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1965年8月5日—6日
福建东山岛海域
8月5日,夜幕刚刚降临,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刚刚从办公室回到家中吃晚饭,家中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来。吴瑞林放下碗筷,走过去拿起听筒,电话里传来南海舰队作战室值班科长语气急促的声音:
“报告吴司令员,汕头方向发现敌情,请首长立即到作战室。”
“我马上到作战室,你立即通知舰队其他首长!”
“是!”
吴瑞林,13岁参加共青团、17岁参加红四方面军的四川“红小鬼”,曾经的四野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一批入朝参战的42军英雄军长,1955年的开国中将。1959年从陆军转到海军任南海舰队司令员。因在打日本鬼子时伤了一条腿,人送外号“吴瘸子”。在朝鲜战场上,吴瑞林指挥42军先后在黄草岭、赴战岭、宁远等战斗中屡败美军,威名远扬。
相映成趣的是,他在台湾的对手,前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刚刚升任副总参谋长的黎玉玺也是四川老乡,但人家可是正经科班出身,先后在国民党海军电雷学校第一期、海军军官学校二十三班毕业,后留学德国、美国深造;现任海军总司令刘广凯更是英国皇家海军大学毕业生,即便是海军副总司令冯启聪、巡防第二舰队司令官胡嘉恒以及“剑门”、“章江”两舰的舰长王蕴山、李准,无一不是海军官校正规科班毕业。
而吴瑞林,除去1957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的经历外,他的学历仅仅是一年速成中学,海军可是技术密集的军种。这位在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的着名战将,刚刚到任南海舰队之初,舰队领导班子担心他对海军技术和战术的陌生,为他制定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恶补学习计划,以便尽可能地熟悉了解海军的方方面面。
吴瑞林可没有老老实实坐在课堂里啃书本解几何题,他到任后即登上舰艇不耻下问,请航海长给他讲解航海知识;请机电长给他讲解主机和副机的性能及操作方法;请枪炮长给他讲解舰炮的性能和作用。他头一次上舰出海,便一口气航行了3000多海里,竟然不晕不吐,仿佛天生就是干海军的料,让他的下属们叹为观止!此后,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带舰出海训练,由陆上猛虎转变为海上蛟龙,深受南海舰队官兵的爱戴。
吴瑞林来到作战室,一坐上指挥的座位,便命值班科长汇报敌情。
值班科长口齿清晰简明扼要地汇报到:“我舰队东山岛金刚山观通站雷达观测到,距台湾左营军港84海里处,有两艘国民党军舰混在航行的商船中,向我沿海地区驶来;与此同时,我舰队汕头水警区古雷头观通站也在距我外海78海里处发现这两艘敌舰。”
这时,舰队方政委、王副司令员等舰队主要领导也迅速抵达作战室。听完汇报,吴瑞林仔细查看着海图,立即下达两个命令:
“第一、命令汕头水警区立即判明敌情,迅速上报舰队。汕头水警区部队进入特级战备。”
“第二、立即向海军总部和广州军区报告情况,并请示批准我舰队出海作战歼敌。”
同时,舰队情报部、作战部迅速核实查明,两艘敌舰系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并按敌舰以往的活动规律综合判断,敌舰企图在福建南部的苏尖角至古雷头一带海域实施偷袭登陆,搞“心战活动”。
很快,海军张参谋长和广州军区陶参谋长分别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并告知南海舰队上报的敌情,已经报告给海军和广州军区首长,同时报告了总参作战部,由他们转报军委首长。
吴瑞林与舰队其他领导商议后,向汕头水警区连续下达了四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对海区进行清查,切实掌握、紧紧抓住敌舰的航行情况。
第二道命令:立即报来汕头水警区的战备情况。
