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氏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后来成为歌女,又嫁给银匠。

几经转折,她被推荐给了韩王赵恒。

宋太宗驾崩之后,太子赵恒继位,为宋真宗。

在后宫,刘氏不与皇后和妃嫔争宠,更是和当时的宠妃杨氏情同姐妹,共同进退。

郭皇后驾崩之后,刘娥被册立为皇后。

她将后宫之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从未有过大的疏忽。

宋真宗驾崩之后,宋仁宗继位,刘氏开始了他垂帘听政的生涯。

在掌权时期,她兴修水利,重视农业。

她为百姓谋福利,收获了百姓的赞扬。

被后人誉为“大宋第一皇后。”】

“哈哈,好,好一个大宋第一后。”

天幕下,赵匡胤乐不可支。

天幕播放的好啊。

就该多播放一些这种东西。

而处在另一个时空的刘恒,此刻还没有当上皇帝。

此刻正因为父皇的命令,把刘氏撵出了王府。

看到天幕上的内容,他也是一脸的欣喜。

“这下,父皇该同意让我把她接回王府了吧?”

【十大贤后,第六位:东晋康献皇后-褚蒜子。】

“东晋?”

天幕下的曹操愣了愣。

没想到,这东晋不仅出妖后,也出贤后。

【褚蒜子,是太傅褚裒之女。

她自幼天生丽质,家教好,见识广。

十多岁,就嫁给了琅琊王司马岳为妃。

而后,司马岳继位,是为晋康帝,她也被册封为皇后。

公元344年,晋康帝司马岳驾崩,年仅2岁的司马聃继位,褚蒜子成为太后,垂帘听政。

司马聃驾崩,褚蒜子又先后拥立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晋孝武帝司马曜,三度临朝听政。】

“豁!”

天下的曹操都看呆了。

这司马家的后代,这么短命?

“司马懿,看来你这长寿不是没有理由的啊。”

“司马家后代的寿命,都被你给提前消耗了。”

【褚蒜子掌权期间,心系百姓,善待臣子。

她任贤举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展现了足够的治国能力。

在她的辅佐下,东晋的政权得以有效运行。

而面对群臣的威胁,她也能够巧妙应对,保住皇权。

并且,她对于权利也是拿得起放得下。

可以说,褚蒜子是东晋最重要的掌舵人之一,她影响了东晋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稳定,确保了东晋的延续和发展。】

在东晋王朝,司马岳一脸满意看着天幕。

“这天幕总是说我们司马家哪里哪里不好,晋朝怎么怎么样,终于也有一点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对于褚蒜子,他非常满意。

朕的皇后,不愧为一代贤后啊。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询问一旁负责记录的小吏。

“快,看看我是哪一年驾崩来着?”

小吏翻找答复:“陛下,是344年。”

坏了,那不是今年吗?

司马岳脑子“嗡”的一声,没了!

“来人呐,陛下驾崩了!”

【十大贤后,第五位: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天幕下的杨广都惊了。

这天幕今天发癫了,还能讲起我大隋的好话了?

【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

她十四岁嫁给杨坚,辅佐杨坚打天下。

在周隋交替之际,她劝杨坚早做打算,为隋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隋建立之后,她被册封为皇后。

据记载,独孤伽罗通晓政治,被和隋文帝一起参与朝政,被宫中称为:二圣。

她不仅在政治上给予了隋文帝帮助,在政局,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积极推动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改革,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在家庭方面,她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杨坚生下了十个儿女。

隋朝的建立以及“开皇之治”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独孤伽罗的贡献。】

天幕下,李世民摇了摇头。

若论起成就,这独孤伽罗确实是有的。

只可惜,她识人不明啊!

立杨广为太子,这件事情也是她一手促成的。

这个重要决策,也导致了后来大隋的灭亡。

【十大贤后,第四位:大清孝庄文皇后。】

乾隆:还有我大清的事儿?

【孝庄文皇后,是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妃子。

事实上,她从未当过皇后,她的皇后,是清朝的后代皇帝为她加上去的。

顺治时期,她为皇太后。

康熙时期,他为太皇太后。

她?劝降洪承畴,为清朝同意做出贡献。

智斗多尔衮,稳定了政治格局。

设计出鳌拜,维护皇权,为康熙扫清了道路。

她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帝和康熙帝,对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远在大清开国时期的皇太极看到,当即决定立庄妃为皇后。

【十大贤后,第三位:东汉明德皇后马氏。

她是东汉着名将领马援之女,汉明帝刘庄的皇后。

她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已经第一位着书立说的皇后。

被后世称之为“两汉皇后之最贤者。”

她少时父亡,十岁就已经能够料理家事,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

12岁,她被选入太子宫中,封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汉明帝都很佩服她的才能,常常和她商讨军国大事。

汉明帝驾崩之后,汉章帝刘炟即位,她也辅佐刘炟处理各种事务。

她知书达理,待人温和,倡行节俭,母仪天下。

辅佐两代皇帝,安定国家朝政,促进国家发展,对东汉王朝的“明章之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东汉,也算是我们大汉的一员了。”

天幕下的刘彻赞许地点点头。

本来,对于自己的皇后没有上榜,他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忿的。

朕的卫子夫如此贤良淑德,怎么,连一个第十名都排不上吗?

不过看到现在,他也算是看明白了。

这十大贤后,恐怕是按照政治影响力来排名的。

该死的天幕,妥妥的标题党。

虽然是标题党的天幕,但对于自己大汉能够有人上榜,刘彻还是感觉到很开心的。

不过,若论政治贡献的话,那自己的那位祖母,是不是也能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