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准备妥当,点起人马,带上狗头军师司马懿,令全军头系白布条,浩浩荡荡离开洛阳。
十二万大军一路吹喇叭,奏哀乐,朝着荆州边界而去。
洛阳所在的河南郡和荆州的南阳郡接壤,离开洛阳不远,不出一百五十里,便到了南阳郡边关重镇鲁阳关。
这里本来没有关口,可数年前,刘华流落到汉中时,贾诩曾率领两万骑兵,长驱直入,直达襄阳。
这让刘表心里很不踏实,便修筑了此关,没想到死后派上了用场。
不得不说,刘表有眼光,这鲁阳关的位置绝对选对了,位于南阳郡通往洛阳的三鸦路上。
正是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交通的重要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镇守鲁阳关的荆州将领是邓济,感觉两边主公都姓刘,根本打不起来。
这厮一直高枕无忧,很珍惜这份美差,在此吃好几年干饭了,着实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邓济当场就懵了,这都什么情况啊,怎么就突然来了一群头系白布条的,这铺天盖地的规模,足有十多万人马。
这群人马一看就是卫将军府帐下军兵服饰,手中刀枪闪着白光,比头上白布条更亮。
看样子是来荆州吊孝的,但这人也太多了吧,到底靠不靠谱。
还有,为首那个一身重孝服饰,摇头晃尾巴的家伙,不就是卫将军刘华吗。
他咋一点伤心的样子也没有,这很让人怀疑,看来这里边有事啊。
邓济再傻也知道自己摊上事了,关外大军哪里是来吊孝的,分明就是来找茬的。
紧忙吹响腰间号角,号令鲁阳关守军全部上城墙防备。
同时命人八百里加急,向襄阳蔡瑁、南阳太守伊籍传信,也向南阳新野城的刘备、宛城的张绣传了信。
告知大家都别窝着了,出大事了,鲁阳关危矣,南阳危矣,荆州危矣,速速派兵来救。
最先得到战报的是南阳太守伊籍,荆州的太守跟刘华家的不同,不是三权分立,而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伊籍此时也是惊诧无比,满脸愁容,大骂刘华不当人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眼下老主公刘表尸骨未寒,小主子刘琮就是个半大孩子,荆州权力体系混乱,还没梳理明白,自己到底该向谁求援啊。
至于小主公刘琮,还是算了吧,十四岁的娃娃,更是个傀儡,他以为他是刘华啊,八岁就能领兵打仗。
掌握实权的蔡瑁、张允二人,也不靠谱,二人重水军,轻步战,可以说是对步战一窍不通。
二人又忙着稳定襄阳局势,打压八大家族势力,根本指望不上。
再看其它将军们,诸如王威、霍峻、李严、吕介等,虽然都身居高位,但此时正处各大家族争权夺利的关键时刻。
谁会在这个关头,率部来救南阳。
伊籍思索良久,感觉自己成了个没娘的孩子,自家人根本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了。
如今天下诸侯都快死绝了,只剩下曹操、孙权、刘璋、刘备、张绣、马腾、刘华七家,至于幽州刘虞,他不算,屁用不顶。
能跟刘华的卫将军府掰掰腕子的,只有曹操和孙权了,刘璋要是打急眼了,也能勉强算一个。
只希望这三家诸侯能良心发现,救助南阳一把。
伊籍打定主意,居然跳过襄阳中枢,向天下大小诸侯发去求援信。
将无耻刘华落井下石的事情,告知各路诸侯,同时请诸侯们来援救。
曹操得到信函,顿时就慌了,感觉不能再放任刘华做大。
刘华已经占据大汉并州、兖州、豫州、司隶四个州,还有其它州的一些郡县,加上新开的几州,实力已然最大。
自己有三州之地,尚可与之抗衡一二,若再看着小崽子吞并荆州,那天下就失去平衡了。
戏志才建议:“主公,咱们可以两手准备,派出两路兵马,一路攻打刘华他老爹的幽州,牵制刘华回军救援。
一路南下,攻打孙权的吴郡、丹阳郡,占领长江以北所有地区,将来可凭借长江天险自保,也能操练水军。”
曹操点头认可,但还是问道:“南下的一路没问题,可牵制刘华的一路,为啥不是攻打豫州、兖州、并州三州。”
戏志才看向徐庶,想让他解答主公疑问。
这厮自从老妈被曹操拐到曹营以后,就被迫来到曹操帐下,认曹操为主,却光吃饭不干活,天天打酱油,弄得曹操很没脾气。
但戏志才欣赏徐庶才华,不肯放弃,时刻提携他,也让徐庶很受感动。
徐庶迫于无奈,回道:“主公,刘华其它三州虽与我们接壤,但都有重兵把守,我们很难攻进去,唯独北边的幽州刘虞治下五郡好打。
而且,刘华此子虽然无赖,但还算个孝顺孩子,打他老爹,可比打他自己管用得多。”
曹操帐下其它谋臣,如陈登、许攸、蒋济、满宠等也纷纷附和,认为此举妥当。
老曹屡捋胡子,定下心来,派出大将曹仁为帅,徐庶为军师,组建北路军。
以乐进、曹洪、曹纯、毋丘俭为将,领兵五万,攻打幽州刘虞。
同时,派出大将夏侯渊为帅,陈登为军师,组成南路军。
领夏侯淳、夏侯尚、曹休、曹真、王双等,兵力十万,南下抢夺东吴江北的底盘。
东吴孙权接到求援信,也惊呆了,搞不明白刘华是咋想的。
自己抢了他大部分豫章郡,他不来报复,反而是去抢荆州,还是以吊孝的名义。
孙权知道自己和刘华恩怨太深,已成死敌,没有和解的可能了。
这场大战,自己说什么也要掺和一脚,不能让其再壮大实力,或许还能在荆州分的一杯羹。
东吴的谋臣们也不老实,曹操那边能想到的,周瑜等人也都想到了,纷纷给孙权出主意,也做两手打算。
孙权派出周瑜一路大军五万人,北上抢曹操底盘;
自己则带着鲁肃等一路大军五万人,出豫章郡,赶赴江夏,欲要抗击刘华大军。
新野的刘备摸着大脑袋,很是惆怅,自己镇守新野城,也算南阳守将,出于道义和本分,自己应该去抵挡刘华。
但考虑到自己将不过三,兵不过万的实力,又感觉不妥,举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