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虚幻梦之界珠 > 第185章 晶链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鳞科技实验室·15:30

午后三点半,烈日高悬,整个园区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热浪在街道上肆意翻滚,气温飙升至37c。龙鳞科技实验室那道虹膜识别门悄然滑开,纳米级空调制造的清凉气流扑面而来,瞬间将外界的酷热隔绝在外。量子屏散发的冷白光在墙壁上投下流动的光谱,与机械臂每秒三次的跌落测试节奏同步闪烁,形成一种令人目眩的视觉韵律。混凝土测试台上,龙晶电池每次撞击都会激起细小的纳米陶瓷碎屑,在全息投影中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就像一场微观世界的华丽烟火。

陈辰轩身着改良版交领襕衫,袖口银线绣制的螺旋纹与电池晶格结构形成镜像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古老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他手持能量密度测试仪,幽蓝的数字在仪器屏幕上跳动:“第1000次跌落测试完成,容量保持率95.2%。”话音刚落,全息屏突然切换为自修复机制演示,co??自由基如萤火虫般在晶格间穿梭,修复0.03mm的错位仅需0.3秒,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微观世界的精密舞蹈。

实验室玻璃幕墙外,御风mavic 30t无人机正在模拟高原飞行。螺旋桨搅动空气的轰鸣震耳欲聋,陈震宇的战术飞行夹克反光条随呼吸节奏明灭:“在海拔5000米、-40c环境下,我们的无人机只能完成12公里侦察任务。”他调出飞控系统的负载数据,红色警示在全息屏上炸开:“电池组温度骤降时,能量输出会断崖式下跌。”这些红色警示就像一个个危险信号,高悬在众人头顶。

余承东推了推智能眼镜,镜片上5G基带芯片的功耗曲线如狂躁的心电图:“mate x5在连续下载4K视频时,电池温度会突破52c安全阈值。”他将石墨烯导热层的微观结构投射到量子屏上,纳米级蜂窝网络在冷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我们需要更高效的热管理方案。”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像是对当前技术困境的声声控诉。

龙近曦赤金云纹大氅在纳米空调的微风中轻扬,腰间的和田玉佩折射出多重光斑:“初期产能200万颗\/年,苏州新厂投产后可达5000万颗。”他轻点全息键盘,产能分配矩阵如棋盘展开:“灵境眼镜保留50%,御风25%,龙腾20%,香蕉5%。”玉佩突然发出微光:“保留10%产能用于公益项目,如西藏光伏储能设备。”这抹微光,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实验室门被推开,史蒂夫大步走进来:“project titan需要能在育空地区-50c环境工作的电池。”他将宁德时代的锂枝晶测试数据甩在全息屏上,红色警告如血管般蔓延:“他们的电池在低温下会生成致命的金属锂枝晶。”这些红色的线条,就像一道道伤疤,揭示着当前电池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

陈辰轩调出龙晶电池的低温测试视频:“根据ISo

- 4标准,我们的纳米涂层能抑制枝晶生长。”全息屏显示,在-40c液氮浸泡后,电池仍能以0.5c倍率充放电。史蒂夫突然靠近量子屏,鼻尖几乎触到晶格结构投影:“我要这项技术的独家授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渴望,仿佛看到了project titan成功的希望。

龙近曦的玉佩在掌心轻轻转动:“独家授权需要支付300%的溢价。”他的声音如古琴泛音般清越,“但贵公司需要先证明技术适配性。”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展现出龙近曦的坚定与谨慎。

陈震宇突然启动御风的飞控模拟系统,全息屏上浮现出青藏高原的等高线地图:“我们可以开放飞行姿态数据,但需要贵公司开发专用电池。”他的手指在虚拟地图上划出侦察航线,“每次任务需要穿越三个雷暴区。”这条航线就像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陈辰轩迅速调整参数,超薄电极设计的3d模型在全息屏旋转:“采用钛掺杂浓度0.3%,能量密度保持1600wh\/kg。”他调出热管理系统的AI预测模型,“结合贵公司的飞行姿态数据,续航时间可延长至10小时。”模型中的数据闪烁,仿佛是科技智慧的光芒在跳动。

余承东突然展示龙腾的5G基带芯片原型:“我们愿意共享芯片的标准功耗曲线。”他将芯片的微缩模型投射到量子屏上,纳米级电路在冷光下如蛛网般精密,“但需要贵公司优化放电倍率。”这颗芯片就像一个精密的艺术品,承载着龙腾对技术突破的期待。

陈辰轩启动流体力学模拟,液态金属微通道在电池内部形成三维散热网络:“增加石墨烯导热层后,3mm厚度的电池可将温度控制在45c以下。”他调出成本分析表,“但能量密度会降至1500wh\/kg。”模拟画面中的金属通道流动,就像人体的血管,为电池的稳定运行输送着“血液”。

史蒂夫突然启动香蕉的m系列芯片散热设计:“我们的纳米散热鳍片能将低温环境下的散热效率提升30%。”他将散热系统的3d模型甩到全息屏上,微机电系统如蜂巢般精密,“作为交换,我要低温启动技术。”这个散热系统就像一个微型的空调,为芯片在低温环境下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陈辰轩启动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涂层与散热鳍片的协同效应在全息屏展开:“联合设计可使电池在-40c时的容量保持率提升至87%。”他调出专利授权协议,“但需要贵公司支付专利池使用费。”模拟画面中的原子碰撞,就像一场微观世界的交响乐,奏响了技术合作的旋律。

