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 第197章 宫廷内的战略商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之上的争论暂告一段落,朱棣最终说道:“那让朕想想吧。散朝!”众人纷纷行礼,而后散去。

出了朝堂之后,朱棣召集了朱高炽、朱高燧、朱高煦,一同商讨关于漠北征战之事。

朱高炽率先开口,态度诚恳且坚定:“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应当先缓两年。当下之急,乃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积攒国力,届时再行征战,方能有更大的胜算。如今国库空虚,民力疲惫,若强行出兵,只怕会后患无穷。”

朱高煦却急切地说道:“大哥,你这想法未免太过保守。此时正是彰显我大明国威的绝佳时机,岂能因些许困难而退缩?我们应当果断出击,一举荡平漠北。”

朱高燧也在一旁附和道:“二哥所言极是,大哥,你总是这般瞻前顾后,莫不是惧怕征战?”

朱高炽并未因他们的话语而恼怒,而是心平气和地说道:“二弟、三弟,你们莫要冲动。为兄并非惧怕征战,而是要从长计议。且听为兄为你们算一笔账。”

朱高炽走到桌前,拿起纸笔,边写边说道:“如今国库之中,存银不过寥寥,军粮储备也远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且不说征战所需的兵器、盔甲制造费用,单是士兵的军饷、马匹的草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再者,若征兵出征,田间劳作的人力减少,必然影响今年的收成,百姓的生计将更加艰难。”

朱高煦不耐烦地打断道:“这算什么?没钱大嫂不是能干得很吗?她总能想出办法来筹钱。”

朱高燧也跟着说道:“就是,大哥,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朱高炽无奈地摇摇头,继续说道:“二弟、三弟,你们有所不知。燕儿她虽能干,也为国家做了不少事,像土豆、辣椒的推广种植,布皮生意的经营,还有自行车的制造等等,这些项目确实为国家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这些收益相较于征战所需的巨额费用,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这些项目都还在发展初期,需要时间和投入去进一步壮大。”

朱棣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心中却在不断思索。

朱高炽接着说道:“父皇,儿臣自跟随您建国以来,深知国家的每一步发展都来之不易。如今我们刚刚经历了一些发展和变革,根基尚未稳固。此时贸然征战,一旦失利,不仅损兵折将,更可能导致国内局势动荡,民不聊生。还望父皇三思啊。”

朱高煦却依然坚持:“父皇,儿臣认为不能错过这大好时机。若等两年,漠北势力或许会更加强大,到时候再想征服,难度更大。”

朱高燧也说道:“父皇,大哥太过谨慎,我们应当趁着现在士气正盛,一举拿下漠北。”

朱棣的目光在三个儿子之间来回移动,心中纠结不已。他一方面有着开疆拓土、扬我国威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也明白朱高炽所言不无道理。

沉思良久,朱棣终于开口说道:“高炽,你的话不无道理。但朕的心中始终放不下这漠北之患。”

朱高炽赶紧说道:“父皇,儿臣并非主张放弃征战,只是希望能够等待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待国家财力充足,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再出兵,必能一举成功,永绝后患。”

朱棣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说道:“高炽,你所说的朕会仔细考虑。但朕也不能容忍漠北之敌继续嚣张。这段时间,你们要加紧筹备,一方面发展国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征战的准备。”

朱高炽行礼道:“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努力。”

朱高煦和朱高燧见朱棣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再多言。

此后的日子里,朱棣时常独自思考着关于漠北征战的事宜。朱高炽则积极推行各项发展政策,努力充实国库,改善民生。朱高煦和朱高燧虽然心中急切,但也只能暂时按捺住性子,等待朱棣的最终决策。

而宫廷之中,关于是否征战漠北的讨论也从未停止,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试图影响朱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