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 第122章 谋发展与促农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朱高炽来到了张嫣的宫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的面庞。

朱高炽面带喜色,开口说道:“嫣儿,今日我与你说一说这种土豆和种辣椒之事。如今父皇已下令在京城和部分皇庄推广种植,百姓们也都积极响应。”

张嫣微微一笑,说道:“太子,这是好事啊。臣妾倒有个主意,百姓们种的辣椒,咱们可以收上来,做成辣椒酱,再扩大规模生产,说不定能成为一项新的产业呢。”

朱高炽眼睛一亮,说道:“哎,对呀!嫣儿这想法甚妙。至于百姓们种的土豆,咱们虽去年免费发放了种子,但此次收成还是应当收取些费用。不然去年的投入可就亏了。我寻思着,让户部按一斤 4 文钱的价格收上来,然后再向全国各地推广。如此一来,既能弥补去年的支出,又能让更多地方种上土豆,解决粮食问题。”

张嫣轻轻点头,说道:“太子考虑周全,如此甚好。”

朱高炽接着说道:“我想着明日就去与父皇再仔细商讨商讨,确保此事能顺利推进。”

第二天,朱高炽早早地来到了朱棣的宫殿。

朱高炽恭敬地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关于土豆和辣椒的种植之事,有些想法想与您探讨。”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说吧,朕听听你的见解。”

朱高炽向前一步,说道:“父皇,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京城和皇庄的种植情况还算不错。百姓们积极性颇高,但儿臣认为,对于百姓们种出的土豆,应当由户部按一斤 4 文钱的价格收上来。去年免费发放种子是为了推广种植,今年若不收些费用,恐难以持续投入和发展。而且,收上来的土豆可以调配到其他地区,加速土豆在全国的种植普及。”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思考片刻后说道:“嗯,你所言不无道理。但这价格是否合理?可别让百姓们觉得负担过重。”

朱高炽连忙回应:“父皇放心,儿臣已仔细考量过。一斤稻谷 10 文钱,土豆 4 文一斤,百姓们应是能够接受的。而且,收上来的土豆既能充实官仓,又能用于救济灾荒,乃是一举多得之事。”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好,此事就依你所言。但务必确保户部执行时不得欺压百姓,要公正公平。”

朱高炽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与此同时,张嫣来到了皇庄查看种植情况。

一进皇庄,便能看到大片的土地上,人们忙碌的身影。去年的皇庄里,大半土地都种上了土豆和辣椒,只有少部分种了小麦。

李庄头正指挥着众人劳作。他大声喊道:“大家动作都利索点,把坑挖深些,肥料要施足!”

那些伤残的士兵们也在土地里辛勤忙活,虽然身体有些不便,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手脚麻利的几个则被派去其他村庄指导种植技术了。

张嫣走到田边,问道:“李庄头,今年的种植进展如何?”

李庄头赶忙跑过来,行礼说道:“娘娘,今年一切都还顺利。就是人手有些不足,不过大家都在尽力赶工。”

张嫣看着忙碌的人们,说道:“辛苦大家了。一定要注意种植方法,确保有个好收成。”

李庄头点头应道:“娘娘放心,我们都记着呢。”

在一片田地里,一位老农正细心地栽种着辣椒苗。他一边种,一边对旁边的年轻人说道:“娃啊,这辣椒可得种好了,听说今年朝廷要收,能卖个好价钱呢。”

年轻人回应道:“爹,您就放心吧,我跟着庄头学了不少技巧,肯定能种好。”

张嫣看着这充满希望的景象,心中欣慰不已。她深知,这些土豆和辣椒,将为大明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在另一块田地里,几个妇女正一边种土豆,一边聊天。

“今年多种些土豆,家里就能多些口粮了。”

“是啊,听说这土豆产量高,又容易种,真是咱们的福分。”

张嫣听着她们的话语,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整个皇庄里,人们充满干劲,期待着丰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