家分红了。你们没意见吧?”
王桂花和张大勇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摞钱,他们本以为自己的小餐馆,撑死就挣个三五千块钱,没想到,居然挣了这么多!
王桂花心中有些感慨,“婶就知道你是个好的,如今钱也有了,生意也红火了,要是启年在,就更好了。”
王桂花此言一出,李诗意本来高兴的心情顿时有些消退。
张启年已经三个月没给她来信了。
不知道,他在部队里怎么样了。
张大勇见状,赶紧用手肘顶了顶王桂花,叹息道:“好好的,你说这做什么?”
王桂花见李诗意不复刚才的高兴,也深知自己扫了兴,便说道:
“是婶子不对,诗意你别放在心上,不过等这小子回来我一定替你教训他,让他一去就是这么多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福满堂已经开业两年,分店也扩展到了两家。
赵春华凭借出色的表现,已经晋升为总店长,管理总店和两家分店的一切事宜。
她的工资也从最初的八十元涨到了两百元,年底还有丰厚的奖金和分红。
她的两个儿子成绩优异,常常受到老师和朋友的称赞。
仅仅在李诗意这里工作了两年,赵春华就在县城买了房子,一家人在这里扎下了根,至于张大伟什么的,早就被母子三人抛之脑后。
离开了那个家赵春华才知道,原来所有的风雨,都只在家里,外面的日子不知道多好,咋他们没有早点离婚呢!
到了1985年,李诗意从福满堂积累的存款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元。
近年来,下岗潮逐渐席卷全国。
当李诗意得知自己工作的印刷厂即将倒闭时,她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买下这家印刷厂。
消息一出,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
特别是王桂花,听说李诗意把全部家当都投进了这个即将倒闭的厂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她担心李诗意会血本无归,甚至拿出了自己这些年的积蓄,执意要还给李诗意。
";要是真亏了,咱们大不了从头再来!";
王桂花红着眼睛说。
李诗意看着王桂花递过来的存折,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她知道,王桂花这些年攒下的钱和自己差不多,二十万,这么大一笔钱,说给就给,分明是把她当亲闺女疼。
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李诗意的决定。
在他们看来,连国营都经营不下去的印刷厂,私人接手又能有什么起色?
但李诗意心里早有盘算——她买下印刷厂不是为了继续做传统的印刷生意,而是准备与许志远合作,创办一家全新的杂志社。
李诗意认为,如今全国风气逐渐放开,人民的精神需求日益扩大,这时候找准市场,一定能挣钱。
他们的杂志以婚姻、家庭为主题,名为《家庭》。
杂志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迅速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读物。
随着杂志社业务的扩展,李诗意将福满堂的管理权完全交给了赵春华和王桂花,自己则与许志远全身心投入到杂志社的工作中。
果然如李诗意所料,短短三年,《家庭》杂志便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刊物,李诗意、许志远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事业上,她蒸蒸日上。
感情上,她却依然举步维艰。
张启年除了每月固定的来信外,依然杳无音讯,这么多年,无论过年还是平时,他一次也没回来过。
由于福满堂的生意兴隆,每天人来人往,医院外的房子变得嘈杂。
孩子们逐渐长大,张小花、张文锦和张小军都已经上高中,嘈杂的环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休息。
于是,李诗意决定另建两栋小楼,供自家和王桂花家居住。
张启瑶也在旁边修建了小楼,她早就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与丈夫一起投身杂志社,如今口袋鼓鼓,修建楼房对她来说不在话下。
这一年,张文锦和张小花即将迎来高考。
高考前夕,李诗意看着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张文锦,心中感慨万千。
回想起上辈子,大姨只是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半文盲,如今却即将参加高考。
张文锦不仅文化课成绩优异,钢琴水平也相当高,平日里穿衣打扮更是时尚得体,俨然是个“白富美”了。
李诗意笑着对她说:“放轻松,不管考得怎么样,妈都能给你兜底!”
如今,她有足够的底气说这句话。
张文锦调皮地回应:“妈,那不然我就不考了吧,反正有你,我这一辈子啥也不干也能活得很潇洒。”
李诗意脸色一变,立刻严肃地说:“那不行!”
旁边的二妹张文玉哈哈大笑:“妈,你可别太双标!再说了,姐这文化成绩,考个好大学那不是妥妥的?你少在那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李诗意一听,眉头一皱,顺手从花瓶里抽出鸡毛掸子:“张文玉!你还好意思说,你老师前两天又叫我去学校了,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还敢调侃我!”
张文玉的性子与小时候的内向胆小截然相反,如今越发跳脱,皮的跟个猴子似的。
一到寒暑假,她就爱往京都跑,跟着明老爷子身边的警卫员学习格斗。
明家子孙里,孙子们的性格都偏文静,都喜欢走文化的路子,只有张文玉这个孙女,居然对部队生活感兴趣。
与其他人经常批评张文玉不同,老爷子对这个有血性的孙女格外喜欢。
在三个孙子都对他引诱的部队生活不感兴趣之后,他本以为自己家后继无人,没想到还有个孙女竟然是这块料子。
在明老爷子心里,俨然已经将这个二孙女视为了明家下一代的接班人。
见老爷子对孙子们感情淡淡,反而对一个丫头片子上心,范小慧没少说过风凉话。
可当她当着明老爷子面说张文玉的时候,明老爷子当即震怒,狠狠将二儿子夫妇收拾了一通。
从此,范小慧对张文玉再也不敢招惹。
一是因为老爷子会为她撑腰,二是张文玉不但嘴皮子厉害,拳脚功夫也越发了得,保不齐惹毛了她会动手。
张文玉因为性子和明老爷子的引导,一心想去当兵。
这些年,闹过好几次要退学去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