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刺客还是来了
两仪殿内部装饰华丽,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彰显出高贵与典雅。殿内正中位置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红木台,台上铺着一块质地柔软、色泽鲜亮的黄色地毯。
红木台子上精心放置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和好些折子,书桌后面是一把雕刻精细的椅子,椅背上镶嵌着繁复的图案,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椅子背后则立着一道屏风,屏风上蓝底两条飞舞的金龙,栩栩如生。屏风两侧各摆放着一个高大的书架,书架上满满当当的都是书籍,也不知道每个当皇帝的是不是都要把这些书都看过,或者精读过。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屏风正上方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用金色大字书写着“和仁正中”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寓意深远。
“小妹,进来!” 武凌浩轻轻放下手中那支沾满墨香的毛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柔的无奈,轻声唤道。
碧云闻言,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对着浩哥笑了笑,理了理衣裳,这套宫女的衣裳还算合身,缓缓迈过那威严的殿门。随即,她身形一顿恭恭敬敬地行起三跪九叩之礼,“臣女见过皇帝陛下,愿陛下福泽绵长,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武凌浩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和浩哥和小宜分开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碧云却觉得浩哥好像一下长了好多岁。
“谢皇帝陛下。” 碧云起身,低垂着头,双手交叠放在身前
“去,那边桌上有刚送来的点心,你先吃点心垫垫肚子,等一会来陪朕用午膳。”武凌浩指了指一旁桌上精致的点心,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和随意。
“好的,陛下。”碧云很是规矩的应答,刚才也是看到小宜他们俩好好的,她有些忘形了。
这里是皇宫不是莲花村了。
越是这种时候,她越要恭敬。
东临郡王对着皇帝恭恭敬敬行完礼后,缓缓开口,语中带着一丝得意:“陛下,微臣此番能得陛下嘉赏否?”
“可,王爷大善,午膳给你来盘红烧肉!”
看到东临郡王一脸吃了砒霜的样子,碧云不由乐了出来。小宜刚才看到姐姐那一套动作还替姐姐自豪,没想到转眼姐姐就破功了。
碧云看着小宜对着她轻摇头,忙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坐好,拿起盘中的糕饼放到嘴里,糕饼做的小巧,一口一个,但是味道很一般,太甜了,浩哥不喜欢吃甜食。
这糕饼甜的齁死人,给自己倒了杯茶,冲冲嘴里的甜味。这糕饼夏柳和小芽喜欢吃,小芽那个冷冷的人就喜欢吃甜到齁人的糕饼。
坐在这里很无聊,看着桌上放的一本书,封面上写着大大四个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不是宋朝司马光编撰的编年体通史?大楚怎么会有这本书,她满心疑惑地翻开书页,却发现作者并非司马光,细细搜寻半晌,没有找到作者名字。
佚名?
看到这里,她觉得她行事要更加小心了,也许这大楚还有她这种人,能把《资治通鉴》拿出来,说不定也有随身空间。
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她看向小宜,就看到一脸认真写着什么的小宜。又看向浩哥,就看到也在奋笔而书的浩哥,只有她对着糕饼傻坐着,很无聊有没有。
看看空荡荡,没有内侍没有护卫没有秘书的浩哥,突然觉得他好可怜,这皇帝做的,配置不全呀。
这时,她的目光无意间掠过浩哥右手边的墙角,竟发现那里静静地立着一个人。她心中一惊,自己进来这么久,一直以为这屋内算上她也不过四人,此人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功夫又高到何种程度,才能让她毫无察觉?她素来以自己的听力自豪,但在此人面前,这份自豪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应该是浩哥的护卫吧。
她小人之心了,皇帝的护卫都是高人,她这种二五把式,注意不到,不是没有。
她看向灰衣人的时候,灰衣人的目光也如同猎豹捕猎般迅速而精准地锁定住了她,这好灵敏的感知能力,让她不禁暗暗心惊。
“陛下,陈阁老觐见。”一个四十岁上下,面容白皙,身着太监服饰的男子脚步匆匆地进来,对着坐在龙椅上的浩哥躬身行礼道。他的声音尖细而清晰,在大殿中回荡。
碧云在一旁听了,心中一动,知道这是朝廷重臣前来议事,自己在这里着实不合适,便忙不迭地站起来,准备往外走。然而,她刚迈出一步,就听到浩哥那沉稳有力的声音响起:“国公爷在偏殿。”
碧云脚步一顿,忙贴着墙壁站好。紧接着,她就听到老太监那尖细的嗓音再次响起,高声喊道:“陈阁老觐见!国公府觐见!”
随着这两声高喊,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碧云心中忐忑不安,却也只能强作镇定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两位老大人进到殿里,她才离开大殿。
大殿四周空荡荡的,只除了大殿两侧分别放着两个水缸,缸里应该种着莲花,看那小小的圆圆的叶子应该是改良过的莲花。
想想这皇宫也不可能种营养不良的莲花吧。
来到缸边,细看缸上的图画,应该是司马光砸缸。刚才看到《资治通鉴》,现在又看到司马光砸缸。
巧合?
缸里的莲花真不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叶子不大,花苞看着就是睡莲的花苞差不多大小,这还真是被人改良过的莲花。
缸底部有好多蚂蚁在勤劳的搬家,这是要下雨了?
