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最后还是跟了你 > 第151章 试试才知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湉心里头那股子对支教的热爱,就像春天里疯长的野草,怎么也压不下去。

尽管她现在还只是个天天泡图书馆、啃书本的全日制大学生,但她知道——

支教这事儿,早晚得安排上。

直到有一天,大一下学期的日子悠悠晃晃地过了一半。

她从那位总是笑眯眯的大四学姐嘴里,挖到了一个支教界的“小道消息”——

原来,除了跟着国家西部计划的大部队走,还能自个儿找组织,玩一把“民间支教”。

国家那套西部计划,那是正规军的操作,专挑在校生,浩浩荡荡奔西部去。

但民间支教呢,就像是游击队,自由得很,啥个体啊、团体啊,一到假期就蹦出来——

他们招募大学生、老师去山沟沟里传道授业,还给点外快补贴补贴。

学姐一挥手,给了甘湉一个联系方式,神秘兮兮地说道。

“这家‘学思教育’,寒假暑假都招兵买马,你试试看?”

甘湉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立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给“学思教育”打了个电话过去。

没想到,那边的人还挺给力,三言两语就问清楚了情况。

资料“嗖嗖”地就发了过来,还让她把自个儿的简历也扔过去。

这一等,就是一个礼拜。

甘湉天天盯着手机,生怕错过什么消息。

终于,学思教育的电话来了,说她这条件,简直就是为支教量身定做的。

第一次干这事儿,甘湉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但学思教育那边的人,那叫一个贴心——

电话里巴拉巴拉说了半个小时,从支教前的准备到到了那边该干啥,讲得那叫一个详细。

最后,还给她发了支教的具体位置。

甘湉一看,嘿,手机地图一开,那地儿就跟近在眼前似的。

她心里那个美啊,就像是小时候过年拿到了压岁钱,激动得不得了。

其实,这支教梦啊,可不是甘湉一时兴起。

从小,她家里头那股子教书育人的味儿,就深深地把她给熏陶了。

她啊,打心底里就想当个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还记得高一那年,学校放了个纪录片,讲的是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

那条件,啧啧,看得甘湉眼泪哗哗的。

她当时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这不,机会来了,哪能放过?

在那片未被现代文明完全触及的土地上,道路仍旧是自然的馈赠。

孩子们想要踏入知识的殿堂,就得踏上两个多小时的征途。

每一步,都丈量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而在更远的地方,教育的光芒仿佛被群山阻隔。

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书本,缺少老师,只有无尽的渴望和无奈的现实。

那里,教育成了一种奢侈,一种遥不可及的梦。

甘湉,一个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从未体验过生活的艰辛。

但她的心,却像是能装下整个世界的海洋,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万千思绪。

一部短短一小时的纪录片,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烙印。

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仿佛是替那些远方孩子流的。

那一刻,她下定决心——

要用自己所学的每一份知识,为那些渴望学习却无处安放梦想的孩子点亮一盏灯。

哪怕这光亮微小如烛火,哪怕只能温暖一角,她也愿意倾尽全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室友们的话如同一盆冷水,将她心中的热情浇了个透心凉。

“听说了吗?咱们英语系的那个学姐,支教回来后满肚子苦水。”

“说那里的孩子就像野外的藤蔓,难以梳理。”洪芊含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担忧。

徐昕昕也附和着:“是啊,他们似乎更向往山外的世界,对书本毫无兴趣。”

“他们只想早点逃离,打工挣钱才是他们的梦想。”

项雨萱却有不同的见解:“或许,正是这份迷茫——

才更需要有人去指引,去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起初,室友们对甘湉的支教梦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但当了解到其中的不易后,纷纷退缩了。

只有甘湉,像一棵顽强的小草,在风中摇曳却不肯倒下。

室友们的话,像是一片乌云,悄悄笼罩在甘湉的心头。

她开始怀疑自己,支教的路,是否真的如她想象的那般美好?

她自问:是不是我把支教想象得太过理想化了?

以我目前的学识,真的能胜任那份责任吗?

这条路,我真的能一直走下去吗?

这一切,都被祝烨琳默默看在眼里。

他不是那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但看到甘湉偶尔的失神和忧愁,他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一个周末,甘湉来到祝烨琳的住处,埋头于书本之间。

祝烨琳趁机问起了她的心事,想要成为她坚强的后盾,为她分忧解难。

“湉湉,你心中有事,我怎能视而不见?”

“告诉我,是什么让你如此为难?”

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又不刺眼。

话说祝烨琳,这家伙一开始可没那么直接。

他愣是要跟甘湉腻歪一个下午,两人窝在沙发里看电影。

他脑袋一歪,就靠上了甘湉香肩,还顽皮地轻啮了一下她的肩头。

甘湉笑着回应:“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啊?”

心里还琢磨着祝烨琳接下来会不会有啥“大动作”,结果这家伙就定定地看着她——

一双眼睛跟湖水似的,清亮得很。

“怎么了?心里不痛快啊?”

祝烨琳关切地问:“要不咱俩聊聊?”

甘湉犹豫了三秒,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开口说道。

“其实吧,我就是对支教这事儿有点纠结,心里乱得很。”

于是,甘湉一股脑儿地把这段时间心里的焦虑全倒给了祝烨琳。

祝烨琳这家伙聪明得很,甘湉那点小心思,他三言两语就给点透了。

他伸手轻轻弹了下甘湉的鼻尖,嬉皮笑脸地说:“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不?”

甘湉当然记得。

祝烨琳见状,干脆来了兴致,又重新给甘湉“复习”了一遍——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这家伙故意把语调拉长,活像在给三岁小孩讲故事。

“小马跑去问牛伯伯:‘牛伯伯牛伯伯,那条河有多深啊?’”

然后又压低声音,学着牛伯伯的腔调。

“小马儿,水很浅,刚到小腿,你放心大胆地过去吧!”

甘湉看着祝烨琳这副哄小孩的样子,忍俊不禁。

“拜托,你正常点好不好?”

祝烨琳很快就把故事讲完了,对甘湉说道。

“呐,你就是那只小马儿,河水是深是浅,你得自己去试试才知道。”

甘湉一听,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对啊,她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与其在这儿自寻烦恼,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还不如直接去试试呢!

只有去了,才知道自己到底会遇到什么。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有啥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