龙近曦调出苏州工厂的实时监控画面,曼茨全自动产线正在进行压力测试:“新厂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良品率可达95%。”他的玉佩在灯光下折射出龙鳞般的光斑,“灵境眼镜的产能优先级不可动摇。”监控画面中的产线有序运转,仿佛是科技力量的无声宣言。

陈震宇突然展示御风的军事合作项目:“我们正在为某国空军开发高空侦察无人机。”他调出保密协议的部分内容,“这项合作需要优先供应权。”这份保密协议就像一道神秘的面纱,背后隐藏着重大的军事使命。

龙近曦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悬停:“可以增加5%产能,但需要贵公司提供飞控算法的动态响应数据。”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思考与权衡。

余承东突然启动龙腾的全球供应链地图:“我们的5G基站需要低温环境下的储能解决方案。”他调出北极圈基站的监控画面,“现有方案在冬季无法正常运行。”监控画面中的基站在寒风中矗立,仿佛在等待着新的解决方案。

龙近曦的玉佩突然发出微光:“可以再分配3%产能,但需要贵公司开放基站的负载数据。”这抹微光再次出现,就像一个重要的决策信号。

史蒂夫突然展示香蕉的AR眼镜原型:“我们的视网膜投影系统需要高能量密度电池。”他调出视觉暂留技术的专利文件,“这项技术能提升续航能力40%。”这副AR眼镜就像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展示着科技的无限可能。

龙近曦的目光扫过香蕉的专利文件:“可以分配5%产能,但需要贵公司共享视觉暂留技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

陈辰轩启动过载测试系统,机械臂以10c倍率(16A电流)对电池充电。全息屏显示,当能量密度达到1800wh\/kg时,液态金属通道如血管般亮起,电池表面温度稳定在42c。这个测试过程就像一场极限挑战,检验着电池的性能极限。

史蒂夫突然要求进行针刺测试:“我们需要验证电池的安全性。”他调出特斯拉电池的热失控数据,“这是行业的黄金标准。”特斯拉的热失控数据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龙晶电池的安全性。

陈辰轩启动防护系统,针刺测试舱的电磁屏蔽门缓缓关闭:“龙晶电池采用三级安全防护。”全息屏显示,钢针刺入瞬间,螺吡喃衍生物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液态金属通道在0.1秒内完成放电。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展示着龙晶电池的强大防护能力。

测试完成后,电池表面仅留下细微的针刺痕迹,容量保持率仍为98.7%。史蒂夫的瞳孔微微收缩,手指不自觉地在皮夹克上摩挲。这个细微的动作,透露出他内心的震撼与认可。

经过七轮谈判,最终协议在区块链上自动生成:

御风:30万颗\/年,提供飞行姿态数据和军事项目合作。对于御风而言,龙晶电池将成为其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执行任务的强大动力源,助力其在军事侦察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龙腾:20万颗\/年,支付5%技术授权费并开放基站负载数据。龙腾将借助龙晶电池解决5G基站在低温环境下的储能难题,推动5G网络的更广泛覆盖。

香蕉:10万颗\/年,共享散热技术和AR专利。香蕉的AR眼镜和电动汽车将因龙晶电池和共享技术,获得更出色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附加条款:

香蕉需在6个月内提交3份第三方测试报告,证明电池在-40c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80%,否则产能按比例分配给璇玑和龙腾。这一要求确保了香蕉所获电池的质量和性能,保障了整个合作体系的稳定性。

龙腾承诺将石墨烯导热层专利非独占授权给龙鳞科技(期限5年,龙鳞支付销售额3%专利费)。双方通过专利共享,实现技术互补,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御风的军事合作项目需通过国家安全审查。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确保了军事合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龙鳞科技保留10%产能用于公益项目。这体现了龙鳞科技的社会责任感,为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贡献力量。

当电子印章落下时,全息屏上的龙晶电池突然分裂成三部分,分别融入御风的无人机、龙腾的5G基站和香蕉的电动汽车。龙近曦的玉佩在此时发出清脆的鸣响,仿佛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陈震宇离开时,袖口的战术通讯器突然震动,显示某国空军的加密信息:“祝贺合作达成,我们需要加快测试进度。”他的手指在通讯器上快速敲击,回复:“龙晶电池的表现超出预期,下周可进行实地测试。”这条加密信息和回复,标志着龙晶电池在军事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余承东接到任正非的视频通话:“石墨烯导热层的授权要谨慎,我们需要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任正非的叮嘱,体现了华为对核心技术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龙鳞科技与华为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史蒂夫钻进特斯拉时,车载AI提示:“璞源cEo曾毓群来电。”他接通后,曾毓群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香蕉与龙鳞科技的合作可能影响我们的固态电池计划。”这番对话,揭示了行业竞争的激烈性,也预示着未来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龙近曦站在实验室窗前,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龙鳞科技产业园,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场与行业巨头的合作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未来,龙鳞科技将面临技术迭代、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在科技浪潮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