她想了想,从荷包里拿出一小块糕饼,掰了一点下来放在蚂蚁窝边,就看到立刻有一只蚂蚁用前面的两只触角夹起往窝里搬,其它蚂蚁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继续它们刚才的工作。
分工明确。
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传递消息的,谁给这些蚂蚁进行分工。
再来点糕饼,看看它们的反应。
突然从殿后冒出好多黑衣人,他们的动作迅捷无比,如同鬼魅一般,从碧云听到殿后传来细微的动静,到他们迅速围住两仪殿,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有刺客!有刺客!”碧云迅速提醒的同时,借着大缸的掩护身形一闪便进入了空间。她迅速地将弩箭戴在两个手腕上,紧接着戴上手套和口罩,迷药紧紧握在手中。当她再次闪出空间的瞬间,手中的迷药已化作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向四周散去。然而,就在这雾气还未完全扩散开来之时,就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刚才还安然无恙的大缸竟被一箭射穿,箭矢的力量之大,令人咋舌。
“哗……”大缸中的水洒了出来。
碧云心中暗惊,真正是不可小看天下人。她一直以为自己跟随春婶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有空间的宝物作弊,怎么也算得上是一个高手了。然而此刻,她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天真,原来那些与她对练的人,都留了手。
想到这里,碧云突然心中一紧,她猛地想起被她留在外面的夏柳和小芽。她刚才出来时并未看到她们二人,此刻她们究竟在哪里?是否也遭遇了黑衣人的袭击?
迷药虽然撒了出去,但因距离远显然对这些黑衣人来说效果并不明显。他再次瞄准了碧云,手中的大弓已经蓄势待发。碧云不敢有丝毫的犹豫,对着黑衣人就是一弩箭射去。然后,她两手替换着发射弩箭,边射边转换位置,试图躲避黑衣人的攻击。
然而,大缸被打破后,地下流出的水让地面变得湿滑,给她的移动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她身后是栏杆,向后跃去显然是不可能的,转身跃起则后背一定会暴露给黑衣人,成为他们的靶子。此刻,她只能寄希望于身上的护甲能够抵挡住黑衣人的攻击。
“护甲顶住!”碧云在心中狂喊着。她深知远攻并非她的优势,于是决定采取近战的方式。
然而,就在这时,殿内传来了激烈的打斗声,显然已经有黑衣人冲进了殿内。可是,自己这边的人却迟迟没有来增援,显然是被绊住了。
碧云的弩箭虽然可以连续发射,但最多只能连续发射五次。此刻,她已经发射了五次,眼看着弩箭即将用尽,而距离两仪殿却似乎越来越远。她努力腾挪着身形,试图躲避黑衣人的攻击,然而胳膊上还是中了一箭。虽然没有射进去,但箭矢的力量还是让她的胳膊如同断了一般剧痛难忍。
碧云咬牙坚持着,边射边向前腾挪。就在这时,一箭向她脑袋射来,她心中一惊,要知道她可没有戴头盔,向右移了半步堪堪躲过。
“姑娘!小心!”小芽和夏柳的声音传来。碧云心中一喜,她们终于来了!
碧云看着距离,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迷药丢了出去。迷药中有药丸也有药粉,虽然药丸的药性相比药粉要差一点点,但药丸可以远距离丢过去。她希望这些迷药能够暂时拖住黑衣人,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然而,就在这时,心口传来一阵剧痛,碧云只觉得眼前一黑,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嘴里吐出。可惜她现在连吐出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她告诉自己,今天就是要拼着受伤也要进到殿内去。
她已经听到殿内有人受伤的声音了,时间紧迫,她不能再犹豫了。“啊!拼了!”碧云大喊一声,再次向黑衣人发起了攻击。
又是两阵剧痛传来,她觉得自己的视线都有些模糊了。但她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丢进去……丢进去!”然后,她就感觉到药架上的那些迷药瓶全都被她丢了出去,砸在大殿门前、大殿门口的地面上。
刚才还勇猛向前的黑衣人一个个全都倒了下去。碧云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在这时,她看到砍向小宜的黑衣人即使倒地也还是把那一剑砍了出去。她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灰衣人护在浩哥身前,手中的剑舞得密不透风,身前一片都是断箭。国公爷则护着陈阁老,老太监倒在小宜不远处,小宜被砍的地方血流了出来,那样一剑实实在在都砍在小宜身上。
碧云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剧痛。
她一口血喷了出来,心中的憋闷反而轻了许多。这时,小芽先冲了进来,把手里的药粉撒了出去。
夏柳则扶住碧云,“小宜,去看小宜!”碧云艰难地说道。
“好……”夏柳听话地奔向小宜,手中的长帛舞得如同软剑一般,所到之处黑衣人纷纷受伤。
碧云跟在夏柳后面,把弩里面的最后一箭对着小宜附近的黑衣人射去,不给他任何伤害小宜的机会。然而,即便如此,小宜身上的血还是流个不停,好多好多的血,人也缓缓倒了下去。
碧云看着小宜,心中焦急万分。她好想喊醒小宜,可是她不敢。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解决这些黑衣人。于是,她把剩下的药粉都丢了出去,弩箭也已经用完。此刻,她只剩下腰里还缠着的软剑了。
碧云拼尽力气舞着软剑、刺着、挑着……然而,她离小宜似乎还是很远很远。
就在这时,一个黑衣人手中的剑狠狠砍向小宜。
碧云顿感绝望,她还是救不了小宜吗?就在这时,她就看到浩哥冲出把手里的长剑投向黑衣人,人也飞快扑出小宜。
紧接着灰衣人手里的剑也飞出,把冲向浩哥和小宜的三个黑衣人串了起来。
也就几秒钟,灰衣人手里已没有武器,碧云把手中的软剑掷向灰衣人,“灰衣大人接着!”
掷出软剑用尽了她所有的力气,眼中一黑,“夏柳护好小宜!”
“姑娘!”
“小妹!”
“姑娘!”
碧云最后听到的就是这三道声音,然后又听到好多人的脚步声,看来这是援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