第三道命令:成立海上指挥所,由汕头水警区杨副司令员负责指挥;由汕头水警区护卫艇第41大队和鱼雷快艇第11大队成立海上第一攻击梯队,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担任梯队指挥,立即前往南澳岛海域漂泊待机;陆地指挥所由水警区政委等负责指挥。
第四道命令: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每10分钟向我汇报一次敌舰活动情况,同时报告海域清理情况。
命令下达没多久,电话铃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
汕头水警区的护卫舰大队和鱼雷艇大队,刚刚完成为期一周的海上巡逻警戒任务,刚刚返回军港,干部战士正高兴地欢度假期。许多官兵在电影院看电影,突然,电影院里响起了广播声:“老海,老海,赶快回家!”这是连汕头市民都熟悉的暗语,意味着紧急集合,一级战备!一时间,街头巷尾大批身穿水兵服的战士和上白下蓝制服的海军干部纷纷向军港跑去。
很快,南海舰队作战室收到汕头水警区回报:“我水警区部队齐装满员,随时可以出动。”
金刚山、周田两个观通站报告:观通站对海上的商船、渔船和军舰观察得清清楚楚,从左营港出来的两条台湾军舰已被紧紧盯住。他们间距半海里,行动鬼鬼祟祟,继续向我方向西来。
吴瑞林又亲自拨通了海上攻击梯队孔照年副司令员的电话,指示:要抓住敌舰不放,决不能把敌人放跑,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胡嘉恒率领的“剑门号”和“章江号”从左营军港出发后,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夜里九点多才到达南澳岛附近海域。期间,他专门到舱室里看望了特别行动队的队员。几十名经过特训的队员,身穿作训服,没有佩戴任何军衔标志,脸上涂着伪装油彩,个个神情严肃,显得气氛有些凝重而诡异。
21时30分,解放军海军张参谋长再次打来电话,传达四条指示:
一、 要查明确实是台湾方面派来搞“心战活动”的军舰;
二、 可在30海里左右打;
三、 不要打伤外国军舰、商船、渔船;
四、海军和广州军区均不参与此次战役指挥,由南海舰队吴瑞林司令员负责具体指挥,南海舰队直接向总参谋部李副总参谋长汇报,由李副总长负责协调广州军区空军对作战海域上空进行空中掩护。
听到上级指示,作战室里群情振奋。吴瑞林立即下令,待敌靠近后,海上第一梯队迅速向敌舰开进,将敌舰包围分割,先打“章江号”。
已经在南澳岛的澳湾隐蔽多时的海上舰艇编队,由四艘高速护卫艇和六条鱼雷快艇组成。23时13分,海上指挥员孔照年指挥舰艇编队出击接敌,由于通讯落后,鱼雷艇编队却迟迟未能到达战斗海域。到6日凌晨1时42分,护卫艇编队发现目标,“剑门号”和“章江号”也发现了四艘解放军炮艇向它们高速接近,胡嘉恒下令便凭借着两舰火炮口径大、射程远的优势率先向护卫艇编队开炮。
孔照年见状下令:“各舰注意,准备射击”。
护卫艇突击各舰求胜心切,高度紧张,竟将命令误听成:射击!便借助敌舰炮火射击火光为目标,各自开始射击。
孔副司令员大为光火,身经百战的他十分清楚,我舰炮火口径小,射程有限,这时射击,我护卫舰的炮火不仅对敌舰构不成太大威胁,更无疑是在给敌舰指示目标,敌人的主炮一炮打中,就有可能让我方一艘护卫艇失去战斗力。小舰打大舰只能贴身近战,让敌人大舰重炮的优势无从发挥,才能致胜。他马上下令停止射击,命令各艇展开战斗队形高速接敌,直至冲击到能看清敌舰艇桅杆时,才下令一齐射击,压制敌舰炮火,同时将两舰分割开来,集中打击“章江号”。
胡嘉恒见解放军护卫艇编队来势凶猛,便指挥“剑门号”一面还击,一面向东规避,拉开距离,企图发挥重炮优势。“章江号”则规避不及,被四艘护卫艇紧紧缠住。
解放军的四艘护卫艇高速接近,从500米与“章江号”同航向行驶并猛烈射击,一直打到100米以内。在集中火力攻击下,“章江号”被完全压制,起火燃烧,开始后撤,企图脱离接触。
这时,鱼雷快艇编队终于赶到,向“章江号”发射多枚鱼雷,匆忙的攻击却无一命中,“章江号”冒着滚滚浓烟向外海狼狈逃窜。
战况传至舰队作战室,吴瑞林果断下达命令:“命令各舰,使用穿甲弹,打敌舰指挥塔和水线以下部位,要集中火力,坚决击沉它。”
孔照年坚决执行了命令,指挥各舰瞄准敌舰塔台和吃水线部位反复攻击,“章江号”在多艘舰艇围攻下,舰上冒起大火,指挥塔被完全摧毁,舰长阵亡,舰体多处被洞穿,终于在凌晨3时33分沉入海底。
