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丹宁在第一个小家伙呱呱坠地后,因为用力过猛,直接“累倒”在产床上,不省人事了。

说来也巧,她的产道就像个神奇的小通道,第二个宝贝也随着她肚子的小小“波动”,嗖的一下就滑出来了。

医生给杨丹宁做了个全身大检查,发现她除了累过头,其他都还好。

医生麻利地给她“修补”了一番,床头挂上了几个小瓶子。

很快,医生就抱着两个粉嫩嫩的小男娃,像个小天使一样飘进了病房,轻轻地把他们放在了杨丹宁旁边的婴儿床里。

这俩小家伙好像知道妈妈累了,也跟着乖乖闭眼,进入了梦乡。

杨丹宁一睁眼,就看到两个小宝贝在身边,幸福的泪水立马就涌了出来。

“亲爱的杨,这个大点儿的是哥哥,那个小点儿的是弟弟。”

保姆阿姨轻声细语地说。

“让我抱抱看看嘛。”

杨丹宁想挣扎着坐起来,可肚子上的伤口一扯,疼得她又躺了回去,小脸上布满了汗珠。

“杨,医生说了,你得好好休息,别乱动。”

“等宝宝们醒了,我再抱给你看。”

“哦对了,你得给他们想个名字呀!”

保姆阿姨提醒道。

英文名嘛,好办,随便挑挑就有了。

可中文名就让杨丹宁头疼了。

孩子肯定不能姓江,太明显了,但他们确实是江宇的骨肉啊。

而且,杨丹宁心里全都是江宇的影子。

算了,老大就叫杨思江,老二叫杨念宇吧。

想到这里,杨丹宁对保姆阿姨说:“你等会儿跟医生说一声,医院记录上老大叫托尼,老二叫尼克。”

霉国对新生儿那叫一个照顾,一生下来就有保险,还能领最低生活补助。

这钱不拿白不拿,谁让他们是霉国的小公民呢!

黑人保姆阿姨真是贴心小棉袄,她弄来了好多杨丹宁见都没见过、吃都没吃过的美食。

“杨,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吃了能催奶,还能让伤口好得快。”

“虽然味道有点独特,但真的很有效哦!”

杨丹宁心里明白,古老的印第安民族和咱们中华民族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保姆阿姨带来的这些东西,肯定是经过了几千年的考验,效果杠杠的!

杨丹宁皱着眉头,硬是把那股想要呕吐的冲动压了下去,每天吃那些奇怪的食物,感觉就像是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保姆的神奇小妙招还真管用,杨丹宁的奶水多得惊人,就算两个小宝贝轮流上阵,她的“粮仓”还是满满当当,而且恢复得超级快。

一周后,杨丹宁就欢欢喜喜地出院啦!

别看杨丹宁才二十岁出头,又是新手妈妈,但在两个保姆的精心照顾下,两个小宝贝健康又乖巧,让人省心不少。

满月那天,杨丹宁拿起相机,“咔嚓咔嚓”记录下了宝贝们趴在床上那萌化人心的一刻。

琢磨了好久,她还是决定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江宇——孩子们的亲爹。

他有权利知道小生命的到来嘛。

驻美大使何正义叔叔也没少来探望杨丹宁,还想给她留点儿钱应急,结果被杨丹宁坚定地拒绝了:

“何叔叔,我想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们养大,不想让他们以后觉得我没本事。”

“这是孩子们的照片,麻烦您有空带给我爷爷哈。”

何正义知道杨丹宁是个有主意的人,虽然不清楚她来霉国的具体原因。

但感觉肯定和家里有点小摩擦,不然生孩子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会瞒着呢?

他无奈地笑了笑:“丹宁啊,千万别跟我见外,有啥事儿随时找我,好不好?”

“知道啦,谢谢何叔叔!”

看到何正义这么贴心,杨丹宁心里暖洋洋的。

何正义已经帮忙支付了一年的房租和保姆费,但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胃口也跟着膨胀了。

杨丹宁的“纯天然营养品”已经供不应求了,得加点儿奶粉和其他营养品才行。

日常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有点儿福利补助,但杨丹宁心里明白,得赶紧出去工作,不然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于是,在杨思江和杨念宇十个月大的时候,杨丹宁开始慢慢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为重返职场做准备。

趁着两个小宝贝呼呼大睡的时候,她争分夺秒地完成了毕业论文。

交论文那天,杨丹宁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汤姆教授的办公室……

汤姆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位得意门生,调侃道:

“嘿,杨!接下来有什么大计划呀?要不要我给你安排个超棒的工作机会?”

“教授,我正求之不得呢!我其实想找点中文家教的活儿,您看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

杨丹宁一脸期待地说。

“杨啊,以你的实力,那些大公司可都抢着要呢,怎么偏偏要去当家教呢?”

汤姆教授满脸疑惑。

“教授,当家教时间自由嘛,我就能多陪陪我那两个小宝贝了。”

“去公司的话,我怕忙得团团转,都没时间照顾他们了。”

杨丹宁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我会帮你留意的,现在你们中国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好多霉国人都想学汉语,好去中国闯荡闯荡呢。”

“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还有啊,你的论文我也会尽快请其他教授过目,我相信肯定没问题的。”

汤姆拍着胸脯保证道。

“太感谢您了,教授,我就等您的好消息啦!”

