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金三角1951 > 第90章 挂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朱江安排人在大门口挂上“缅甸掸邦腊戍民众自卫队”的牌子。

原计划的押运站,就变成了自卫队的总部。

既然政府已经承认自卫队的身份,朱江就决定应该借助这个身份,在腊戍扎下根。

而且,这个地方虽然距离腊戍城有二十里地,但也在大路边,交通方便,北上兴威、滚弄、木姐,南下东枝,西去曼德勒的公路都经过这里。

朱江派人去青龙山,把陈明礼接下来。

几天后,陈明礼下来。

朱江先向了解青龙山的情况。

陈明礼介绍说,这段时间又有三百多人加入自卫队,已经完成初步训练,现在整个自卫队的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人,又需要整编队伍了。

陈明礼还说,现在人手已经不够一支枪了,新兵还等着分发武器呢。

“太好了,老陈,你功劳很大,招人训练很有一套。”

“哪有你辛苦,还是在家安逸。”

“好好,大家都辛苦。”

寒暄几句,两人说起正事。

朱江把这几个月的经过告诉陈明礼,包括杨振材来招安的事情。

“怎么刚打败政府军,反而马上招安我们呢?”

陈明礼有些不解。

“这很正常,打不过就招安,中国历史上这种事常有。张献忠就是招了又叛,叛了又招,朱元璋打天下的时代,张士诚也是一样,打不过朝廷就投降。说白了就是朝廷弱势,无力对付土匪,只能采取这种权宜之计。现在缅甸这个朝廷,就很弱势。”

“那我们就一直这样下去?”

“怎么可能呢?迟早我们要控制整个掸邦。但目前这个身份也可以让我们暂时没有安全问题,可以安心发展。我想趁机把我们自卫队总部搬到这里,你看如何?”

“青龙山可是我们的根据地啊,你不是说没有根据的就是流寇吗?”

“我们从山上搬到城镇,怎么是流寇呢?我们可以把这里当成根据地,而且,青龙山根据地也不能丢,大部队搬下来,还得留一些人在那里。”

“我们在这里没有土地,怎么可能把这里当根据地呢?”

“我是这样想,我们要向这周边的土司征粮,和签订霍班协议的一样 ,甚至还可以高一点。对商人,我们可以征税。既然政府承认我们的身份,又让我们自筹粮饷,我们收税就是合理合法的,只要不是横征暴敛,老百姓会接受的。什么地方军队不是老百姓养的?

不仅周边地区,整个北掸邦,我们都要征税。我们要感谢杨振材给我们送来这个委任状,让我们可以明目张胆地扩张势力。”

经过朱江的分析,陈明礼也认可了朱江的想法。

然后两人商量了部队整编和搬迁的事情。

首先,部队的整编,就按之前确定的办法,将新兵分为三个连,各一百多人,分到现有的三个营里面,各营内部适当调整,主要是给新兵连里面补充部分老兵,这样,三个营就都有了三个连。

最初跟着朱江出来的张申友、李兴国和王良坤也都当了连长。

然后商量搬迁的事情。

搬迁之前首先得扩建军营,建军营之前得先买地。

朱江的意思是将这一片土地全部买下来,不光只建军营,还要建部队医院,学校,兵工厂,被服厂,粮食加工厂,畜牧养殖场,慢慢地在这里形成腊戍的第二个中心。甚至要利用军队的影响力,不知不觉之间,把缅甸政府在腊戍的势力排挤出去,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顺利掌控腊戍。

朱江想,让我在这里住下了,要想让我走,恐怕就不容易了。

后世佤联军在缅泰边境得到一块飞地,就不走了,而且从北佤移民二十多万人到南部,设县建府,缅甸政府也没办法。

买土地也很容易,没有遇到钉子户。实际上钉子户是没有遇到恶人。

几个当兵的拿着枪找你签字,你敢不签?

孟甘土司的事情,整个缅北可传得人人皆知。

还给你钱,没有明抢,就谢天谢地了。

没有几天, 苏家大院周围上百亩土地都变了主人。

自卫队的人马上在土地周边打桩划界,设置篱笆墙,好大一片土地被圈在里面。

那么大范围的土地,暂时不会都用上,还可以继续耕种。

在动工修建军营之前,朱江和陈明礼商量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

基本思路是,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

生产区里面,军事区和民用区要分开。

开建之前,园区里面道路、排水、排污,要提前规划。

这些事实际上都是非常专业的事情,但现在不可能找到专业的设计人员,不过朱江认为还是要在部队里面挑选几个擅长营建的人才,成立一个建设小组,负责建设设计,预算,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储备,建设工程的组织安排等事务。

陈明礼兼任建设小组组长。

朱江只负责规划,具体执行还得由陈明礼来负责。

这时代的建筑,就是瓦房,不需要钢筋水泥,伐木 ,制瓦,烧砖,这些工作,只要有人手,几乎可以不算成本,而自卫队有的是人。

接下来的时间,自卫队开始了建设高潮。

自卫队租借了数十匹骡马和马车,到青龙山去拉木材。

制瓦,平整地基,烧砖。除了押运站的队员,其他所有自卫队成员都加入建设队伍之中。

先要修建的是部队宿舍、食堂、礼堂、会议室、仓库,家属区宿舍、粮食加工厂、卫生室、教室,相应的都有排水和排污设施。

这期间,唐林带领的马帮大队人马也回来了。

所有武器弹药存放在苏家大院。

尽管现在没有条件集中全体队员,但朱江还是决定第一时间将部队的制服全部发下去。

士兵穿上军服,才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才显得精神。

自卫队的队员第一次穿上统一的军服,都特别激动。

如果这时有照相机,每个人都会照张相。

朱江和陈明礼也换上了新军服,这次的军服没有区分军官和士兵 ,都一个样。

穿上军服,朱江想起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