此时天将破晓,“剑门号”仍在外海游弋。胡嘉恒心里十分矛盾,显然海啸计划已经无法实现,他此行任务已彻底失败,而且“章江号”竟然在他眼皮底下被击沉,他无颜回航面对;可当前的共军舰艇来势凶猛,士气正旺,他又不敢前来救援“章江号”,更不敢积极迎战。好在这片海域离台湾较近,空军的飞机可迅速到达海战海域上空。他只得打破无线电静默,接连向总部求助,请求空军飞机紧急来援。
南海舰队作战室里,气氛依然非常紧张,虽然击沉了“章江号”,但指挥员们担心敌空军飞机会突然出现在海域上空,这将给参战的舰艇编队造成极大的威胁,我舰艇防空能力很弱。
吴瑞林再次显现战将风采,他果断命令:追上去,抓住它。让第二梯队开上去,与第一梯队会合,统一受海上指挥所指挥,坚决打掉“剑门号”。
天边已经显出鱼肚白,李副总长打来电话询问:“老吴,天快亮了,是否打下去?”吴瑞林语调铿锵地回答道:“坚决打下去,我们准备放鱼雷。”李副总长连声称好。
不到两分钟,李副总长再次打来电话:“据监测,敌人已经命令四架战斗机从台湾起飞了,我已经命令兴城机场派出八架战斗机去掩护你们。”
孔照年接到坚决击沉“剑门号”命令后,迅速重新组织了攻击队形,命令受伤的611号护卫艇撤出战斗,由三艘高速护卫艇和第二梯队的五艘鱼雷快艇组成攻击编队,快速追击“剑门号”。他严令各艇:“没有命令不准开火!看不清目标不准开火!瞄不准不准开火!”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全速追击,最高时速达到30节的62型护卫艇编队终于追上了“剑门号”。当各艇追击到距“剑门号”50链时,“剑门号”76.2毫米主炮向编队连续射击,在各艇之间的海面击出巨大的水柱。孔照年副司令十分镇定,大声命令:“曲折运动接敌,没有命令不准开炮。”
50链......20链......10链,一直追到7链时,三艘高速快艇已与“剑门号”保持同航向、同速度了,孔照年才大喊一声:“开火!”。一瞬间,三条快艇集中所有火炮对“剑门号”进行猛烈攻击,37毫米舰炮弹和25毫米舰炮弹如冰雹般砸向敌舰,杀伤燃烧曳光弹在夜空中形成无数耀眼的弹道。
胡嘉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见的情景是:密密麻麻的光点从舰艇的一侧向他的指挥塔扑来。九分钟后,“剑门号”甲板上一片火海,已经丧失还击能力。
孔照年见敌舰已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便命令护卫艇编队让出攻击阵位,由赶上来的鱼雷快艇编队立即实施鱼雷攻击。鱼雷艇编队一直到靠近“剑门号”仅数链的距离,才依次发射鱼雷,其中三发鱼雷直接命中“剑门号”,发出连续惊天动地的巨响,“剑门号”被威力巨大的鱼雷炸成三段,迅速沉入海底。此时已是八月六日早晨5时22分,海面上的朝霞分外绚烂,历史上着名的“八六海战”至此结束。
保密电话机再度响起,是李副总长又给吴瑞林打来电话询问战况,吴瑞林自豪地回答:“我部队已开始抓俘虏了。”
李副总长兴奋地说:“祝贺你们的胜利,我马上将情况报告军委。”
此役,南海舰队舰艇编队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击毙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章江号”舰长李准少校以下170余人,俘虏“剑门号”舰长王蕴山中校以下33人,“海啸计划”的特别别动队员大多葬身海底。
这一仗,是新中国海军史上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深远的胜利。人民海军牺牲4人,负伤28人,损伤护卫艇、鱼雷快艇各两艘。重伤者中有一位611号护卫艇的轮机兵,头部受重伤脑浆流出仍凭惊人的意志力坚持战斗,从此闻名全国,他的名字叫麦贤得。
在“八六”海战战报上,有一行手书高度评价:“从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以来,我们都是在海上挨打,都是丧权辱国。这次我们打掉敌人的两条军舰,为国争光,打了翻身仗,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海战的重大胜利。”
“剑门号”和“章江号”被击沉,引起台湾党政军各系统的极大震撼,他们意识到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已经丧失,从此基本停止了对大陆沿海的武装骚扰活动,“国光计划”彻底破产。此役成为台海形势的转折点。
8月30日,刘广凯的海军总司令职务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