杨丹宁感激地说。

两个保姆和杨丹宁相处得跟一家人似的,对这位来自东方的女神可是喜欢得不得了。

杨丹宁对她们也是尊敬有加,从来没把她们当保姆看待,而是当成了亲密的家人。

在这个远离故乡的地方,杨丹宁也渴望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

通过日常的闲聊,两个保姆对杨丹宁的情况也略知一二。

她们就在小楼附近帮杨丹宁联系了两份中文家教的工作,时间自由得很,每天只要保证不少于两个小时就行,而且报酬还不低,每小时50美元呢!

杨丹宁的中文和英文水平都是杠杠的,毕竟以前可是干记者的。

两家雇主对她都满意得不得了,还想把她介绍给其他朋友当家教呢。

不过杨丹宁婉拒了,说等他们学完了再考虑,她怕兼职多了忙不过来。

一个月后,汤姆教授的电话来了:

“嘿,亲爱的杨!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的论文过啦!周一过来参加答辩,嘿嘿,我可要亲手给你戴上博士帽哦!”

“谢谢您,教授,我一定会准时到的!”

杨丹宁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毕竟短短一年就拿到博士文凭,简直就是个奇迹嘛!

“还有啊,我给你找了个老太太,她对中国那叫一个向往啊……”

“嘿,杨丹宁,我有个好主意!我一直梦想着去你的祖国逛逛呢。”

“我已经把你的情况跟我朋友说了,她超级满意,说你可以按自己的时间表去她家工作,而且哦,每小时给你100美元,一天想干几小时都行!”

汤姆眉飞色舞地说。

“真的吗?太棒了!我这周一答辩完,你能带我去见见她吗?”

杨丹宁一听报酬丰厚,时间还自由,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没问题!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相处得超融洽!”

汤姆拍着胸脯保证。

到了周一,杨丹宁的论文答辩那叫一个顺利,几位教授掌声雷动,汤姆教授亲自把博士帽扣在了她头上:

“杨丹宁,你简直就是传奇啊!也给我长脸了,恭喜恭喜!”

杨丹宁赶紧给汤姆鞠了个躬:

“教授,没有您的悉心指导,我哪能有今天,真心感谢您!”

然后,杨丹宁就坐着汤姆教授的车,离开了华盛学院,一路直奔贝尔街区。

这地方,住的可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

车停在了一栋超炫的小别墅前,两人下车。

门铃一响,一个男菲佣就开门迎了出来:

“请问,您是汤姆教授吗?珍妮族长正等着您呢。”

看到杨丹宁一脸惊讶,汤姆笑着解释:

“珍妮的父亲是印第安一个大部落的族长,可惜啊,在一次种族冲突中,她的家人都……”

“她就把族长的位置让给了堂弟,自己跑到华盛过起了小日子。”

跟着菲佣进了客厅,一个看起来超级和蔼的黑人老太太走了过来,跟他们一一拥抱。

“老珍妮,这是我超得意的弟子杨丹宁,她就来自那个神奇的国度。”

“我相信她肯定能满足你的需求,毕竟她不到一年就拿下了博士文凭!”

汤姆得意洋洋地介绍。

“哦,亲爱的杨,见到你真高兴!”

珍妮笑得合不拢嘴。

“族长,我也很荣幸能向您介绍我那伟大又美丽的祖国。”

“相信我,您一定会爱上她的!”

杨丹宁信心满满地说。

“中国啊,那是个神秘又广阔的地方……”

珍妮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哎,我一直梦想着能去看看你们的国家,最好是能在那里悠悠哉哉地度过我的晚年。”

“记得小时候,我爸就老跟我提起你们的国度呢,特别是那些森林环绕的地方,简直让人向往。”

珍妮笑眯眯地说。

“没问题呀,等您觉得时候到了,我陪您一块儿去探险!”

杨丹宁爽快地回应。

“太棒了!以后你可得多来我这儿串串门,教我你们的语言哦。”

“我可不想到时候搬过去,还得带个翻译官呢。”

珍妮调皮地眨眨眼。

“您就放心吧,我保证让您在短时间内就能跟我们国家的人愉快地聊天,让您成为地道的‘中国迷’!”

杨丹宁信心满满地打包票。

哈哈,汤姆和珍妮都笑得合不拢嘴。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杨丹宁为了专心教珍妮中文,连其他两家的家教工作都辞了,全心全意投入到这项“伟大事业”中。

说起来,珍妮对中国可是心心念念了好久。

她在网上了解到,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亲热,不像霉国那么疏离。

自从搬到华盛后,她就断了回部落的念头,这么多年下来,一个人孤零零的,尽管每年到处旅游,但内心的那份寂寞和冷清始终挥之不去。

当她了解到中国那种温馨的氛围后,就一心想着找个藏在森林深处的小村庄,和邻居们像一家人一样,快快乐乐地度过余生。

而杨丹宁呢,她压根儿没想到,和珍妮的这段缘分,竟然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