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171章 我们造不出雷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多时候,好主意就是在脑袋里一闪而过。杨明志幻想着他当前拥有着后世的防空车辆,敌机出现,防空导弹就能向打蚊子那般,轻易将其击落。能取得这种高效率的战果,一个能主动制导的导弹,另一个,就是雷达。

就算当前63集团军的防空作战,不说火力如何,就反应速度来看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假若能早早的发现几十公里外的敌机,部队就能提前准备!就算是提前五分钟,防空作战的战果就完全不同。

那就造个雷达吧!

然而这个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关于雷达的原理杨明志也非常清楚,这种设备几乎可以形容为给微波炉加天线。初代雷达,它的核心部件就是一块磁控管,由它制造高频微波进行对空探察。

微波炉在战后成为家庭电器的新秀,而雷达也从早期的大家伙,最终演变为紧凑的相控阵。

电报机和磁控管,发射的都是电磁波,彼此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几十台加大发射功率又不断变频的电报员,总能触碰德军的通信频率,要提前预制德军飞机,想用电台设备里的元器件,魔改成雷达,纯粹的风马牛不相及。

再说即使自己非常清楚雷达的结构原理,仅凭兵工厂当前的制造能力,最多也就画出无法制造的设计图纸而已。这又有何意义。

能在敌人出现前就发现,这对游击共和国的防空至关重要,至于如何能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发现敌机,也许那位里固施科夫很有办法。

杨明志囫囵的吃完已经凉了的土豆,愤然离开了这嘈杂的餐厅,也令他的卫兵一阵诧异。

阿布拉姆赶紧追过去:“司令!您这是要去哪?”

“哦!如果副司令问起我,就说我去了兵工厂,去找里固施科夫了。就是这样!”

杨明志所不详实的是,苏联的雷达设备,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取得了战果!

苏联研发的名为“无线电飞机捕获器”的雷达设备,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捕捉到了苏德边境以西一百公里出的大量空中目标,这些正是执行巴巴罗萨的德国空军的首轮轰炸机部队。因这般成果,该雷达的设计师季霍米洛夫名声大振,也为他得到一枚斯大林勋章。

苏联能够制造这类高精尖端的设备,这是建立在苏联拥有着完整的生产链,即便战争使得她失去了一半的精华区和一半的人口!

在游击共和国,现有的那点生产能力,也就制造一点武器弹药,诸如温压弹和超远射程的火箭炮,算是军工业的奇迹。除此之外,鲜有什么高科技设备。

另一方面,里固施科夫对刚刚的敌机事件忧心忡忡。敌机意味着什么?是空袭!

几个月前的德军空袭事件他历历在目,当那些该死的轰炸机出现时,他就在默默祈祷,希望敌人不要发现兵工厂的位置,即便敌人真的进行了轰炸,也祈求着那八台至关重要的蒸汽机床能幸存。

兵工厂的蒸汽机床,在武器的生产上作用巨大。当炮弹弹胚被一个个铸造出来,最终哪一个不是将其夹在三角卡盘上,车成完美的锥形!尤其是弹药室,车刀镗孔轻松就搞定了!

正是这些车床,使得兵工厂一直保持了很大的弹药生产量。

可以说,这些老旧的车床,就是他里固施科夫的命根子!

他刚刚召来手下的各车间干部,一场“关于空袭期间保护重要生产设备”的会议也刚刚结束。这毕竟是兵工厂内部会议,至于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也没有。

所以,当杨明志没带上什么随从匆匆赶来时,可让他受宠若惊。

“司令同志,您突然来我的办公室,是不是,有什么大事?!”

“是的!有大事!”杨明志喘着粗气,迅速搬来一把椅子,正坐在办公桌后慌忙起立的里固施科夫面前。

正好司令本人倒了,里固施科夫那些关于敌机的顾虑正欲全盘说出,司令已经先说出来了。

大家的关注点不谋而合,杨明志也敲着桌子强调:“敌机出现是危险的预兆。他们一定回来空袭,我们必须找到能有效遏制敌人空袭的办法!”

等于说,司令也找不出什么办法,里固施科夫叹息道:“唉!本来我以为您有高明决断,看来您也是一筹莫展。”

杨明志耸耸肩:“当然,看到了溜之大吉的敌机,我也想到了你。兵工厂比化肥厂还要重要,一旦弹药供应困难,我们的战斗力也就随之暴跌。

我首先想到了,兵工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是否要做些重要措施,说将弹药库做的更稳固,生产车间更隐蔽。

但我又自己想想,这些措施都过于被动,我们必须想办法,能率先发现敌机,再用我们的防空火力,将敌机打下来。”

“所以,您就匆匆来到这里?!”

“对!”杨明志点头道:“关于如何率先发现敌机,我首先想到了雷达。然而我们是绝对制造不出这种设备的,因此,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如何能早早的发现敌机?你毕竟在二十年前就当兵了!”

二十多年前的往事里固施科夫不想多提,当时铁匠村的确在为苏俄提供武器,至于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的飞机,他就见过几次而已。那时候的飞机太过简陋,所谓轰炸机投掷的炸弹,体积和迫击炮弹类似,滑稽的由飞行员往下扔,威力也就那么回事。

他回忆道:“当时,我们就是多布设一些哨所,听到空中的轰鸣后,就立刻汇报回村里,使得工人全部停工。能胜任防空工作的哨兵,必须是耳朵灵敏的家伙。而且这些哨兵还有些特殊的工具。”回忆到这里,里固施科夫干脆笑了出来。

“嘿!你笑什么呢?”

“哦,是这样!”里固施科夫举起双手,放在自己的耳朵处,摆出一副调皮样:“就像这样,就像是一只野兔。您应该知道,兔子的大耳朵使得它能及早的发现异常,当时我们的防空哨兵,就给自己戴上了这种大耳朵,至于取得的效果嘛我倒是了解。敌军制造的些许噪音,经过钢铁耳朵的放大,哨兵就能做出判断!这在二十年前是颇为普遍的。不过我听说,现在我国已经制造出了雷达这种先进设备,或许司令您能想想办法,我想有了您的图纸,我能造出来。”

“你?!”杨明志现在咧着嘴,他很想笑也笑不出来,显然,这位来军工人,对雷达也只是知道这个名词,对于其制造与运用,一无所知。

杨明志最终无奈解释:“就算我能画出设计图纸,你也是无法完成的。因为,我们仅有的这些设备的确不能。”

在这里,杨明志完全放弃了雷达,里固施科夫的回忆,则代表了一种新型的防空预警模式——即在雷达诞生之前,各国的防空预警方式!