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接下来登场的是岳飞!】
南宋时期,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宋高宗赵构正慵懒地坐在龙椅之上,目光迷离地欣赏着台下舞姬们扭动着那妖娆婀娜的身姿。
她们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轻盈而美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诱惑和魅力。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奇异的光芒骤然闪过,一块巨大的天幕幕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宫殿中央。
赵构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原本沉醉于歌舞中的眼神瞬间变得惊诧万分。
只见天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四个大字——忠臣岳飞。
赵构看到这几个字后,脸色骤变,满脸不可置信之色,口中喃喃自语道:.
“忠臣岳飞?这怎么可能啊?岳飞什么时候成为了忠臣的代言词?
他明明就是个奸臣啊,是十足十的大奸臣!
他手下可是有着足足十万岳家军啊,如此庞大的兵力,难道他不是想要造朕的反吗?”
说到此处,赵构仿佛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突然停住不再言语。
他紧紧皱起眉头,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那块神秘的屏幕,眼底尽是深深的疑惑。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
“莫非……他真的是去抗击金兵了?
可是,秦爱卿分明跟我说过他已经造反了呀!这其中到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宋崇宁二年,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儿,他的父母为他取名为岳飞。
这个少年天生勇武,力大无穷,他曾拜周同为师,学习刀枪骑射。
二十岁的岳飞,决定报国,他成为大宋的一名敢战士。
四年后,金军攻破太原。从平定军中突围回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对百姓的杀戮,老母亲在他的后背上刺尽忠报国。
靖康二年,金军从被洗劫一空的汴京撤出,带着徽钦二帝北上。
北宋灭亡,这一年五月,刚继位的赵构准备南迁,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他请求赵构亲率六军北渡恢复中原。
宗泽去世之后,抗金形势不断恶化,一支名为岳家军的部队挽救了危局。
岳飞率军在牛头山大破金军,他见到了赵构。
岳飞着手北伐,四年后,绍兴八年,南宋向金人奉表称臣。
绍兴十年的五月,完颜宗弼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宋高宗命岳家军火速支援。
岳飞亲率子弟兵北伐中原,他对完颜兵进行包围。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遗憾,金兵遁逃之时,他却在一天之内收到了十二道金字硬牌。
在朝廷的强压之下,他不得不下令班师。
秦桧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谋反。
岳飞遭到了自己人的陷害和毒打,公元1142年的1月27日,一生忠心为国的岳飞在大理寺的狱中被杀害。】
在广袤无垠的大唐位面中,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尉迟恭和秦叔宝等一众将领昂首挺立,他们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远方那片辽阔的天幕,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这个可恶至极的秦桧!”
尉迟恭咬牙切齿地怒吼道,他那粗壮有力的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骨节泛白,仿佛要将眼前这看不见的敌人捏碎一般。一旁的秦叔宝亦是满脸怒容,他眉头紧锁,双目圆睁,愤愤不平地说道:
“如此丧心病狂之徒,居然狠心害死了岳飞岳将军!
想那岳将军一生忠心耿耿,为国家、为百姓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到头来竟落得个惨死狱中的下场,实在是太冤屈!
简直比那含冤受屈的窦娥还要冤枉百倍千倍!”
众人听后皆是义愤填膺,纷纷摇头叹息,对岳飞的不幸遭遇感到无比悲愤与痛心。
整个大殿之内弥漫着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南宋时期,金碧辉煌的宫殿内,赵构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
突然,他的目光被远处的天幕吸引过去,当看清那幕景象时,他整个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随后竟直接从龙椅上狼狈地跌落下来。
“这……这岳飞当真不是谋反啊!
难道朕真的错怪他了吗?”
赵构瞪大了双眼,满脸都是难以置信和懊悔之色,嘴里喃喃自语道,
“莫须有?好一个莫须有!可恶的秦桧,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地陷害朕的心腹爱将岳飞!
他这分明就是想要断送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啊!”
想到此处,赵构如梦初醒般猛地回过神来,他手忙脚乱地理了理自己略显凌乱的衣冠,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补救之法,急忙对着身旁的宦官大声喊道:
“快快快,立刻派人去传话给岳飞,让他不必回来了,继续率领大军进攻,务必要把我大宋先前失去的领土全部夺回来!”
然而,一旁的宦官听到这话后,却是面色大变,急得直跺脚,同时伸出双手用力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眼中满是惊慌失措的神色,颤声回答道:
“陛下啊,一切都太迟了!您此前已经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催促岳将军速速回京,此刻就算再派人前去传令,恐怕也为时已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